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奔騰:靠小馬,很難“奔騰”快訊
今年來,一汽奔騰一直在刷存在感的車型,就是微型電車——奔騰小馬。
自主品牌這幾年的風雨兼程,算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誕生到成長,一路披荊斬棘,終于將自主品牌市場的影響力,推向了新高度。
但,在這其中,一汽奔騰的存在感并不強。
奔騰,小馬?
今年來,一汽奔騰一直在刷存在感的車型,就是微型電車——奔騰小馬。
但僅靠一款微型電車來拯救一個汽車品牌,是很危險的事情,更何況現如今的微型純電車市場,早就是一片紅海了。據銷量數據顯示,2024年1-5月國內純電微型車市場零售銷量22.3萬輛,同比下跌了9.2%。
其實,A00級汽車市場是當前國內新能源車型尤其是純電動車滲透率最高的市場,但目前這一市場正趨于飽和,且整體銷量自2023年開始呈現出下滑的態勢,以五菱宏光MINI EV為代表來看,其巔峰時期的月銷量超7萬輛,但今年好幾個月的銷量,不過才剛剛過萬。
而在這樣的市場大環境下, 作為后來者的奔騰小馬的到來顯然是生不逢時的。盡管眼下奔騰小馬,還能支撐一汽奔騰的銷量,但是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說過,整個行業密集的價格戰和同質化產品競爭之下,即便是曾經單一品類的王者,不可能長盛不衰。
一汽奔騰,自身核心不足?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一汽解放銷量為24.17萬輛,一汽紅旗終端銷量37萬輛,而一汽奔騰的銷量最低,僅12萬輛。
其實這樣的銷量,讓人挺費解的,畢竟一汽解放作為商用車,按說應該比不過乘用車;而一汽紅旗作為豪華品牌,銷量本也應該低于覆蓋中低端車型的一汽奔騰,可事實就是如此,一汽奔騰在一汽銷量架構中墊底,是不爭的事實。
而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我們壓根沒有看到一汽奔騰的身影。而車企沒有參加大型國際車展,無非兩點,要么已經徹底退出中國市場,要么就是可能精力(資金)有限,也不想在車展上打腫臉充胖子,一汽奔騰,顯然屬于后者。
2008-2015年,是自主品牌的艱難時期,合資品牌有強大的市場統治力,吉利、長安等車企沒有強勢合資品牌加持,只能修煉自身,但一汽奔騰因為有強大的合資伙伴,所以沒有其他自主品牌的危機感,而直接導致其自身核心能力不足。
總之目前來看,奔騰小馬的銷量表現,還算尚可,但是市場空間極其有限,想持續成為爆款,幾無可能,再加上微型車的單車利潤極低,盈利能力不足,奔騰小馬,難擔大任。
結語
其實縱觀一汽奔騰這些年的發展,就不難發現其轉型發展動作極慢,幾乎沒有爆款車型,銷量砥柱奔騰B70,月銷量不過幾千輛。燃油車守不住,新能源攻不進,一汽奔騰,很難奔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