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望股份CEO付英波中關村論壇演講:DI戰略為AI落地提供新思路快訊
付英波提出了DI(數據智能)戰略,開始挖掘交易數據價值,AI則從海量數據中挖掘價值。
【TechWeb】4月2日消息,近日舉辦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百望股份CEO付英波在論壇”人工智能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圓桌對話環節,分享了從AI到DI(數據智能)的轉型思考。
作為一位曾在AI獨角獸曠視科技工作多年的技術專家,付英波直言當前AI落地面臨三大困境:一是”數據饑餓癥”——高質量訓練數據太少;二是”場景孤島”——AI模型難以在不同場景間遷移復用;三是”價值證明難”——AI應用往往游離于核心業務流程之外,投入產出比難以量化。
針對這些問題,付英波提出了DI(數據智能)戰略,認為它具有三大優勢:首先,數據和AI互相加持,優質數據提升算法精準度,AI則從海量數據中挖掘價值,形成良性循環;其次,DI改變了落地邏輯,由”拿著錘子找釘子”轉變為”場景牽引技術”,避免技術與業務脫節;第三,DI構建了完整的價值轉化鏈條,打通從數據采集到決策執行的全流程,形成閉環優化。
“AI競爭的本質正在從算法轉向數據和場景,大模型只是基座,真正決定其價值的是高質量的數據和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付英波的這一觀點獲得了現場嘉賓的廣泛認同。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家大力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建設,誰能率先構建DI能力,誰就可能在下一階段的產業智能化競爭中占據先機。
據付英波介紹,截至2024年底,百望股份平臺上累計的交易金額已達1000萬億元,相當于2024年全國名義GDP總量(134.9萬億元)的7.4倍。這些電子發票數據不僅記錄著”誰和誰”在”什么時間”做了”什么交易”,花了”多少錢”等中國經濟活動的”數字鏡像”,還通過NLP與知識圖譜技術解析出超百余項供應鏈特征,形成覆蓋18大行業的動態產業圖譜。
百望股份目前已服務2000多萬家企業和2000余家集團型客戶,包括中石油、中遠海運等。當這些交易數據產生融合碰撞,原本孤立的商業行為便演化為可計算、可預測的數據科技大模型。
2025年初,百望股份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通過集成DeepSeek的大模型能力,百望股份將在智能財稅、智能供應鏈協同、智能風險合規、智能決策、智能營銷等五大核心場景實現全面升級,推出能夠服務垂直行業的智能體。
今年3月1日,國家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上線,百望股份成為該平臺的技術支持單位。作為數據基建”國家隊”的一員,百望股份希望幫助國家把數據這個新型生產要素盤活。”我們要幫助政府去構建全國數據資源底圖,厘清數據權屬關系,解決’誰擁有數據’、’誰可以加工數據’、’誰可以經營數據產品’等一系列問題。”付英波解釋道。
另外,在論壇上,付英波還透露了百望股份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規劃。公司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前5年從電子發票起步,成為市場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開始挖掘交易數據價值,錨定金融、制造、供應鏈三個垂直領域;2025年起,公司進入第三個”五年計劃”,將全面落地DI戰略。(宜月)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