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監管力度要跟上金融服務業開放需要智能
外資金融機構的開放程度可以再大一點,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范圍,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
本報記者 張智 博鰲報道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再次提速。
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0日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在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方面,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確保落地,同時要加大開放力度,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范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
對此,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對于資本跨境流動是需要非常謹慎的,大規模的資本流進流出會沖擊經濟發展。不過,這和外資銀行落地是兩件事。
“在國內設置外國金融機構,實際上是服務業開放,現在這個開放程度還很低,加入WTO之后在中國的外資銀行總資產的份額一直在2%以下,占比很小,因此,外資金融機構的開放程度可以再大一點。”巴曙松說。
對于放寬占比的要求,巴曙松表示,即使外資占比較大,超過51%,在WTO框架下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在中國都要遵循統一的金融監管的原則,既要滿足資本充足要求,也要滿足貸款報備要求,這些方面取決于監管的力度能不能跟上。
對于擴大進口的表態,在巴曙松看來,這符合宏觀經濟發展的階段。
“擴大進口主要是看宏觀政策的平衡。我們現在保持一個長期的貿易順差,又是資本流入,主要是因為我們和發達國家處在一個國際收支不同發展階段。習主席為什么說要擴大進口,是因為在資本市場最開始、經濟發展起飛的時候,出口賺了大量外匯,現在資本多了之后可以對外投資了,我們的經常項目也可以有一定的順差,可以減少一些順差保持一定的平衡。”巴曙松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陳巖鵬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