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聯姻”,能否突圍零食店賽道?快訊
近日,國內量販零食兩大品牌“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戰略合并的消息引發業界關注。
近日,國內量販零食兩大品牌“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戰略合并的消息引發業界關注。兩家公司均對此進行確認,稱雙方就戰略合并一事已達成最終協議。合并后,兩家品牌和業務將獨立運營,并成立集團公司。
今年以來,“遍地開花”的眾多新品牌零食集合店成為一條火熱的賽道。而業內體量最大的兩家公司,從昔日的競爭對手變為合作伙伴,又透露出了哪些信號?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 記者 李雨馨
(資料圖)
戰略合并后門店超6500家
11月10日,量販零食兩大頭部企業“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正式宣布進行戰略合并,將共同推動行業升級與良性發展。這對今年大火的量販零食賽道來說,無疑是一場“強強聯合”的重磅消息。
據公開信息,零食很忙運營主體為湖南零食很忙商業連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全國門店數已超4000家;趙一鳴零食運營主體為宜春市趙一鳴商貿有限公司,也為2019年成立,全國門店數量已突破2500家。
從業績來看,2022年,零食很忙全國門店零售營業額達64.45億元,據知情人士透露2023年營業額預計超百億。2022年,趙一鳴零食實現營收12.15億元,2023年上半年營收達到27.86億元,半年營收已較上一年全年翻了超1倍。
而兩品牌也頗受資本青睞。天眼查顯示,零食很忙于2021年5月得到來自紅杉中國、高榕資本、啟承資本等聯合投資的2.4億元的A輪融資。2023年2月,趙一鳴零食獲得了1.5億元A輪融資,由黑蟻資本領投,良品鋪子跟投。不過僅投資半年后,良品鋪子就以1.05億元價格將所持有的趙一鳴零食全部股權,賣給了黑蟻資本。從4月份4500萬元買入3%的股權,到10月份以1.05億元全部售出,短短半年良品鋪子這份投資就賺了6000萬元。此次轉讓后,黑蟻資本為趙一鳴零食唯一投資方,股權至少達8.8%。
有公開報道顯示,合并后,零食很忙創始人晏周將兼任集團公司董事長。對于合并后的戰略調整,趙一鳴零食回復本報稱,品牌業務繼續獨立運營,人員架構、辦公地址暫未有變。
對于選擇戰略合并的原因,零食很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是雙方基于共同價值觀、經營理念以及對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研判下做出的前瞻性決策。而趙一鳴零食方面則回復本報記者表示,未來雙方將在產品供應鏈、品牌勢能、運營管理等層面充分發揮協同效應,為消費者提供更多質優價廉的商品以及更好的消費體驗和服務。
賽道巨頭開啟加速整合
公開數據顯示,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合并后,門店總數將超過6500余家,將大幅超越福建萬辰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官宣的4100余家門店,成為量販零食賽道體量居首的“巨無霸”。
而該賽道體量第二的萬辰集團以菌類業務起家,2022年通過并購方式進入量販零食行業,旗下品牌包括陸小饞、吖滴吖滴、好想來、來優品四大品牌,在9月統一合并為“好想來”。此番合并,也被看作零食折扣店行業的大事件,萬辰集團有意進一步鞏固行業頭部地位。
零食零售賽道,打響了通過戰略合并提升規模和影響力的競爭。
對于萬辰集團合并旗下零食品牌,業界有分析稱:“品牌合并只是開端,接下來市場開拓、品牌投資、運營、文化上的整合協同,將助力好想來升級為全國性強勢品牌,會對其他量販零食品牌帶來更大壓力。競爭對手,如何應對,值得關注。”
對于零食很忙和趙一鳴的合并,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表示,“零食很忙與趙一鳴合并,是資本力量推動下的結果,兩者通過合作,能快速形成巨無霸體量”。由此,公司在溢價能力、產業鏈完整度、品牌效應以及在資本市場的話語權等方面都會更強。
部分品牌加盟商開始撤退
