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華為“四界”,為什么目前只有問界成功了?快訊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華為目前與車企合作打造的四大造車品牌,目前也是處境大不相同。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華為目前與車企合作打造的四大造車品牌,目前也是處境大不相同。
華為與不同汽車制造商合作推出了四個汽車品牌,分別是問界、智界、享界和尊界。
其中,問界是華為與賽力斯打造的品牌,旗下車型包括問界M5、問界M7和問界M9等。是華為智選車的首個造車品牌。
智界是華為與奇瑞汽車合作的品牌,智界品牌旗下車型有智界S7,還有即將亮相的智界R7,一臺轎跑SUV。
享界是華為與北汽合作的品牌,享界品牌的首款車型享界S9是一款行政級豪華旗艦轎車,首發HUAWEI ADS 3.0,目前已經上市。
尊界是華為與江淮汽車合作的品牌,尊界品牌的首款車型定位于百萬級超高端市場,與邁巴赫、勞斯萊斯等超豪華品牌車型對標。尊界品牌的首款產品已經進入整車驗證階段,計劃于年底下線,明年上半年上市。
拋開還沒上市的尊界不說,就說已經有車型上市的三個品牌,問界、智界和享界的市場表現天差地別。
問界的8月銷量31,216輛,同比激增868.8%,年累計銷量248,137輛,同比增長708.3%。目前為止,1-8月份的銷量是國內造車新勢力之中的第一,以微弱的優勢領先理想汽車。
享界S9這邊,上市20天,大定量是8000臺。從這個大定量就可以看出它的銷量并不算多突出,目前享界S9熱銷程度也不像問界M7與M9上市時那么火爆,從上險量數據來看,享界S9上市后的三周上險數量不足500輛。
智界S7這邊,銷量也是高開低走,雖然經歷了二次發布,4月銷量5012輛,5月銷量5021輛,6月銷量2306輛,7月銷量1541輛,8月份銷量雖然還沒有出來,但是應該也不樂觀。
有些人可能想說,智界和享界品牌畢竟才是剛剛創立,還有時間,未來假以時日,可能也能達到問界汽車現在的高度,但是如果讓我說,很難。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華為四界旗下的車型,都在極力避免內部競爭,問界幾款車型都是增程+純電的SUV車型,那智界為了避免和問界競爭,推出的就是中大型的純電轎車,那享界為了避免和智界競爭,推出的就是50萬級的行政級純電轎車,對標寶馬5系,下一款車型是轎跑SUV,尊界怎么辦呢?只能推出定位更高的轎車,對標奔馳S級。
本來這種車型的劃分和區隔是合理的,避免出現華為智選車內部的競爭和打架,但是這樣做會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先加入的品牌有明顯的先發優勢,比如說問界,幾乎獨占了純電/增程+六座七座SUV的車型,而這個市場路線已經被理想汽車驗證過,是一條消費者認可,并且單車利潤高的路線,后加入的智選車品牌,不得不在轎車這樣競爭更激烈的市場去競爭,或者推出轎跑SUV這樣更小眾的車型。
只要問界汽車獨占這條市場路線,那么我個人認為,其他三界,都很難達到問界的市場銷量和熱度,你如果想問,小米SU7不也是轎車嗎?為什么能賣的那么火?那是因為華為的智選車,走的就不是性價比路線,智駕技術才是它們主打的技術,另外,因為華為品牌授權費等原因,它們很難做到小米SU7那樣極致的性價比
當然了,其他三界畢竟剛剛創立,甚至還沒推出第一款車型,所以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不過一定要看到的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非常慘烈,問界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其他三界有沒有這樣的機遇和運氣,也是一個問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