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市“黑馬”到銷量、口碑雙遇挫,深藍汽車怎么了?快訊
從新能源“新生”到車市“黑馬”再到“馬失前蹄”,背靠長安汽車的深藍品牌走出了一條迅速沖高又回落的跌宕之路。
圖片來源:度哥
2023年11月攝于上海車展
從新能源“新生”到車市“黑馬”再到“馬失前蹄”,背靠長安汽車的深藍品牌走出了一條迅速沖高又回落的跌宕之路。
數據顯示,今年4月,深藍汽車銷量為1.27萬輛,前4個月的累計銷量為5.28萬輛。月均超1萬輛的數字看上去還可以,但深藍汽車2024年的銷量目標是28萬輛,目前僅完成了18.87%左右。
并且,深藍汽車當下共有深藍SL03和深藍S7兩款車型在售,其中首款車型深藍SL03曾創造上市第5個月單月交付即破萬的神話,如今兩款車型單月銷量相加才破萬,怎么不算退步明顯?
不光是銷量增長碰壁,《車圈能見度》注意到,有關深藍汽車的質量投訴也一直居高不下。全國汽車消費者投訴受理處置服務平臺《車質網》顯示,2023年,針對深藍SL03的投訴量有532起,排在自主車系的第11位。
與此同時,與“同門兄弟”阿維塔一樣,深藍汽車仍處于“賠錢賺吆喝”的階段。根據長安汽車2023年年報,去年深藍汽車營收為258.83億元,凈虧損為29.99億元。由此看來,曾多次加入“降價大軍”的深藍汽車,進一步以價換量的空間已十分有限。
按照官方回應的話說,深藍汽車正處于戰略投入期。只是在銷量和口碑的雙重考驗下,深藍汽車還需要多久才能帶來利潤?
1
曇花一現?
作為長安新能源持續向上的重中之重,深藍品牌誕生于2022年4月,彼時長安汽車發布了最新企業發展戰略,重點聚焦在新能源領域,對外正式發布數字純電品牌“長安深藍”。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介紹,深藍品牌是為Z世代的新能源用戶而來,象征著探索、生命、科技、未來。
從入局的時間點看,長安深藍顯然是姍姍來遲。那會其他自主品牌早已在親民和高端新能源領域完成布局,就算是和同門的阿維塔相比,其也是足足晚到了三年多。市場普遍認為,長安深藍要殺出重圍,難度頗高。
令人意外的是,長安深藍起步就是沖刺。2022年7月25日,長安深藍首款戰略車型SL03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純電版、增程版、氫電版三種能源形式、4款配置版本的車型,官方指導價16.89萬-69.99萬元。上市當晚,33分鐘訂單量即突破1萬輛。
相當于長安深藍SL03剛上市就火爆“出圈”,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還只是開始。到了2022年12月,長安深藍SL03的交付量直接秒殺當時的“蔚小理”,終端交付量達1.17萬輛,環比增長42%,成為國內最快實現交付破萬的新能源品牌。
不僅如此,在乘聯會發布的2022年12月新能源轎車銷量排行榜上,長安深藍SL03還沒有一點點防備地沖上第九名的位置,此后2023年1月又升至第八名,可謂是“快準狠”。
也因此,長安深藍不僅獲得了車市“黑馬”之稱,還在去年3月得到了更加聚焦發展的機會,正式更名為“深藍汽車”,目標是未來十年,成為世界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
遺憾的是,高光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匹“黑馬”在向前奔跑的過程中卻漸漸慢下了速度。就在更名之后的兩個月,也就是2023年5月,深藍SL03的交付量已經從超萬輛下滑至7021輛。
2023年6月底,深藍汽車第二款車型深藍S7正式上市交付,新車是深藍汽車的首款中型SUV車型,共推出5款不同配置,增程式車型官方指導價區間為14.99萬-16.99萬元,純電版車型官方指導價區間為18.99萬-20.29萬元。
本以為有兩款車助陣,深藍汽車的銷量將再一次迎來爆發,并越發穩定。結果深藍S7似乎走上了深藍SL03的老路,交付第二個月便達成破萬高度,后續卻漸漸乏力。今年1-4月,兩款車合計交付量分別為1.7萬輛、9994輛、1.3萬輛和1.27萬輛。
意味著現在深藍汽車兩款車合計銷量,也就比2022年底深藍SL03一款車的銷量多一點。另據懂車帝數據,今年1月,深藍S7銷量尚有9109輛,4月只有5492輛,下滑明顯。而深藍SL03去年10-12月銷量基本能保持在6000多輛,今年4月已經下滑至4524輛。
所謂的車市“黑馬”,似乎只是曇花一現。
2
口碑重創
在《車圈能見度》看來,深藍汽車之所以爆發力難以持久,首先與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有關;其次一波又一波的價格戰也讓包括深藍汽車在內的品牌亂了陣腳,不斷陷入背刺“老車主”的輿論爭議中;更重要的是,其品控問題亦愈發凸顯。
比如深藍汽車就幾度遭到車主們的集體投訴。先是2022年11月,全國綜合性質檢宣傳網絡媒體《中國質量新聞網》曾公開報道,多達40位深藍SL03車主投訴稱,購買的長安深藍SL03車內攝像頭等處存在電流噪音的現象,嚴重影響駕駛狀態和情緒。