事實上,不少濟南市民也有所感知,今年以來,身邊多了各種形形色色的零食零售店。記者自高德地圖了解到,目前零食很忙尚未進入山東市場,而趙一鳴零食在商河、長清等地有5家門店,且趙一鳴零食方面表示其在山東省16個城市線下開設了超過100+門店,在濟南有占地面積約2.4萬平方智能倉配中心。而從擴張速度來講,好想來近半年門店數量就從個位數增長到40多家,是在濟南擴張最快的品牌。
而同類型的零食零售店還有不少。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今年以來,零食兔、妙夫小子零食量販、網批碼頭、折耳兔折扣倉、莫小漁零食鋪子等多個品牌零食集合店在濟南開業,選址多在大型社區、學校、商圈周邊。
其實,除濟南外,全國多地都涌現了線下零食店“開店潮”,甚至有一條街十幾家零食店搶客流的情形,零食量販店“群雄混戰”。不過,隨著玩家越來越多,同質化問題更加顯著。隨著頭部企業加速合并,量販零食品牌們也逐步告別盲目開店擴張的階段,部分加盟商也意識到,這份生意沒有那么好做。
以零食很忙為例,一家門店投入將近100萬元后,每日營業額可在1-1.5萬元,但綜合毛利僅18%左右,回本周期至少2年。此外,據部分零食折扣店加盟商透露,實際營業額每天只有幾千元,負擔房租、人工支出后所剩無幾。
重慶的“嘴上零食”,高峰時期200多家店,現在店面倒閉接近30%。據某行業媒體報道,有零食店加盟商說,“花50萬元開的零食店,8個月就倒閉了,店面設施都要半價賣掉。”“按品牌要求配置員工,結果營業額慘淡,開完工資什么都剩不下。”而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投資加盟零食店的人表示“生意不好做”“回本周期長”。
低價“白牌”增加食安隱患
在不少網友心目中,這些零食店就像“線下拼多多”,最大的賣點在于“低價走量”模式。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優惠的名牌產品背后暗藏玄機,若消費者在這些店里購買散裝非名牌零食,卻會發現價格優勢似乎不復存在了。常光顧線下零食店的張女士告訴記者,“我曾買了幾包鹵蛋就花了三十多元,后來發現這些店散裝的大部分都不是‘品牌’,而是沒什么知名度的牌子,選一些小包裝糖果、香腸稱重購買,就會發現比超市還貴。”
以零食兔售賣的絕鼎鹵鵪鶉蛋為例,29.8元/斤的價格高于23元/斤的鄉巴佬及鹽津鋪子鹵鵪鶉蛋。
有業內觀點認為,零食量販店的商業邏輯在于用“白牌”盈利,而用“名牌”引流。知名品牌的利潤空間較為透明,而知名度較低的白牌產品價格往往充滿想象空間。再加上散裝稱重的計費方式,這些白牌商品常在不經意間賣出更高的價格。
此外,很多小廠出品的白牌零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黑貓投訴上,有不少消費者對趙一鳴零食、零食很忙門店售賣的食品提出投訴和質疑,截至目前,對趙一鳴零食的投訴有74條,對零食很忙的投訴有128條,最近出現問題包括在鵪鶉蛋中吃出蟲子、牛肉粒變質發霉等。比如,11月10日有消費者在在趙一鳴零食店(廣西柳州市融水體育公園店)購買了志輝牌辣條,但發現食品變質發霉。經過溝通,商家僅同意賠付問題產品本身的價格,也就是1.5元。
記者通過天眼查平臺查詢發現,該零食的生產商為樂平市新志輝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江西省景德鎮市,2021年、2020年曾因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國家標準等原因,產品不合格,被樂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而另一被反饋生蟲、變質的中國向日葵牌牛肉粒生產商為廣州市牛牛食品有限公司,今年4月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不過兩個月后依法辦理住所或者經營場所變更登記后申請移出名錄。
對于食品安全風險和售后問題,記者近日發函至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咨詢,但截至發稿,零食很忙并未回應,但趙一鳴零食回函稱:品牌有嚴格的準入機制和權威機構護航,合作廠商資質及背景調查、產品資質等方面均會作為考核因素,委托國際權威檢測機構天祥集團進行準入檢測認證。在處理售后問題上,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竭誠地解決每一個售后問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