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 Air引發國產旗艦跟風潮,但后者遭遇諸多難題快訊
蘋果今年將推出定位為極輕薄旗艦的iPhone 17 Air,iPhone 17 Air的推出引發了國產廠商的跟風,iPhone 17 Air的電池容量比iPhone 16減少約20%。
【TechWeb】近日,博主數碼閑聊站爆料,蘋果今年將推出定位為極輕薄旗艦的iPhone 17 Air,此消息一出,TOP5手機廠商紛紛響應,相繼創建相關項目文件夾,一場圍繞超薄旗艦的競爭似乎即將拉開帷幕。

然而,國內廠商在評估超薄旗艦的過程中,卻遭遇了諸多難題。由于機身設計追求極致輕薄,電池、影像、性能等核心體驗方面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以電池為例,為了實現超薄機身,必然會壓縮電池空間,從而導致電池容量降低。影像和性能方面,也可能因空間限制而無法搭載更強大的組件,這使得產品的整體體驗大打折扣。因此,國內消費者是否能夠接受這樣的產品,成為了一個有待解答的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國內廠商采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有的廠商選擇暫時擱置這一項目,持謹慎觀望態度;有的廠商考慮將超薄旗艦劃給次旗艦系列,降低產品定位以平衡成本和性能;還有的廠商則選擇硬著頭皮繼續推進。

據爆料,iPhone 17 Air的厚度僅為5.5mm,成為蘋果史上最薄的機型,重量也只有146g,僅僅比iPhone 6s重3g,在17系列中是最輕薄的一款。但極致的輕薄也帶來了續航問題,由于無法塞進大電池,iPhone 17 Air的電池容量比iPhone 16減少約20%,很可能不到3000mAh。為了彌補續航短板,蘋果可能會推出支持MagSafe充電的外接電池,以便手機能及時補充電量。
反觀國產手機市場,目前主流機型的電池容量普遍在5000mAh以上。如果推出類似的超薄機型,續航問題將成為一大挑戰。對于消費者而言,是否愿意為了極致的輕薄而犧牲電池續航等核心體驗,成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iPhone 17 Air的推出引發了國產廠商的跟風,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超薄旗艦面臨著諸多技術和市場難題。未來,超薄旗艦能否在市場中立足,既取決于廠商能否克服技術瓶頸,也取決于消費者的接受程度。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