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失敗融資經歷:股權眾籌浪潮下的一只小白鼠金融
去年五月份當《接招》采訪右腦人時,鄭偉剛剛在京東眾籌中3分鐘斬獲700萬天使輪融資。他的創業項目叫「右腦人」,是國內最早的知識共享平臺之一。
去年五月份當《接招》采訪右腦人時,鄭偉剛剛在京東眾籌中3分鐘斬獲700萬天使輪融資。他的創業項目叫「右腦人」,是國內最早的知識共享平臺之一。
彼時,他躊躇滿志,斗志昂揚,準備在融資到賬后搭著共享經濟的快車大展拳腳。殊不知,這一等就是大半年。
在這半年多的時間里,由于公司賬面資金不足,右腦人搬離了霄云路的辦公室,鄭偉自掏腰包一百多萬負擔團隊運營。直到難以為繼解散團隊的時候,京東眾籌到的融資款仍未到賬。
彈盡糧絕,鄭偉不得不終止了這次創業……
休息了一段時間之后,鄭偉重新出發,前不久加入太合音樂集團與P2眾創空間合力打造的Thouse計劃,出任CPO,全權負責線上社區產品的打造與運營,發掘與孵化有才華的音樂人。
本文是鄭偉關掉「右腦人」之后,接受《接招》采訪時的自述:
前不久關于右腦人失敗的報道很多,我也被傳的沸沸揚揚,很多朋友表達了他們的看法,有的人站在我們這邊,也有人覺得京東眾籌在風控上做的沒錯。我覺得寫的基本上都是事實,見仁見智。
但作為一個失敗的案例,大家一定認為是創始人的問題,比如說轉型沒做好、融資的節奏沒把握好或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產品,亦或是低估了市場變化……
但是之所以還把我的故事講出來,是想告訴大家,股權眾籌在中國還不太成熟,中間無論是國家機構還是第三方平臺,都還沒有特別詳細的規則。我希望創業者在面對眾籌融資時多慎重考慮。
右腦人的創業想法是在2015年初冒出的。當時我的想法是先做社區平臺,用一個有調性的陌生人社交工具聚集創意人群(設計師、手藝人等),所以我們一開始提出的Slogan叫「讓瘋子遇見神經病」。
2015年初的時候,資本環境還比較好,憑著一紙BP我們很順利地在4月份拿到了紫輝創投、米倉資本、太火鳥共180萬元種子輪投資。
這筆錢用在開發產品上很快就不夠了,到年底的時候AC加速器、紫輝創投、5DS又投了我們200多萬,算天使輪,但是還不夠。
當時的資本已經遇冷,融資的渠道也不是特別好,VC對于社交類產品都已經非常謹慎。在融資之前我們還是一個純社交產品,后來我一看不行,于是把定位改了一下,叫「全民共享創造力」。搭了個共享經濟的風,然后描繪了一個藍圖,希望把這一種非物質的東西也拿出來共享一下。
偶然機會,我們發現了京東股權眾籌,也恰好是那個時候京東眾籌開始接受天使輪的公司。在此之前,他們只接受Pre-A輪次以上的公司。
后來的事情出乎我的意料,右腦人的眾籌在一分鐘之內就達到融資需求的150%了,5分鐘的時候已經融到800多萬了。我們退掉了多余的錢,成功募集到493.5萬元,共涉及54位投資人。當時我們對于京東眾籌還是十分信任的,負責和我們對接京東人員也向我們打了保票:「最遲三個月融資肯定能拿得到。」
其實那個時候很艱辛,但是從團隊角度來講,拿到投資還是很開心的。融資過后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數據與交易量。
為了拉新我們也有些千奇百怪的地面活動,有常規的打法,也有非常規的打法,用戶量從十幾萬一直飆升到接近一百萬。
當然中間也走過彎路。
眾籌結束之后,我們也曾試過補貼問題的方式去拓展新用戶(即用戶在右腦人APP上解答問題后會獲得一部分官方補助)。但很快發現很多問題和答案的IP地址相同,并且隨著獎勵系統出現了很多低質量的答案。我們補貼了幾十萬后,雖然也收獲了幾十萬(用戶),但看到苗頭不對后就迅速停掉了。
用戶量有了突破,但交易量一直沒有上來,我開始有些自我否定。后來我分析用戶有這個需求,發現他們的參與方式是有問題的。
因為我們平臺的調性和知乎還不太一樣——知乎無論是學術性問題還是生活性問題都可以有,范圍比較寬廣。而我們已經定位叫全民共享創造力,所以更多的是天馬行空的東西,本來中國人就沒什么天馬行空,然后你還強迫他們去問一些天馬行空的東西,所以就會產生很不好的結果,導致交易量一直沒提升。
我堅信這需要的只是時間,包括我們的投資人也是如此。但是之所以后來他們沒有支持,也的確是趕上了資本寒冬,并且整個大風口已經過去,他們也需要對身后的LP負責,這是后話。
這期間我們也一直在和京東聯系,希望融到的款項盡快到賬。每次京東的回答都是「放心吧,快了。絕對沒問題。」
直到我們賬面上的錢所剩無幾時,京東的回答依然如此。
