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創新高,新能源卻墊底,尹同躍的“不客氣”將成笑話?快訊
還記得在今年4月份,尹同躍在直播時表示:奇瑞計劃最晚在今年6月,回到新能源的TOP3。
還記得在今年4月份,尹同躍在直播時表示:奇瑞計劃最晚在今年6月,回到新能源的TOP3。到年底時希望能夠看到比亞迪的背影,成為新能源的第二名。這讓人們想到他去年的“不那么客氣”。
不得不承認,今年奇瑞汽車的數據表現確實好看,6月銷量超20萬,上半年累計達1100621輛,同比增長48.4%;新能源銷量180947輛,同比增長181.5%;累計出口汽車532158輛,同比增長29.4%。
然而與這高峰成績形成鮮明對比的,則奇瑞新能源的銷量,根據官方數據,6月奇瑞新能源只有4.48萬輛,累計也只有18萬出頭,表現極為羸弱。除此之外,近期還爆出“896強制加班”,一時間的奇瑞業界標桿形象,也蒙上了鐵與血的色彩,再將之與尹同躍的豪言壯語相結合,瞬間細思極恐起來,也許奇瑞真的開始急了。
被指極端降本增效,拼產量就能有用?
關于此次“強制加班”的爆料內容包括:不提供加班費、關閉員工打卡歷史記錄、按照加班時長末位淘汰,更有員工訴苦:工作300小時薪資4800,頗有一種極端“降本增效”的意味。而且值得回味的是,今年年初,奇瑞新能源就被曝出裁員三分之一的情況,因此有業內人士質疑,這樣的開源節流,真能帶來好結果嗎?
其實對于奇瑞汽車的銷量,最大的質疑就是真實性——奇瑞發布的數據是批發量,而不是零售銷量,或者更能反應真實市場狀況的終端銷量。如下圖所示,奇瑞汽車6月份發布的20.04萬輛系批發銷量,9.7萬的出口量,實際的國內零售銷量只有8.16萬輛。
可以說,奇瑞汽車的產量是國內零售銷量的兩倍以上,因此也有人認為,奇瑞真的是靠產量、批發量拼市場競爭力,但這又帶來一個新的質疑——奇瑞的海外銷量到底是多少。
眾所周知,出口量和海外銷量有很大的差別,后者比前者更能代表一個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實際表現。因此有人認為,奇瑞汽車的海外出口量可能是包銷車,但還是不如上汽的“海外市場銷量”更有含金量和說服力。而且最難的是,今年奇瑞汽車和上汽的“海外一哥”之爭也始終趨于下風。
今年第一季度,奇瑞出口量25.34萬輛,上汽海外銷量25.7萬輛。1-5月份,奇瑞出口量為43.51萬輛,上汽海外市場終端交付超46萬,僅MG品牌在歐洲累計交付就超過10萬輛。今年上半年,奇瑞出口53.21萬輛,上汽海外市場銷量55.4萬輛。
照此情形,奇瑞今年海外市場之爭還得輸給上汽,而此次“加班事件”曝光,對奇瑞的品牌形象帶來一定打擊,極端降本增效拼產量的做法,或也將起不到太大作用。
新能源矩陣乏力,尹同躍的宏愿將破產?
奇瑞汽車除了以批發量“刷戰績”外,新能源矩陣表現乏力的問題也越發明顯。雖說今年上半年奇瑞新能源矩陣增幅達到181.5%,但實際數據只有18萬出頭,僅占據總銷量的16%,比例不算大,與尹同躍最晚6月進前三的宏愿相差甚遠。相較之下,吉利新能源上半年銷量為32萬輛,占據總銷量的比重為33%;長安自主品牌新能源銷量29.9萬輛,占比為26.6%。
而且在排名上,奇瑞新能源上半年銷量也是處于較為靠后的位置,以乘聯的零售銷量數據為例,上半年零售銷量奇瑞排在第十,只有11.8萬輛,6月銷量則為第九,僅3.02萬輛,整體銷量還不到比亞迪的十分之一,讓尹同躍“回到新能源的TOP3”成為笑話,奇瑞新能源想要看到比亞迪的背影、成為業界第二更是遙不可及!
換而言之,要想達到第二,接下來的半年,奇瑞新能源矩陣月銷量都要超過10萬,這對于半年才10萬出頭的奇瑞新能源矩陣來說難于上青天。
但問題是,現在的奇瑞新能源矩陣不僅混亂,市場表現更是一言難盡。
如下圖所示,今年1—6月份,奇瑞iCAR、奇瑞風云、星途-星紀元、捷途山海這四個“小號”不要說零售過萬,連月銷連續破5000輛似乎都不大容易。與此同時,星紀元ES讓尹同躍大失所望,算上市一個月直降2萬也沒能破千,今年6月份被星紀元ET傾軋到只剩下190輛。被尹同躍定目標20萬的奇瑞風云同樣毫無建樹,風云A8在今年6月銷量只有2356輛,上市至今累計也只有10000輛出頭。
對于那些“拿得出手”的車型,章紅玉振耳發饋的“直降2萬”“還有誰”加持下的iCar 03,月銷量只有4000多輛,捷途山海T2因為所在細分較為小眾,市場空間也比較有限……可以說奇瑞新能源無論品牌力還是市場競爭力都非常弱,頗有一種被排除在主流之外的意味,這讓奇瑞尹同躍的豪言壯語顯得蒼白無力,年底前要看到比亞迪后背的宏愿幾乎破產!
而近日“加班事件”的事情不過是奇瑞新能源汽車矩陣表現不佳的一個縮影,但奇瑞卷產量、拼批發量的策略不再奏效,那么,奇瑞新能源能不能成為業界頂流不好說,也許,尹同躍的宏愿還能支撐多久,都是一個未知數。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