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TALK直通“硅谷”區塊鏈探索之路主題沙龍:冷市里如何積糧?區塊鏈
當下,全球股市低迷,經濟震蕩持續,互聯網產業進入下半場,鏈圈幣圈不乏哀鴻之聲,有人悲觀預言:“新一輪金融危機將要來臨。“
不管這是危言聳聽,還是先見之明,歷史的車輪不會停,路還是要走。如何走?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直通硅谷“區塊鏈探索之路主題沙龍就是一次嘗試,一次”敢問路在何方“的上下求索。
在10月24日的烯Talk直通“硅谷”區塊鏈探索之路主題沙龍中,來自業界的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與烯財經一到分享了他們的探索之路。
烯財經美國董事長李少宇以《直通硅谷——區塊鏈探索之路》為主題做了開場演講,他認為,目前美國政府對于區塊鏈行業保持著謹慎并樂觀的態度,“美國五十個州當中,有四十多個州對區塊鏈持樂觀態度,有一些小型城市已在做積極嘗試。”而談及海外區塊鏈媒體,他認為,相較國內,美國大多數區塊鏈媒體很早就開始涉入行業,并非近期跟風創立的。
烯財經美國董事長李少宇會上發言
同時也指出,烯財經未來將會更多地接觸和了解海外區塊鏈產業發展動態和訊息,更好地建立媒體宣傳和項目分發的路徑,烯財經將會為“鏈接每一個價值”而努力,通過鏈接用戶價值,更好地傳遞區塊鏈共識,促進行業發展。
在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博士看來,區塊鏈已經成為企業彎道超車的歷史性機遇。未來三年,區塊鏈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未來五年,交易、數據、系統上鏈將成為主流,這將會給實體企業帶來重大的機遇。由“區塊鏈 ”所引發的產業變革,不論速度和廣度都將是”互聯網 ”的10倍以上。
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會上做主題演講
依據于博士的判斷,區塊鏈產業未來發展將有六大趨勢:一是區塊鏈將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國際競爭新賽道;二是區塊鏈將成為創新創業新熱土,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融合,不斷拓展技術應用空間;三是區塊鏈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四是區塊鏈將開啟共享經濟新時代;五是區塊鏈將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帶動金融“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六是區塊鏈監管和標準體系將進一步完善。
同時,他也認為目前我們正處于區塊鏈2.5時代,是區塊鏈產業實現落地的關鍵時期。不遠的未來,微版權、商品溯源、供應鏈金融、智能制造以及物聯網都將是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香餑餑“。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中國政法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區塊鏈與數字貨幣實驗室執行主任孫志勇向參會嘉賓分享了他對于中外區塊鏈產業的觀察以及相關政策的解讀。
中國政法大學客座教授孫志勇對中外區塊鏈行業政策做解讀
孫志勇指出,馬耳他、愛沙尼亞之類的小國,本身沒有貨幣發行權,代幣對于這些小國沖擊較小,所以他們對代幣的態度都相對比較激進,而像美國等發達國家,其法制比較健全更傾向于謹慎支持和積極監管。
同時他也認為,證券類TOKEN會是未來TOKEN的一大發展方向,目前美國、泰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都開始承認和批準證券類TOKEN發行。
談及區塊鏈未來發展,孫志勇指出,區塊鏈會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區塊鏈本身應用向貨幣方向發展,一是智能合約。
鏈人CEO張珺分享對區塊鏈行業人才的看法
依據鏈人CEO張珺的觀點,區塊鏈3.0時代是大勢所趨,區塊鏈應用正向全行業滲透,將打造億萬市場規模。在行業發展和政策推動雙重因素影響下,目前區塊鏈人才市場存在的問題大致可以歸為四點:一是人才供需不平衡,供應量充足,但高端技術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十分稀缺;二是區域分布不平衡,北深上杭占比巨大,區域差距進一步擴大;三是企業規模招聘需求不平衡,小型企業依舊為招聘主力軍;四是工程師仍為行業熱門崗位,薪酬逐漸與互聯網行業趨同,但也不乏通過高薪攬才滿足企業人才需求。