2016年8月底的時候,當京東又給了我一次相同的回答后,我坐在公司里有些不知所措。辦公室的租金和屋外員工的薪水剎那間成為我即刻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猶豫許久之后,我依然選擇相信京東,為了將項目和團隊維持下去,我背上了一筆幾十萬的外債。
借款合同上聲明,如果公司還不上的話,需要法人來還,并且要求法人的妻子做聯名擔保。所以一開始我也沒打算瞞著家里,因為我得先說服我太太。
我太太的意思是不要借錢,大不了公司團隊先解散,等京東的錢到了你再招。我說團隊好不容易組建的,你砍完了再招就不是那撥人了,就很難弄了。
后來的事情人盡皆知。京東在9月份的時候突然出示一份風控報告,里面很嚴厲的用了一個詞叫「重大的投資風險」。其中參考了三項指標,一個是注冊用戶,一個是日活,還有一個交易量,前面兩個我都完成了,而且是超預期完成,但是最關鍵的那個交易量我們沒有達到。
這個性質跟對賭一樣,京東認為要拿錢我們得先做到這個數據,但是我要做到數據我必須先拿到你的錢,所以就會變成一個死循環的東西。半年前的標準跟半年后的標準肯定不一樣,你想對于一個天使輪的公司,要求月收入五六十萬,那這就不是天使輪了,這基本可以達到A輪的標準了。
在整個眾籌過程中,按道理是有一個關閉期,關閉期一過,條約生成后,你就不能再退了。但是誰知道到最后的時候,又出了一個風控報告,然后說還可以退,當時所有的小股東還覺得很詫異,我們等了5個月,你現在告訴我還可以退。
所以等待5個月投資未果后,一些小股東因為有些個人原因想要退出,我們也理解。但股東變更需要去工商重新登記一些信息,即使其中大部分還是支持我們的,也需要再等幾個月的時間。所以京東集團風控部最后做了決定把錢退給小股東。
得知這個消息后我懵了。因為我在借款的時候,對方批準也是因為有京東的融資協議在做背書。京東一退款,整個鏈條里面的人都傻眼了。
后來兩、三個月,我基本不是在去見投資人就是在去見投資人的路上。那個時候資金鏈已經斷了,我在面對資本時說話的底氣都已經很不足了,數據也沒有特別好。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講的話,即使我特別喜歡你,也得看好幾個月。
其實我也明白,正好又趕上年底了,要開始休假了。我覺得希望不是很大,但是還是抱著一線生機,基本能跑的,我認識的都跑一遍。
然而投資永遠是投錦上添花的,誰會投這么一個資金鏈斷了,還欠債的項目呢?所以我知道差不多結束了。
中間還是要謝謝我的朋友和一些投資人,在我們資金鏈斷裂之際,資方為我們提供一個場所,讓我們團隊在一起走完了最后一段時光。包括發不出工資的時候,投資人和一些朋友還借了一些錢給我,屬于江湖救急。包括剛叔(紫輝創投合伙人鄭剛)在前后也一直幫我們想辦法,還在想能否搏一把。
其實現在來看的話,京東沒有錯,我也沒有錯,小股東也沒有錯,錯在眾籌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當中國整個股權眾籌的模式還在摸索的時候,右腦人變成了一只小白鼠。再加上資本遇冷后,眾籌平臺風控對于項目的考核都非常嚴,好像據說最差最差也得收支平衡,但凡燒錢的項目他們都不做。
其實我們的定位和「知乎」有些像,不過右腦人從一開始他就不是解決一個大眾需求的東西,我們更多的是想解決一些小企業主在經營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夠付費找到一群幫他解決問題的人。這是一個很剛需的事情,不過頻率一定不會太高。
直到最后,我們用戶的參與度和活躍度都是很高的。但是相對來說,信息的供給量太大了,而需求量沒那么高,這是我們商業模式中比較失敗的一個地方。我當時想通過用戶量級的提升然后來規避這個低頻,但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熬到那個時候。
其實我創業也不止一次了,只不過這次打擊和損失相對比較大一些。因為沒錢,現在我太太對我的要求就是「想干什么都可以,快些賺點錢回來。」
對我兒子來說,原來在學校的時候,他會介紹他爸爸是一名創業者,但是現在創業失敗了,老師再讓買一個東西的時候,他就會說「我們家沒錢了」,挺慘的感覺。
但從更大的角度講,我這些年在創業上的經歷,包括之前也在別的創業公司做過。即使最后沒有把它做的特別大,但也沒有損失,而且中間還賺了。
這一次來講的話其實也算賺了,起碼別人沒踩過的坑我都踩過了。而且在移動互聯網階段,真正屬于我創業的產品只有這一個,所以我覺得起碼讓我們用戶能想起來曾經有一個產品叫右腦人,這個產品很特別,那也夠了。
來源:接招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