根據當時報道,有車主表示,長時間處于電流噪音的情況下,會出現耳鳴的情況,十分刺激精神狀態且心情比較煩躁。并且屢次到店維修后中控屏幕噪音仍無法消除,增程版車型同樣無法避免。
進入2023年,315前夕,長安深藍SL03車主集體向長安汽車公開發出維權信,反映深藍SL03涉嫌虛假宣傳、故障頻發、惡意降價等行為。從聲明中可以看出,參與維權的車主們普遍認為,深藍汽車面對車輛故障不予妥善解決,致使他們已對品牌及車型品控喪失信心。
甚至這些車主質疑深藍團隊通過招募大量水軍及合作公安公司,在各平臺打壓車主投稿行為,干擾車主對車輛問題的正常反饋,要求團隊在主流媒體刊登正式的問題解決措施及權益發布公告。
這還沒完,到了去年11月左右,網絡上出現了一封疑似深藍老車主聯名簽署的《致深藍汽車CEO鄧承浩的一封信》。信中,深藍老車主針對深藍汽車發布深藍S7i和深藍SL03i兩款智駕車型表達了不滿。
不滿原因在于深藍S7i和深藍SL03i的發布讓老車主們措手不及,他們中很多人購車才一兩個月,甚至還有剛下訂還沒提車的,在新車型發布之前完全沒有任何消息流出。
此外,這些老車主還表示:“表面上同配置的智駕版比普通版貴1.5萬元,但是智駕版送保險以及上牌費,算上權益,智駕版比普通版僅貴了1萬元。”這讓他們感覺到了“背刺”,希望能夠得到原價置換智駕版的服務。
車主們在購買某個品牌某款車型之初,肯定是抱著信任品牌的態度去的,在一次次的故障和“背刺”過后,信任度被消磨、口碑遭到重創,自然不利于品牌的長久發展。
《車圈能見度》統計發現,在《車質網》平臺,2023年,針對深藍SL03的投訴量有532起,排在自主車系的第11位。涉及的主要問題包括與宣傳不符、車內異響、影音系統故障、座椅故障等。
銷量、口碑雙下滑,恐怕會讓深藍汽車接下來的路走得沒有那么順利。今年,深藍汽車的銷量目標是28萬輛,要想完成沒那么容易。
3
何以翻盤?
不僅僅是銷量和口碑的問題,與很多新勢力一樣,深藍汽車目前還沒能擺脫虧損困境,需要長安汽車的持續“輸血”。
今年4月17日,長安汽車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1512.98億元,同比增長24.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3.27億元,同比增長45.25%。
而這里面,深藍汽車算是一大“虧損包袱”。2023年深藍汽車營收258.83億元,凈虧損為29.99億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是31.9億元。
對此,長安汽車方面的解釋是,報告期內,深藍汽車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豐富深藍品牌產品線,加大研發投入,導致虧損。但還是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提問,深藍汽車到底是哪方面導致虧損的?長安汽車方面并未直接回答,只表示,報告期內深藍汽車處于戰略投入期。
其實對于一個成立剛兩年的汽車品牌,我們要求其盈利有些過于“強人所難”了。比較讓人擔憂的是,一邊是被價格戰裹挾而不得不薄利多銷,一邊是降價促銷也難以提高銷量規模,這樣的情況下,深藍汽車何時才能實現盈利?
就拿今年來說,2月13日,深藍汽車宣布旗下的深藍S7純電動版售價下調1萬元,經過此次降價之后,深藍S7純電動版新的指導價區間為16.99萬-19.29萬元。
2月20日,深藍汽車又宣布旗下SL03全新純電版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三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5.69萬-17.39萬元,相比原純電版,新車起售價降幅達2.7萬元。
2月28日,深藍汽車再次宣布推出SL03/S7榮耀版車型,限時現金優惠1萬元。優惠后,深藍SL03榮耀版起售價13.99萬元,深藍S7榮耀版起售價14.99萬元。
犧牲了利潤,但最后從銷量數據看,并沒有起到多少作用。提振銷量成了深藍汽車的當務之急,但如果以價換量都難以奏效,只能寄希望于新車型的發布了。
有消息稱,深藍汽車首款中大型SUV G318車型預計將于近期上市。深藍汽車CEO鄧承浩發文預熱稱,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下,時代變了,燃油硬派的時代結束了,深藍G318在空間利用率、座椅舒適性、底盤調校、隔音降噪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
不過,硬派越野車本身受眾相對較小,能否為深藍汽車貢獻大規模的銷量首先是個問題。其次在這一領域,深藍汽車要面對的競爭對手也眾多,像是比亞迪的方程豹和仰望、吉利的雷達、東風的猛士等,深藍G318要從中分一杯羹亦有壓力。
不可否認,背靠長安汽車和憑借優越的性價比,深藍汽車有著不錯的開局。但造車是一場“馬拉松”,比的不光有爆發力,還有耐力,要跑到最后才算贏家。
作者 | 柏源
來源 | 車圈能見度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