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富科技交出了一份怎樣的財報?互聯網+
導讀
奇富科技交出了一份怎樣的財報?
奇富科技交出了一份怎樣的財報?
又到財報季,各上市公司也陸續交出2023年的“成績單”?;ヂ摼W行業,助貸龍頭奇富科技(03660.HK)率先公告2023年經營情況。
財報顯示,2023全年,奇富科技實現營收162.9億元,同比下降1.59%,2022年同比下降0.4%;凈利潤42.85億元,同比增長6.96%;凈利潤率為26.2%,較2022年上升2個百分點。
透過數據,我們嘗試分析過去一年奇富科技取得了哪些進步,又面臨哪些不足。
一、輕資本轉型走到了哪一步?
提起奇富科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提起“360金融”大部分人都不陌生,特別是旗下的360借條,與拍拍貸、微粒貸、度小滿等并肩而立,都是業內赫赫有名的小額信貸產品。
實際上,兩者同根同源:2020年8月,“360金融”更名為“360數科”,后又在2023年的情人節更名為“奇富科技”。
更名背后,是互聯網金融賽道劇烈出清、嚴格監管下,整體步入緩行階段的現實。這期間,囿于形勢突變,奇富科技不得不發起一場對自身的“革命”,其中的“重頭戲”便是從重資本模式向輕資本模式躍遷,也稱“分潤模式”,由此產生的收入記為“平臺服務”。
所謂輕資本模式,指的是助貸機構在與金融機構合作時,只承擔“導流+初篩”的職責,并收取相應服務費,類似貸款“中介”,至于是否向客戶放貸、放貸額度多少,則由金融機構自行決定。
從財報來看,奇富科技基于該目標的過程行進的一波三折。
2019年—2021年,奇富科技來自平臺服務的收入占比從13.1%提升至38.75%,營收結構顯著優化,可到了2022年又退回至30.01%。
數據來源:奇富科技財報
2023年末,奇富科技平臺服務下貸款撮合規模為2710.2億元,較2022年的2311.31億元增長17.3%,約占放款總額的57%;該分部錄得收入45.51億元,同比減少8.4%,占公司總收入的比重繼續倒退至27.94%;信貸驅動服務收入117.39億元,同比微增1.3%,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拔高至72%。
從這個層面講,支撐奇富科技成長的仍然是以放款(貸款)、助貸(擔保)為主的傳統重資產業務,風險敞口更小的輕資產業務推進的并沒有那么順利,360金融距離真正意義上的轉型成功還有一段距離。
二、風控挑戰待化解?
就整體而言,2023年奇富科技守住了基本面,貸款規模和用戶規模均進一步擴大,且關鍵指標大都為正增長:
一方面:總撮合及發起貸款規模為4758億元,同比增長15.37%;年末貸款余額為1865億元,同比增長14.07%,復貸率突破90%,為91.6%。
另一方面:年末潛在信貸需求消費者達到2.35億名,同比增長12.8%;授信用戶達到5090萬人,同比增長14.4%;成功提款人數為3040萬人,同比增長12.7%。
這表明,奇富科技吸引了更多有信貸需求的用戶,并且提高了用戶使用平臺服務的頻次和金額。不過,在身軀日漸“肥碩”的同時,奇富科技也遭遇到資產質量惡化的挑戰。
財報顯示,截止2023年12月31日,奇富科技90+逾期率已經達到2.35%,拉長視線,于2020年—2022年,其90+逾期率分別為1.48%、1.54%、2.03%,呈逐年上揚趨勢。
拆分各季度,2023年3月末、6月末、9月末、12月末,奇富科技90+逾期率分別為2.18%、1.84%、1.82%、2.35%。
這意味著,Q4,奇富科技沒能按時還款(超過3個月)的人數大幅飆升,平臺積累的風險迅速放大,也反映出公司內控體系和能力有待改善。
這亦得到公司首席風險官鄭彥的印證:“第四季度對風控方面產生一定挑戰。經濟上的困難影響了一部分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同時全行業遇到的技術問題也降低了我們催收運營的效果。”
其提到,中國電信運營商在第四季度有更嚴格的線路控制,導致整個行業范圍內用于回款業務的電話線路接通率降低。
三、向科技輸出傾斜
最近幾年,金融科技是互金玩家頻頻提及的一個詞語,而在AI大模型烈火烹油,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奇富科技也積極擁抱“風口”的前沿技術,加大科技輸出力度。
2023年2月,奇富科技宣布:“在更名后,公司將全面聚焦金融科技戰略,幫助金融機構實現數字化轉型。經過多年金融領域實踐,奇富科技以自身強大安全生態為依托,完成了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方面的專業積累?!?之后,公司傾注大量資金、人力及其他關鍵資源,全力進行大模型的研發,更號稱“首個進軍大模型的金融科技公司”。
據節點財經了解,奇富科技對AI的加碼及成果主要體現在兩個產品上:智能風控引擎Argus和智能獲客引擎Glaucus。
智能風控引擎Argus聚焦社區發現挖掘、層級聯邦學習、策略機器人等細分領域,有效賦能客群識別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為金融機構提供貸前、貸中、貸后風險防控技術支持,進而快速得到準確的審核結果。
智能獲客引擎Glaucus能夠實現270億次的運算,可以在2ms內判斷流量價值、流量的競爭力以及流量最適配的創意,并輸出出價系數和創意ID, 峰值處理能力可達每秒41w次;強化精細化經營的實踐和能力建設,用戶標簽達到30個大類1000+的數量,支持秒級的實時策略和千萬級別的用戶互動。
不過,雖然奇富科技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人工智能驅動的信貸科技服務平臺,也有切實向這塊傾斜的進展,但財報中并未披露與大模型賦能及科技輸出有關的業績。
展望2024年,奇富科技表示:“我們將繼續審慎規劃業務,持續收緊風控策略,優化業務組合,著力改善盈利能力和運營效率,從而實現有質量的增長?!睂Υ?,市場也在期待中。
文 / 七公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