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錢“白拿”茅臺?京東金融基金銷售套路多快訊
近日,京東的“白拿”活動引起了網絡爭議。
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近日,京東的“白拿”活動引起了網絡爭議。京東用戶只需要進入“我的-京東財富/基金-福利專區-全部活動”,就可以看到“完成理財任務,享1分白拿價”的推薦語。“上周白拿TO5”中就有“貴州茅臺飛天53度500ml(單瓶)”、“貴州茅臺飛天53度50ml*2(禮盒裝)”等商品。
然而用戶真的可以1分錢拿下飛天茅臺嗎?實則不然。
例如點開“貴州茅臺飛天53度500ml(單瓶)”的界面,用戶就會被要求購買244.09萬元的債券基金,這只債券基金指定為中信建投穩祥A,不可更換為其他基金。1分錢“白拿”“貴州茅臺飛天53度50ml*2(禮盒裝)”則需要購買44萬元的中信建投穩祥A。1分錢白拿榮耀X50手機則需要購買116.59萬元的中信建投穩祥A。
有網友調侃:“我都有這么多錢買基金了,還差錢買茅臺?”截至目前,上述“白拿”活動已下線,但是京東又上線了換湯不換藥的“白兌”活動。
“白拿”業務時隔七年再度現身
證監會曾在2020年8月28日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其中第二十四條規定:基金銷售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從事基金銷售業務,不得采取抽獎、回扣或者送實物、保險、基金份額等方式銷售基金。
京東此種捆綁營銷方式與證監會的規定相悖。不過,京東并不是第一次上線“白拿”活動。早在2017年2月17日,一名財經博主就曝光了一份《關于商請京東“白拿”業務定性的函件》,將當時的京東“白拿”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該函件披露,京東“白拿”涉及到的問題包括:1、廣金中心涉嫌未經核準擅自公開發行證券;2、廣金中心涉嫌違反38/37號文有關規定;3、京東金融涉嫌承銷未經核準擅自公開發行證券;4、京東金融在理財產品發行中涉嫌誤導欺詐;5、京東商城涉嫌商品交易誤導宣傳;6、中融信托涉嫌違反信托貸款有關規定。
該函件還指出,京東“白拿”將三筆金融交易與一筆商品交易捆綁為一個交易組合,業務實質為:消費者在京東金融平臺上購買廣金中心發行的理財產品,消費者通過信托貸款購買白拿商品,以理財收益償還信托貸款。
盡管在當時京東對外聲稱未收到此函件,但是“白拿”早于2017年1月10日“暫時下架”,再一次上線已經是7年后的2024年。
對比兩版“白拿”可以發現,如今的京東“白拿”雖然仍是變相捆綁推銷基金產品,但是沒有要求通過信托貸款購買“白拿”商品。此外,第一版“白拿”還因為私募基金公開化、資金流向不透明等合規問題被質疑,而這一次,京東有了明確合作的中信建投穩祥A公募基金。
但是無論京東金融怎么變換花樣,這種捆綁營銷的模式并不符合監管規定。
旗下基金規模飛速增長,合規問題突出
除了與基金公司合作,京東數科還在2015年8月20日京東肯特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拓展基金業務。在2023年8月,京東APP還上線了基金購買入口。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京東肯特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簡稱“京東基金”)銷售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為220億元,排名第47;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為986億元,市場排名第22。2021年同期,這兩項數據分別為:240億元,市場排名第42;372億元.市場排名第37。
京東肯特瑞基金的銷售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雖然有所下滑,但是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實現了飛速的增長,使得整體基金規模增長較大。但是在基金規模飛速增長的背后,合規問題卻異常突出。
在社交平臺上,就有不少網友表示,京東肯特瑞基金直接從其銀行卡上劃錢。有評論指出,京東是先將用戶還給白條的錢用去買基金,到期在自動還給白條,這樣京東就可以吃中間時間差的利息。
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京東基金的投訴近3000條。4月7日,一名消費者投訴稱,自己還款京東白條,收到驗證碼的同時,發現此條驗證碼授權內容是:京東肯特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用途:基金。該消費者表示自己對此毫不知情,疑為惡意捆綁,經多方百度,按網上教程依然無法解除困惑、排除對個人財務的擔憂,特此投訴。
類似的“莫名其妙被購買京東基金”的投訴在黑貓投訴評上比比皆是。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