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悄然拿下重磅金融牌照,出行的盡頭也是金融?快訊
共享出行的盡頭,就是金融借貸的起點。
共享出行的盡頭,就是金融借貸的起點。近日,有媒體爆料哈啰已取得融資擔保牌照,用于強化助貸業務鏈的滲透。這并非哈啰第一次涉足金融,早在2019年,哈啰就已經聯合上海千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上線“臻有錢”這一助貸產品。目前在哈啰App的底部菜單中,除了常見的“首頁”、“我的”等選項,哈啰還特意設置了“錢包”這個重要的端口,用戶不僅可以在這里借款、甚至還可以購買保險、申請車抵貸、房屋抵貸等各種金融服務。
然而,從運營資質角度看,哈啰不僅沒有小貸牌照,也沒有保險牌照,在其信貸和保險業務的擴張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
據《北京商報》報道,有用戶投訴稱在哈啰App購買的“優享險”并非他們所期望的保險,而僅僅是一項服務。此外,一些用戶質疑哈啰作為第三方平臺,卻默認成為保單的投保人。《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規定,非保險機構不得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商業行為:代辦投保手續;代收保費等。哈啰顯然已經踩在了灰色地帶。
而在助貸業務方面,哈啰旗下臻有錢被大量用戶投訴存在高額砍頭息和暴力催收。臻有錢廣告宣稱20萬元的貸款額度,年化利率10.8%起。但實際上,臻有錢上的小貸機構給出的年利率普遍在20%,最高的甚至超過35%,緊貼36%的高利貸紅線。
至于哈啰為什么要冒著巨大風險玩金融,當然是因為主營出行業務虧損嚴重而金融業務投入少、來錢快。據悉,哈啰高層對助貸業務定的目標是希望兩年內做到行業中游平臺的規模,即年撮合交易金額在400億左右。
400億的交易金額能帶來多少收入?以頭部助貸平臺信也科技為例,其今年一季度其信貸服務總交易額達到434億元,獲得促成貸款服務收入11.683億元、擔保收入9.865億元。而自2018年到2020年,哈啰分別虧損22.07億、15.04億、11.33億。如果年交易金額能突破400億元,助貸的收入恰好能彌補哈啰在出行業務上的窟窿。
我們當然能理解企業想要盈利的終極目的,但隨著《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法》逐漸落地實施,以及金融行業持牌運營成鐵律的時代,哈啰還是得進一步提高合規意識,以防金融業務侵襲產品口碑。
值得關注的是,哈啰的合規工作不僅要做在“副業”上,還得關注到主業。據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公布的2023年9月網約車市場運行監測指標信息,哈啰出行在用戶投訴量排名上“名列前茅”,具體來看,哈啰出行在9月乘客和駕駛員投訴量和客運違章量“黑榜”上均位列行業第二。
另外,哈啰廉正審計部12月8日發布《哈啰員工嚴重違規行為處分的通報》,通報顯示,多名高層和核心崗位人員在任職期間,投資入股與哈啰業務相似的公司,該行為存在嚴重違反規定,哈啰給予開除并永不錄用處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