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劍漲價背后,劍南春企業價值不如迎駕貢酒?快訊
繼茅五瀘等一線酒企接連提價核心單品后,越來越多的酒企加入了漲價大軍,而這一次輪到了次高端王者劍南春。據多家媒體報道,劍南春核心大單品水晶劍將于3月1日正式漲價,出廠價每瓶上調15元,終端零售價每瓶上漲20元。
出品|華博經緯
繼茅五瀘等一線酒企接連提價核心單品后,越來越多的酒企加入了漲價大軍,而這一次輪到了次高端王者劍南春。據多家媒體報道,劍南春核心大單品水晶劍將于3月1日正式漲價,出廠價每瓶上調15元,終端零售價每瓶上漲20元。
據悉,每年3月1日漲價已經成為了劍南春近五年來的慣例。即便是在疫情三年,水晶劍依然雷打不動每年漲一點。不過漲價對于劍南春業績的帶動起到多大效果卻得打個問號。從2019年到2022年,劍南春的營收分別為102.26億元、111.80億元、154.23億元、157.5億元,剛開始業績增長勢頭強勁,但到了2022年增長幾乎停滯,這里頭當然有疫情的影響,但是其他一二線白酒企業在2022年幾乎都取得了雙位數的增長,號稱“銷量前三”的劍南春反而原地踏步。
另外,不少經銷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水晶劍缺乏漲價基礎,水晶劍目前市場指導價是545元/瓶,但市場批價在400元左右。在淘寶百億補貼頻道,兩瓶裝的水晶劍甚至低至768元,單瓶均價僅384元。水晶劍的出廠價上漲實際上是劍南春把壓力給到了經銷商,至于能不能把漲價后的水晶劍賣出去,就要靠經銷商自己的本事了。
劍南春曾提出,到“十四五”末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力爭達到300億元,實現“再造一個劍南春”的發展目標。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缺乏高端產品,水晶劍占據總體營收80%以上的現狀下,僅僅依靠劍南春原始積累以及目前的產品結構,很難達到300億體量。
在營銷方面,自從“中國名酒銷量前三”的廣告被罰后,劍南春就將廣告語改成“天貓雙十一白酒行業交易指數第一”。乍眼一看會以為劍南春交易額排名首位,但頁面下方卻有一行小字,寫著“交易指數是根據產品交易過程中的核心指數,如訂單數、買家數、支付件數、支付金額等進行綜合計算得出的數值,數值越大反映交易的熱度越大”。事實上,天貓公布的2023年雙十一期間店鋪累計GMV排行榜顯示,劍南春在酒類店鋪中排在第三位,前兩名是1919和五糧液。
而在另外一張榜單中,劍南春更是有些“丟面子”。2024年1月29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胡潤中國食品行業百強榜,劍南春排名前進5位,來到第31名,但企業價值相比2022年卻下滑4%,僅余430億,在白酒企業中排名11位,還不如2022年營收僅55.05億的迎駕貢酒。
為何年收入157億的劍南春落后于迎駕貢酒,最關鍵的因素就在于其難以上市。而早于2015就在A股上市的迎駕貢酒目前總市值已高達507億人民幣(截至2024年2月27日收盤)。
IPO新規下,白酒企業想在A股上市目前已難如登天,但劍南春止步IPO的內因遠大于外部環境。早在2002年,劍南春就想借殼新金路上市。劍南春集團通過受讓四川佛蘭印務有限公司和四川德陽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有的1915萬股和524萬股金路集團股權,并成為金路集團的第三大股東。但2002年最后一天,漢龍集團悄然入主金路,劍南春集團借殼夢碎。之后又多次傳出劍南春集團借殼新金路的傳言,但都被新金路予以否認。2015年,劍南春因公司內部股份糾紛被起訴,再次錯失上市機會。
除了股改等歷史遺留問題,喬天明行賄被判刑等負面輿情同樣嚴重影響了劍南春的上市進程。2023年3月,喬天明因行賄、私分國有資產,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人民幣4億元。雖然目前劍南春一把手之位由喬天明之子喬愚繼任,但是喬天明目前仍持股劍南春30.2416%,為公司的實控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