同時,她也指出,未來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時代將到來,越來越多的傳統實體企業會擁抱區塊鏈,同時對區塊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發明顯。行業整體薪資水平會進一步向互聯網行業靠近,復合型人才薪資范圍將難以撼動。此外,行業標準將逐步形成完善,“區塊鏈 人工智能”的招聘平臺或將成為未來招聘平臺主流。
此外在本次主題沙龍中,烯財經與火幣大學于佳寧、中國政法大學客座教授孫志勇、鏈人CEO、哈希資本聯合創始人尉遲旭陽、LinkEyeCTO丁偉、MXBANK聯合創始人劉心怡、鏈天下創始人孫維、INE智能生態coo白眉等顧問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烯財經顧問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在“探討中美區塊鏈金融行業發展”的圓桌論壇中,投資領域、項目方和媒體方都發表了相關看法。
其中在談及區塊鏈行業落地問題時,來自Linkeye的CTO丁偉指出,當前區塊鏈業內已有一些小規模的區塊鏈落地應用,比如以太貓,Fomo 3D等,但由于公鏈技術的限制,目前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應用,大部分已有項目都是逐利屬性比較強。
而從以太坊和EOS上DAPP排名來看,目前已落地項目大致可以歸為3類,一類是博彩類,一類是去中心化交易所,還有一類是游戲類的。如果未來區塊鏈要實現大規模商業應用的話,需要克服兩點:一是在底層技術上取得突破,比如說高TPS的問題、跨鏈鏈外交互的問題等,另外一個就是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真正專業從事區塊鏈技術研發的太少,目前很多技術大牛還是在傳統互聯網公司做事。
Frank哈希資本、章魚創投聯合創始人尉遲旭陽則認為,某種程度上講,比特幣目前已算是非常大的落地應用,從實體經濟的細分領域來看,目前區塊鏈在醫療、物流以及能源的落地更像是聯盟鏈的企業級應用,他們為企業搭建區塊鏈式結構,降低企業內部的摩擦度和損耗,以提供企業內部的協作效率。從Token項目落地的角度看,未來還需要一段時間,因為它受制于監管、底層基礎設施,同時各個垂直領域的具體情況各有差異。
從當前來看,可能會優先在金融、游戲 物流或供應鏈金融等領域落地。但能不能成功的關鍵很重要的一點是項目有沒有必要用區塊鏈,另外一點是創業團隊有沒有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INE智能生態創始人白眉以他們所做的intellshareMesh網絡在深圳居民小區構建即時通訊為例,談及token經濟做法如何重構互聯網的付費使用,并提出mesh網絡在農場、旅游無人區等傳統中心化移動通訊網絡服務不佳的地方也大放異彩。
鏈天下CEO孫維指出,真正能和大數據結合的App才會是有價值的,才有望成為區塊鏈里的殺手級應用,具體比如在醫療或大數據銀行會有落地體現。區塊鏈、大數據、AI這種跨界的技術結合,在未來可能會釋放更大的潛力。
在談及傳統金融巨頭入局區塊鏈對金融行業和數字貨幣本身的影響時,Frank哈希資本、章魚創投聯合創始人尉遲旭陽指出,傳統金融巨頭的進場會把加密貨幣市場演變地更像傳統金融市場,會讓目前小量級的加密貨幣市場與股市這樣的傳統金融市場聯動性更強,某種程度上講,這對華爾街來說是好事,但對其它未必。
最后,烯財經熱度研究院分析師曹文鳳分享了《2018區塊鏈行業投融資分析報告》。報告中指出,目前從投融資角度出發,區塊鏈未來有三大趨勢:一是去泡沫化——區塊鏈行業將從野蠻生長到以技術為指導轉型;二是區塊鏈?實體經濟——未來行業發展重點;三是底層技術與游戲類項目——資本未來投資方向。
烯財經熱度研究院分析師曹文鳳做分享
“winter is coming”,這是《權力的游戲》中最經典的臺詞,對應當下時節,正是應景。幣圈鏈圈熊市持續,寒氣彌漫。在這樣的背景下,希望這次活動能夠為圈中人帶來一些啟發,共同求索,走出一條區塊鏈產業真正落地之路。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是偉大的預言,也是我們共同的期待。
在此也特別感謝本次戰略合作的媒體和到場的各位伙伴!(更多精彩請下載烯財經APP:
https://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hongyan.xcj)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