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虎公布首份扭虧為盈財報 光鮮表面底下暗潮洶涌快訊
相信有車的朋友不在少數,眾所周知車買的起還要養得起,相較于收費不低的4S店,不少囊中羞澀的車主往往會選擇低價的“路邊店”,那就繞不開我們今天的主角——途虎養車。
海聞社訊 相信有車的朋友不在少數,眾所周知車買的起還要養得起,相較于收費不低的4S店,不少囊中羞澀的車主往往會選擇低價的“路邊店”,那就繞不開我們今天的主角——途虎養車。
3月15日,途虎養車(9690.HK)發布2023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途虎養車全年營業收入136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2022年增幅高達17.8%;經調整凈利潤4.8億元,首次年度扭虧為盈、首次全年盈利;毛利率從2019年的7.4%增長至2023年的24.7%,創下歷史新高。
年報發布前后,途虎養車股價快速反彈,從3月14日開始到3月18日連續三日上漲,3月18日收盤,途虎股價報13.70港元/股,較3月13日收盤價已大漲逾30%。
與此同時,在途虎發布2023年財報后,包括民生證券、開源證券在內的多家機構發布了業績點評,均給出“買入”“推薦”評級,并持續看好途虎養車未來持續盈利以及盈利增長的潛力。
嘖嘖嘖,作為獨立汽車售后服務第一股,途虎現在是春風得意,全網一片贊美之聲,只是這光鮮后是否是皇帝的新裝呢?
扭虧為盈預告披露后股價腰斬 業績報告發布前股價閃崩 投資者股份將迎大額解禁
讓我們先從一份盈利預告看起,2月23日,途虎養車發布正面盈利預告。
預告表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途虎養車2023年預期全年扭虧為盈,錄得凈利潤不少于66億元人民幣,而2022年則錄凈虧損約21億元。2023年經調整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凈利潤不少于4.5億元,而2022年同期經調整凈虧損約5.52億元。
要知道在去年9月底上市之前,途虎養車已經連續虧損多年。從2019年至2022年,該公司凈虧損分別為34.28億、39.28億、58.45億和21.38億元。2023年第一季度,途虎養車虧損仍高達27.85億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首次扭虧的預期釋放后,本該一飛沖天的途虎養車股價并未從中獲得加持,反而開始連續下跌。在不到20天時間內,其股價已近“腰斬”!
途虎養車于2月23日以20.95港元/股的開盤價亮相市場,然而股價走勢卻與預期大相徑庭。3月5日,股價驟跌10.69%;緊接著,3月11日盤中再跌5.68%;而就在其扭虧為盈的正式業績報告發布前的3月13日,股價更是出現驚人的閃崩,跌幅高達35.35%。
原本期待中的股價持續上漲的美好愿景瞬間破滅,取而代之的是業績報告前的股價大幅跳水。對于這一異常現象,網上猜測紛紛,其中較為普遍的說法是途虎養車上市已近半年,正臨近其股份解禁期。
結合相關信息,海聞君發現這還真不是空穴來風,很有可能就是答案。
據LiveReport大數據,途虎養車上市已近半年,3月底途虎-W的上市前投資者所持股份將會解禁。
其中包括騰訊、愉悅資本、紅杉中國、凱雷資本、啟明創投等一眾明星機構持有的股份,涉及股份7.1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約87.8%。
除此之外,途虎養車IPO的五大基石投資者,包括意像架構(騰訊旗下公司)、嘉實多控股、上海紫竹、零跑科技和國軒高科,股份也將解禁, 涉及股份約 280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約3.42%。
這么大額的解禁潮即將來襲,難怪有人想跑路!
問題又來了,雖然在資本市場中,解禁期往往伴隨著股價的震蕩,途虎養車也不是個例。
包括小米、美團等眾多互聯網巨頭在內都經歷過解禁期,也都曾經因為解禁期而短期股價 " 拋壓 " 。
但是短期波動往往不改長期價值,何況閃崩爆發后兩天后的15日途虎財報不也是利好嗎?一種不好的可能呼之欲出:途虎的財報,并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美。
表面上看,2023年,途虎的營收重回正增長,同比增幅也有17.8%,去到了136億。
凈利潤表現更是亮眼,高達67億元,直接扭轉了途虎虧損多年的局面。
如此好看的數據甚至讓網友們懷疑,途虎是不是誤把6億打成了66億?
但如果細看就不難發現,途虎的利潤突然間暴漲,和主營業務的關系并不大,主要歸功于:
公司之前持有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在上市的時候全部轉換為了A類普通股,帶來了64.65億的公允價值變動。
但因為多了這60多億的公允價值變動,讓途虎得以扭虧為盈,從之前一直持續虧損的狀態,轉為令人驚嘆的盈利67億。
而如果撇除掉這方面的影響,那途虎的凈利潤將只剩下2.6億。
途虎在盈利預告中說,公司所有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都在上市的時候轉換成A類普通股了,以后都不會再產生這一類的公允價值變動。
也就是說這種臨時救場以后都不會再出現。
可以想見,如無意外,明年途虎的利潤表現將一地雞毛。
加盟店技師偷梁換柱 車主投訴數不勝數 集團口碑一落千丈
財報的問題我們暫且不提,畢竟途虎所在的汽車售后服務領域也算是一座金礦,只要能獲得廣大車主的肯定,還怕沒有利潤嗎?可是,途虎看起來好像覺得走靠口碑的長期路線來錢太慢,直接搞起了各種一錘子買賣。
前段時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就曾報道,消費者在途虎養車加盟工廠店中維修時,連續兩次遭遇消費陷阱。
消費者侯先生在北京一家途虎養車門店修車,車被檢測出水泵出了問題。店員說可以換“原裝配件”,價格也更高。在和店員確認了更換原裝配件事項后,侯先生就把車放在門店做進一步維修。
待到再去門店取車時,侯先生發現,之前承諾更換的水泵零件居然變成了節溫器。工作人員解釋稱,節溫器確實壞了,水泵沒有問題,但也順便一起換了。
經過溝通,門店經理最終答應,水泵的確沒有問題,可以退還侯先生多收的錢。
而在另一家途虎養車門店修車,侯先生送修車輛又遇到了新的問題。
店員口中承諾的原廠發動機配件,待到取車時變成了另外一個牌子。
在侯先生反復追問之下,店員改口稱那個配件不是原廠件,而是“原廠品質”。這樣的“隱形坑”,在侯先生看來如果沒有取證的話,很容易被門店搪塞過去。
雖然事后途虎養車發布情況說明稱,門店在回答客戶咨詢的過程中確實存在誤導客戶的行為,嚴重影響客戶決策和體驗;并且門店在維修過程中向客戶提供了錯誤的維修方案,并對相關門店、人員進行了處罰,但車主對于途虎的信任已經大打折扣。
類似投訴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還有許多,搜索關鍵字“途虎”,投訴記錄足足有1871條,大多是關于產品、服務質量的問題。
途虎可能是飄了,覺得自己作為相關領域港股第一股會是永遠的老大,殊不知身邊早就為滿了挑戰者。
之前,京東養車推出“震虎價”,矛頭直指途虎養車,雙方甚至上升到了對薄公堂的地步。
而除了京東養車,天貓養車、抖音養車同樣高調殺入汽車后市場,虎視眈眈。
與其在財報上雕花,不如想想辦法怎么為信任自己的車主更好服務才是途虎下一步應該做的。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