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未成年游戲防沉迷來了!《蛋仔派對》限制70歲老人注冊快訊
我們在人臉巡航中發現多起‘未成年人冒用老年人身份進行游戲’的行為,未成年網絡防沉迷、游戲防沉迷問題,通過人臉識別來驗證用戶的年齡身份。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深入,未成年網絡防沉迷、游戲防沉迷問題,已經成為當今備受關注的話題。根據《第5次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2022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突破1.93億,2018年至2022年,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從93.7%增長到97.2%。同時,以玩游戲、看短視頻為代表的網絡娛樂活動已經成為未成年人休閑放松的重要方式。
近年來,未成年防沉迷措施在不斷加強。政策層面,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2024年1月1日,我國首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施行。游戲企業也在積極落實相關政策,持續升級相關保護措施。
但與此同時,隨著防沉迷措施的加強,一些青少年開始采取更為隱蔽的方式繞過限制,如冒用成年人身份進行游戲注冊,甚至讓成年人“代刷臉”。其中,老年人特別是70歲以上老年人,由于身份信息易于被孩子獲取,或者出于溺愛主動提供身份信息給孩子等行為頻發,已成為未成年防沉迷工作中的一大漏洞。
據了解,網易《蛋仔派對》最近就出臺了新規定,針對70歲以上的用戶,在游戲注冊環節將強制進行人臉識別驗證,通過人臉核驗后,用戶方能正常登錄游戲體驗。該游戲開發方網易游戲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規定設置初衷是為解決“親屬替未成年繞過實名認證”痛點,加大未成年游戲防沉迷的監管力度。
該負責人還表示:“《蛋仔派對》重視高齡玩家,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在人臉巡航中發現多起‘未成年人冒用老年人身份進行游戲’的行為。針對高齡用戶采取注冊強制人臉驗證,是出于鞏固未成年人防沉迷的選擇,可能確實會影響到老年人玩家體驗,但也是我們權衡之后的必要手段。”
未成年游戲防沉迷 要監督平臺更要鼓勵平臺
有游戲廠商的數據顯示,在他們受理的未成年人玩游戲投訴中,有98%是未成年人冒用成人實名賬號,不理性消費中87%通過了成人的人臉認證,尤其是負責照看孩子的老年人。這意味著,對“長者”游戲玩家身份的鑒別,也是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的重要一環。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認為,對于70歲以上用戶強化身份驗證,是基于企業對于未成年人使用行為的經驗總結,采取的針對性的驗證措施。他表示“企業在獲得用戶事先充分授權的前提下,采用人臉識別的方式來識別并保護未成年人,是履行其未成年人保護義務的必要措施,也是對于家長和社會對于強化未成年人防沉迷措施的積極回應,只要對于人臉信息的采集嚴格限于出于未成年人保護的必要范圍,就不會構成侵權。”
同時,針對網上熱議的此事是否涉嫌老年人消費歧視,廣東卓建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深圳電子競技行業協會法務委員會委員高記源認為,我們應當首先看到其社會公共價值。該項規定,其核心是出于對未成年人的防沉迷保護,以防患未成年人沉迷游戲、過度充值等問題。
“通過人臉識別來驗證用戶的年齡身份,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強對未成年沉迷情形的遏制,但同時也需要注意用戶隱私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平衡,人臉識別技術涉及到用戶的個人信息,過度地收集和使用可能會對個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脅,這是對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一次重新審視,游戲廠商也應結合自身情況,在未成年保護舉措創新的同時平衡好隱私保護問題,拿捏好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尺度,嚴格遵守《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規定,采取對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以及限于處理目的的最小范圍對個人信息進行收集和處理。”高記源進一步指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