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新任CEO吳泳銘是誰?互聯網+
導讀
“ 618 ” 剛結束,阿里巴巴就又迎來了新的組織變動。
“ 618 ” 剛結束,阿里巴巴就又迎來了新的組織變動。
“ 618 ” 剛結束,阿里巴巴就又迎來了新的組織變動。
今天 ( 6 月 20 日 )中午,阿里巴巴宣布,經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同意, 張勇將于今年 9 月 20 日正式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職務,此后將專職擔任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 CEO 。
此時,這位后馬云時代的阿里巴巴 “ 掌舵人 ” 剛剛結束和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對話。
相應地,經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批準, 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將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將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 CEO ,并且繼續兼任淘天集團董事長。
阿里求變的余震,還在繼續。
蔡崇信被委以重任,差評編輯部并不意外,他是阿里巴巴唯二的永久合伙人之一,另一位永久合伙人是馬云。他曾幫助阿里完成了多輪融資和對外投資,也是馬云的 “ 智囊 ” 。這兩年在體育業務上忙的不亦樂乎, 2018 年他斥資 23.5 億美元成為 NBA 布魯克林籃網老板,還是 NBA 中國董事會成員。
而讓差評編輯部更感興趣的人,是吳泳銘。
在 “ 老阿里 ” 陸續回歸的時候, 為什么是他,坐在了阿里巴巴集團 CEO 的位置上?
公開信息里,吳泳銘是阿里巴巴 “ 十八羅漢 ” 之一,阿里第一代程序員。1996 年 從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他也是十八羅漢中最為年輕的人。他剛一畢業就加入了馬云創辦的中國黃頁,一年后跟隨馬云進京,負責當時對外經貿部網站的技術開發。1999 年,他又跟隨馬云回杭參與創辦阿里巴巴。
今年 5 月的阿里巴巴組織架構調整中,吳泳銘進入淘寶天貓集團任董事長,并在本地生活和阿里國際數字集團中均擔任董事。
吳泳銘一直被外界看來強于技術背景,擔任過淘寶、支付寶等多個重要業務的首席技術官,不過在阿里后期,逐漸轉向收購業務。
技術上,吳泳銘不只是阿里巴巴第一代技術員,也是業務骨干。2004 年,支付寶成立時,他曾擔任支付寶技術總監。 他還是一個會把技術 “ 塑造成產品 ” 的人, 在 2006 年,負責整合中國雅虎廣告系統時 ( 中國雅虎當時被阿里巴巴收購 ),吳泳銘還萌生出了一個想法,打造一個廣告平臺,這個廣告平臺在 2008 年被合并回淘寶,也就是現在的 “ 阿里媽媽 ” 平臺。 馬云當時管這個叫 “ 把阿里媽媽塞回到淘寶的子宮里 ” 。
收購方面,吳泳銘也做得很好, 他曾參與收購了高德地圖、 UC 瀏覽器、陌陌、友盟等業務, UC 瀏覽器給阿里帶來了非常大的流量入口,而友盟給阿里帶來了移動數據相關業務的能力。 阿里巴巴的無線化,也是吳泳銘和友盟創始人蔣凡共同推動的。
有趣的是, 差評編輯部梳理吳泳銘參與的收購案時,發現很多項目他都是和蔡崇信協同作戰,吳更傾向于業務角度,蔡則在財務角度進行主導。
個人風格上,一位接觸過吳泳銘的人士向差評回憶 ,吳性格很好,溫和, “ 說話語氣平緩,輕聲細語 ” 。在阿里內部,吳泳銘被稱為 “ 吳媽 ” ,據稱當年跟隨馬云北上時,大家分宿舍每個宿舍都有一 “ 媽 ” ,吳泳銘就被稱為了 “ 吳媽 ” ,即便他的內部花名是 “ 東邪 ” 。
2015 年,吳泳銘創辦了元璟資本,在差評編輯部的了解中,元璟是從業者口中 “ 杭州最好的投資機構之一 ” , “ 把杭州有點名氣的企業都投遍了 ” 。
有接近元璟資本的人士對差評說, 吳泳銘投資更愿意看人,投資決策比較感性、勇于嘗試新事物,話不多,但很講義氣,江湖口碑很好。至于江湖地位方面,圈子里有一句話叫:
“ 北有昆侖,南有吳媽 ” 。
這句話中,昆侖指的是昆侖萬維的周亞輝,而吳媽,就是 吳泳銘。
關于講義氣和投資眼光,還有一個有趣的點,元璟資本曾投資過錘子科技,老羅兜兜轉轉幾起幾落,現在在搞 AR 創業公司 Thin Red Line ,吳泳銘都還持續跟投。
元璟資本投資業務涉獵廣泛,涉及硬核科技、醫療科技、工業智造等不同領域,最近風頭正勁的理想汽車,也在元璟的投資名單里。
一位近阿里人士向差評編輯部分析,經過 1+6+N 為核心的組織架構大調整后, 阿里巴巴控股集團實際上在逐漸從業務運營轉向資本運營和資產運營,無論是誰,都不會再像曾經的張勇一樣,同時接受超過 30 個不同業務線人員的匯報,工作模式和方向都有較大變化。 他形容,阿里巴巴集團 “ 會更像復興集團和伯克希爾 · 哈撒韋” 。
按照這個思路,蔡崇信和吳泳銘之于阿里巴巴,就很像巴菲特和芒格之于 伯克希爾 · 哈撒韋。
一位阿里內部人士也向差評表示, 他認為,蔡和吳的過往經歷和擅長業務,更適合架構調整后的阿里巴巴控股集團。
從最近的各種市場風聲我們可以明晰地看到,阿里巴巴控股集團未來的方向是尋找新的創業業務,找回創新精神。
所以, 年輕、有威望、口碑極好、投資風格感性創新、能夠協調各方關系的吳泳銘,或許是集團 CEO 最合適的人選。
至于張勇的卸任原因,在其 6 月 20 日的全員信中提有到, “ 目前云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工作已經開始啟動,正處于最關鍵時刻,要求必須全身心投入其中,同時也是考慮到分拆過程中公司規范化治理的要求,我個人不宜再同時擔任兩家集團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的職責 ” 。
差評編輯部在向一位阿里內部人士求證時,該人士表示: “ 我認為,這是逍遙子的一次主動選擇。 ”
外界曾解讀張勇入主阿里云 ( 阿里云智能集團 ),只是 “ 督戰 ” 作用,現在來看,未來逍遙子會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阿里云中。
前述阿里人士也提到與全員信類似的話語,認為在 目前阿里云挑戰重重、上市在即的關鍵時刻,兼任會形成明顯的利益沖突。
在差評編輯部看來,無論是在商業判斷,技術層面的決策和變革,甚至客戶洞察方面,云智能集團都需要一個強有力的 CEO ,在強敵環伺的競爭中帶領團隊遠遠地甩開對手。作為六大集團最有可能成為增長大頭的業務,張勇的擔子似乎并不比之前輕。
所以,差評編輯部認為, 這次變動,是讓正確的人,去現階段策略上更正確的位置上。
這次變更,被外界很多聲音解讀為張勇時代切換成蔡吳時代,就像當年馬云時代切換成張勇時代一樣。
而差評編輯部認為, 用某人與某些人的時代來定義阿里巴巴未免有些狹隘。
阿里巴巴集團,只是在順應萬變的商業環境,尋找一個最優解。
撰文:Rick 編輯:大餅 封面:煥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