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食品類多次抽檢不合格 三年虧損80億元快訊
日前,北京永輝超市有限公司順義分公司(下稱“順義永輝超市”)因食品的外包裝營養成分表與內包裝營養成分表不一致遭到了北京市順義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
永輝超市常年涉食品安全問題,業務轉型起色速度不及虧損速度
《中國科技投資》張婷 何梓嫣
日前,北京永輝超市有限公司順義分公司(下稱“順義永輝超市”)因食品的外包裝營養成分表與內包裝營養成分表不一致遭到了北京市順義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無獨有偶,近日,有消費者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反映,其在永輝超市購買的生鮮食品亦出現變質問題,但超市負責人并未給出妥善解決方案。
除了食品經常出現問題和屢遭投訴外,永輝超市近年來亦深受零售業之困,業務轉型緩慢,業績持續虧損,負債居高不下,流動性嚴重承壓。此外,永輝超市近來亦靠著變賣資產來維持現金流。截至3月18日,永輝超市收盤價為2.58元/股,較其最高點37.71元/股跌去93.26%,二級市場信心不足。
屢涉食品安全問題
2023年10月11日,北京市順義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順義永輝超市進行檢查,其進貨的“錦江果味甘草杏”“錦江果味甘草杏肉”,分別各158克和228克的四款食品的生產日期顯示為2023年10月15日。順義永輝超市未能提供上述四款食品的檢驗報告。經查,上述四款食品的外包裝營養成分表與內包裝營養成分表不一致。因此,北京市順義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順義永輝超市處罰款5200元并沒收違法所得236.7元。
近日,消費者謝先生向記者反映,其年前在南京市玄武區常發廣場的永輝超市買到了變質腐爛且發臭的羊肉,即使進行維權卻并未得到解決。謝先生稱,因為羊肉是存放在生鮮柜里,羊肉在保鮮膜包裹下看著毫無問題,且當時天氣并不熱,羊肉買回家一打開卻聞到了臭味,翻轉該肉背面可見明顯變質。謝先生當天到超市進行維權,而生鮮負責人堅稱羊肉并無問題。在謝先生報警處理后,警察問詢該超市負責人,針對出售有質量問題的生鮮肉類是否有售后處理辦法,該負責人回復稱沒有,只能退款處理。
謝先生認為,其在社交平臺當中亦看到不少相似的投訴,如果超市只是退款,就無法起到警示作用,以后超市還會出現問題肉現象。因此,謝先生向黑貓投訴平臺、南京12315、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均進行了投訴,但目前永輝超市方無人向其進行聯系、跟進以及處理。在多次投訴無果情況下,謝先生向記者表示,其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該超市按照《食品安全法》第148條規定對其進行賠償,并要求上述超市生鮮負責人就處理其維權時的態度及可能誤食變質食品的風險行為進行道歉。
3月17日,該永輝超市門店被曝出陸續開啟清倉甩賣,3月21日將正式啟動清倉活動,3月27日正式關門閉店。同日,謝先生向記者表示了超市閉店可能將造成維權加難的擔憂。
經記者查看梳理發現,今年以來,重慶永輝超市有限公司、福建永輝超市有限公司、江蘇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均在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被查出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污染物質、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等問題。在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3年消費者投訴舉報熱點當中,食品類投訴高居山西省商品投訴首位,而永輝超市為被投訴前三的食品經營者之一。在黑貓投訴平臺當中,永輝超市亦有不少關于食品過期、變質等問題的投訴。
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亦出現在上證投資者互動交流平臺當中,有投資者表示,永輝超市食品安全問題還需加大力度改善,希望其盡快推出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條例,減少食品安全問題頻率。對此,永輝超市回復稱,公司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已搭建食品安全云網體系進行監控和溯源。
負債率高企 流動性承壓
1月31日,永輝超市發布了2023年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23年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虧14.2億元;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19.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虧6億元。由此看來,永輝超市CEO李松峰在2022年的業績說明會上為公司定下的“力爭扭虧為盈”2023年目標并未實現。
而2020-2022年,永輝超市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94億元、-39.44億元、-27.63億元,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5.8億元、-38.33億元、-25.65億元。2021年至今,永輝超市已連續虧損三年,合計超80億元。
與昔日“生鮮第一股”的風光無限相比,如今的永輝超市面臨著業務轉型緩慢、負債率居高不下、高管頻繁變動、門店減少、股價下行等眾多挑戰。除了永輝超市南京常發廣場店官宣閉業外,今年以來,永輝超市蘇州吳中萬達店、福建長樂吳航店、福建屏西店等多家超市門店亦宣布了閉業。官網顯示,截至3月17日,永輝超市線下門店數量已減至994家。有投資者在上證互動交流平臺表示,傳統商業百貨超市的增長邏輯在于開店,而永輝超市正持續閉店,其對永輝超市未來的增長點感到困惑。
傳統商超閉店潮下,永輝超市亦在探索數字化、倉儲店、折扣區、平價食堂、烘焙加工以及定制旗艦店等業務,除了線上數字化業務外,其他業務目前仍收效甚微。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9月,永輝超市線上業務營收為122.6億元,同比增長5.69%,占比主營收入為19.75%;永輝生活自營到家業務已覆蓋930家門店,實現銷售額63.8億元,日均單量31.1萬單,月平均復購率為49.8%;第三方平臺到家業務已覆蓋908家門店,實現銷售額58.8億元,同比提升10.94%,日均單量20.6萬單。
然而,線上業務的起色或許救不了永輝超市長年虧損與居高不下的負債率。去年年底以來,永輝超市便通過出售持有的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大連萬達商管等資產來回籠超過53億元的資金。3月2日,中百集團(000759.SZ)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出售所持有的湖北永輝中百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輝中百”)45%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中百集團將不再持有永輝中百股權。永輝中百為中百集團與永輝超市合資公司,永輝中百自2019年以來連年虧損,且2021年凈資產已為負值。中百集團稱,此次交易有利于公司優化資產結構,剝離低效資產。
業績報告顯示,2020-2023年三季度,永輝超市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3.69%、84.47%、87.68%、86.54%。而截至2023年9月30日,永輝超市的流動資產為197.7億元,流動負債為252.58億元;總資產545.89億元,總負債472.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6.54%,流動性持續承壓。
此外,2024年以來,永輝超市已有多位高管辭任。今年1月3日,財務總監黃明月辭職,由吳凱之接任財務總監一職;今年2月7日,永輝超市宣布公司董秘吳樂峰辭職,監事、監事會主席熊厚富辭職,黃曉楓被聘任為公司董秘。2月20日,永輝超市又宣布公司副總裁彭華生辭職。彭華生加入永輝超市至今已有13年之久,曾擔任過福建永輝超市門店部門經理、門店店長、區域門店負責人、北京大區總經理、華東大區總經理兼綠標總經理、第二集群總經理永輝云創聯合創始人等職務。
記者就食品安全問題、負債率及業績等問題致函永輝超市,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