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來爭去的三個區塊鏈核心問題,看看大佬們怎么看區塊鏈
那區塊鏈到底能用來干什么呢?數字貨幣有價值嗎?區塊鏈會顛覆BAT嗎?
天天都說區塊鏈,應用場景在哪里?
量子鏈創始人帥初談到:目前整個區塊鏈技術的演進還處于早期階段,如同20年前的互聯網時代。那時候我們想象不到互聯網會出現像Uber這樣的應用,技術的發展給大家更豐富的多樣性,可能性就是未來。
區塊鏈最著名的扛旗手薛蠻子的觀點和帥初相似,他也認為,目前所有應用的落地都還有相當大的難度,而原因在于公鏈還有許多問題,包括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上曾出現的,交易費用、交易確認時間、可擴展性等問題。現在量子鏈、EOS等公鏈有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但這更是一個長跑。
那區塊鏈到底能用來干什么呢?在帥初的預測中,以下幾個場景是相對容易落地的:
1 、游戲行業(虛擬道具和游戲渠道變革);
2 、數字內容領域(視頻、音頻、文字);
3、ID 的變革;
4、金融領域(人人通過智能合約提供保險服務);
5、組織架構變革,代替公司制度;
6、投資領域VC/PE;
7、為數字資產提供服務的機會(錢包、交易所、衍生品和流動性)。
湖畔大學教務長曾鳴根據區塊鏈的技術特征給出了幾個可能的答案:
1、 區塊鏈最重要的優勢,就是透明、不可更改的、分布式的賬本。有些領域還是互聯網從沒覆蓋到的領域,比如承兌匯票。
2、 區塊鏈另外一個大優勢,從智能合約這個角度來說,就是在點對點的這個層面上,有可能形成更加高效的網狀協同。比如眾籌。
3、 在創新領域,區塊鏈肯定會和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發展是緊密結合的,包括云計算、邊緣計算等等。
數字貨幣有價值嗎?
比特幣的價格居高不下,眾多空氣幣群魔亂舞,ICO被認為比傳銷還要更騙人……種種看法都指向一個問題:數字貨幣到底有沒有價值?
因為和朱嘯虎吵架而曝光率大增的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稱所持數字貨幣永不套現、絕不割韭菜。 他對這些數字貨幣存有很強的信心,還認為“未來沒有非數字貨幣的錢”。
理由是,現有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而區塊鏈是用來創造信用的技術。它創造了很多人的共識,就能夠創造大家都相信的東西,再通過交易的流動性,大家來定義一個價格作為計量單位。
陳偉星認為,傳統的宏觀經濟學是建立在單一貨幣的理論基礎上,但區塊鏈環境下的多貨幣體系,每次支付并不一定用單一貨幣支付,所以比特幣的儲蓄過度并不會引起相對比特幣的通貨緊縮,因為大家可以用eth,qtum等上千上萬種支付手段。
這樣,比特幣在未來世界,就不再是“單一通貨”,而是其他各種價值的尺度,用來衡量各自的相對價格。
薛蠻子的想法就和陳偉星截然不同。他稱自己并不是一個比特幣的信仰者,三年前推薦瑞波幣,是因為看到了瑞波幣在解決跨國交易的種種問題上,如昂貴、不便、費時等方面的能力。
區塊鏈會顛覆BAT嗎?
互聯網已經被稱為了“古典互聯網”,似乎區塊鏈將馬上取而代之。焦慮感改變了互聯網從業者的心態,現在還要去為BAT擔心了。
在一次對話中,美圖秀秀創始人蔡文勝問曾鳴:BAT目前(在區塊鏈方面)沒有大動作,是因為政策原因,還是覺得區塊鏈落地沒到時機呢?
曾鳴回應:“核心是沒有看到切入點,大企業的創新機制和市場不一樣。誰找到了實際大應用,誰就成了大公司。”
誰能成為大公司,這個問題還沒有答案,但是能否孕育出大公司,甚至是顛覆BAT的公司,就是判斷區塊鏈潛力的關鍵。在昨天晚上回答藍港互動王峰的提問時,曾鳴還加了一段話:
“判斷區塊鏈是不是顛覆性的技術,我自己覺得,在這個階段,還是很難下一個比較有把握的判斷,還是需要時間去觀察。”
薛蠻子曾說過,每個人投資人都盼望投出個阿里,但這真的很難。但他對于區塊鏈的顛覆性有著毋庸置疑的信任。他說,區塊鏈是個真正地翻了桌子、胡擼了桌子上所有麻將牌的大事兒。一切都歸零了。上至BAT下至小生意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了。所有人都有機會干出個BAT,尤其是BAT現在不能玩這個,這是個大機會!
區塊鏈對BAT的沖擊,其本質還是對互聯網的沖擊。帥初的意見是:互聯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們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等領域,各個互聯網公司已經做出來了非常好用的產品,我個人感覺區塊鏈在這些基本的需求領域是沒有太多機會了。
從這個角度講,區塊鏈是很難短時間內對BAT有什么沖擊。另外,他還認為,從場景上看,目前階段還沒有看到能顛覆BAT核心業務的機會,因為BAT解決了人類很根本的一些需求。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