上半年凈虧損25.71億元,“ALL in 享界”的北汽藍谷能否扭轉頹勢?| 解碼中報快訊
8月26日,北汽藍谷(600733.SH)披露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7.41億元,同比下滑35.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5.71億元,創公司史上同期最大虧損。
【大河財立方 記者 司高妍】8月26日,北汽藍谷(600733.SH)披露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7.41億元,同比下滑35.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5.71億元,創公司史上同期最大虧損。
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北汽藍谷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與市場環境的變化影響,近些年整體銷量表現不佳。如今,北汽藍谷選擇效仿賽力斯,加深與華為合作,推出豪華純電轎車“享界”,但在激烈的價格戰下,深度綁定華為的北汽藍谷能否逆風翻盤,重回銷量巔峰?
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25.71億元,
北汽藍谷創史上同期最大虧損
8月26日,北汽藍谷披露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7.41億元,同比下滑35.16%;歸母凈利潤虧損25.7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9.79億元,虧損同比擴大,創公司史上同期最大虧損。
對于業績虧損原因,北汽藍谷表示,一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內的競爭愈發激烈,各車企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采取降價策略,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擠壓車企利潤。另一方面,公司為持續推進產品向高端化發展,在技術研發、品牌渠道建設、品牌形象銳化、運營效率提升上持續投入,因此對公司短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北汽藍谷已連續四年深陷虧損泥潭。2020年至2023年,北汽藍谷分別實現營業總收入52.72億元、86.97億元、95.14億元、143.19億元,對應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4.82億元、-52.44億元、-54.65億元、-54億元,累計虧損225.91億元。加上2024年上半年的虧損,四年半累計虧損達251.62億元。
業績虧損之外,北汽藍谷的負債率也保持在高位。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北汽藍谷總負債251.31億元,對應總資產295.58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5.02%。此外,大河財立方記者還注意到,北汽藍谷貨幣資金目前僅20.04億元,但短期借款高達56.89億元。
面對連續4年半的虧損以及債務和財務壓力,北汽藍谷有何措施?8月27日,大河財立方記者多次致電北汽藍谷,均無人接聽。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藍谷在一個多月前進行了人事調整。
7月19日,北汽藍谷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董事長劉宇及經理代康偉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劉宇因工作原因,不再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等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代康偉因工作原因,不再擔任公司經理職務。董事會同意選舉代康偉為公司董事長;同意聘任張國富為經理、聘任劉觀橋為副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北汽藍谷是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北汽藍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9年,是我國首家獨立運營、首個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2018年9月27日,北汽藍谷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極狐銷量仍需提升,
北汽集團宣布加大研發資金投入
事實上,北汽藍谷業績虧損的背后,是其銷量不振。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就分別達到了492.9萬輛和494.4萬輛,同比分別實現30.1%和32.0%的增長,市場占有率提升至35.2%。在市場高速增長下,早早入局的北汽藍谷卻未能搶占更多的紅利。
財報數據顯示,北汽藍谷今年上半年實現銷量28011輛,同比下滑20.4%,實現營收37.41億元。
作為最早一批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車企,北汽藍谷憑借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戰略定位,成功抓住了網約車市場興起的機遇,連續7年穩坐國內純電汽車的銷量冠軍寶座
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加劇和補貼政策的退坡,北汽藍谷旗下高度依賴B端市場的“BEIJING”品牌遭受了顯著沖擊。2020年北汽藍谷整體銷量僅2.59萬輛,同比暴跌82.79%。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北汽開始力推極狐品牌,彌補高端車型缺失的關鍵一環,進入高端產品的賽道。2019年,北汽新能源成立ARCFOX(極狐)事業部,定位高端制造、高端產品、高端品牌,選擇了“豪車代工廠”麥格納來生產極狐車型。
2020年和2021年,極狐分別推出阿爾法T和阿爾法S車型,起售價均在24萬元以上。2022年5月,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上市,起售價高達39.79萬元。該車由極狐與華為聯合開發,是首個量產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車型。不過,極狐阿爾法S Hi版在市場上并未取得理想的銷售成績。
2023年,北汽藍谷轉變戰略,選擇“親民路線”,推出更加務實的產品。2023年12月,極狐阿爾法T5上市,官方指導價在15.58萬元至19.98萬元,引起市場關注。今年6月,全新阿爾法S5仍保持親民價格,起售價17.68萬元起。
在全新車型下沉的同時,極狐品牌的老款產品也在跟進。目前,極狐考拉、阿爾法S和阿爾法T森林版PRO的起售價分別為10.98萬、18.98萬和20.58萬元。至此,極狐品牌全系產品的起售價在10萬元至20.58萬元,這直接拉動了極狐的市場表現。
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極狐品牌累計銷量1.80萬輛,同比增長110.24%。其中,6月份突破8000輛大關,同比增長超300%。
盡管極狐品牌獲得了較明顯的銷量增長,但與其他新能源品牌相比,其市場聲量仍有待提升。據了解,2023年年銷量超過10萬輛的新勢力超6家。其中,同為“創二代”品牌的極氪,年銷量超過11萬輛,遠超極狐的市場表現。
極狐作為承載北汽藍谷向新能源轉型的“排頭兵”,控股股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集團)也高度重視其發展。
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建勇曾表示:“在北汽,合資看奔馳,自主看極狐。極狐是北汽發展自主事業的‘一號工程’。”北汽集團宣布,到2030年,將會投入超過1000億元研發資金,重點聚焦在新能源領域,以大力支持極狐長期發展。
“ALL in享界S9”,
北汽藍谷能成為下一個賽力斯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曾提出,“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北汽藍谷在借極狐品牌突破困局之外,還選擇與華為再次牽手,推出首款豪華旗艦轎車享界S9。
2023年4月,北汽藍谷與華為的合作模式從極狐的Huawei Inside(HI模式)升級為智選車模式,旨在與合作伙伴一起,為用戶打造卓越的智能汽車產品。
8月6日,北汽新能源與華為攜手打造的享界S9正式上市。其中,享界S9 Max售價39.98萬元,享界S9 Ultra售價44.98萬元。上市后24小時內,享界S9收獲了2500份大定訂單。
據悉,享界S9由華為主導研發,北汽藍谷旗下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制造,定位行政商務轎車,是鴻蒙智行首款豪華旗艦轎車,這款車對標的競品為奔馳S級、寶馬7系、奧迪A8等傳統豪華品牌旗艦轎車。
根據北汽藍谷計劃,5年內,享界S9銷量預計合計48萬輛,2024年至2028年預計分別銷售6萬輛、12萬輛、12萬輛、9.6萬輛及8.4萬輛。
8月26日下午,余承東在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上表示,享界S9上市20天大定量超過8000臺。但北汽藍谷能否借助華為力量扭轉其業績虧損態勢,成為下一個賽力斯?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整體的市場數據來看,消費者對于高端純電轎車的接受程度向來不高。目前市面上40萬元以上的豪華純電轎車屈指可數。因此,享界的規模效應將十分有限,但是該品牌能助力北汽藍谷完善產品結構,銳化品牌形象。
“面對高端市場日益加劇的競爭態勢,北汽藍谷旗下的極狐品牌顯出疲態。為此,北汽藍谷與華為攜手合作,旨在借助華為的強大影響力,利用全新品牌‘享界’,重振旗鼓,再次向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發起沖擊。”格局研究所聯合創始人及汽車首席觀察員賈智超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說,然而,這一戰略舉措能否取得成功,還存在諸多挑戰,包括但不限于市場接受度、品牌差異化建設,以及技術與產品的持續創新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