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汽車大幅降價引老用戶眾怒,留給毛京波的時間不多了?快訊
在電動化的浪潮中,蓮花汽車這一超豪華品牌也未能幸免于市場變革的沖擊。近日,其新款車型的大幅降價行為,不僅引發了老車主的強烈不滿,更將品牌轉型的陣痛暴露無遺。
在電動化的浪潮中,蓮花汽車這一超豪華品牌也未能幸免于市場變革的沖擊。近日,其新款車型的大幅降價行為,不僅引發了老車主的強烈不滿,更將品牌轉型的陣痛暴露無遺。
2月14日,蓮花汽車宣布新款ELETRE夏花和EMEYA繁花兩款車型的售價大幅降低,這一突如其來的價格調整,讓許多老車主感到被“割韭菜”。他們在社交平臺上紛紛發聲,質疑品牌“背刺用戶”,并擔憂此舉會拉低蓮花汽車的高端定位。盡管蓮花中國總裁毛京波在隨后的致歉信中解釋稱,降價是為了拓寬價格帶、降低消費門檻,讓更多用戶體驗品牌魅力,但老車主們的怒火并未因此平息。
除了價格風波,命名爭議也成為此次事件的導火索。ELETRE車型中文名“夏花”因與“下滑”諧音而遭到消費者詬病。盡管品牌方強調命名初衷是取自“生如夏花之絢爛”的詩意表達,但這一解釋并未能平息消費者的不滿。最終,品牌方不得不宣布停用該名稱。這一命名烏龍不僅暴露出蓮花汽車在本土化運營上的短板,更讓消費者對品牌的審美和決策能力產生質疑。
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蓮花汽車此次價格體系重構背后所迫切面臨的扭虧壓力。公開數據顯示,該品牌近年來累計虧損已超20億美元,盡管2024年前三季度凈虧損較同期收窄38%,但財務困境依然嚴峻。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蓮花汽車采取了“權益解綁”策略,將部分配置改為選裝,以降低基礎版車型的成本。然而,這種“做減法”的產品思路雖然能夠降低售價,切入更細分的市場,但也可能損害消費者對品牌價值的認知。
更為棘手的是,蓮花汽車在品牌重塑之路上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自被吉利收購后,蓮花汽車啟動了全面電動化轉型,并試圖復刻上世紀與法拉利、保時捷齊名的品牌榮光。然而,市場反響并未如預期般熱烈。盡管2024年全球銷量同比增長70%,但距年銷10萬輛的遠期目標仍相距甚遠。在中國高端電動車市場已成紅海的情況下,蓮花汽車既要維持超豪華調性,又需通過走量車型改善財務狀況,這種平衡術無疑面臨著嚴峻考驗。
此次降價風波和命名爭議只是蓮花汽車品牌轉型陣痛的一個縮影。在電動化轉型的大潮中,蓮花汽車不僅要應對來自特斯拉等品牌的價格戰壓力,還要保持自身百年積淀的品牌價值。當“生于賽道”的基因遭遇“生于流量”的消費生態時,蓮花汽車如何在品牌溢價與市場現實間找到支點,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盡管毛京波在致歉信中承諾將建立更暢通的用戶溝通機制,并強調“品牌理念從未改變”,但對于深陷虧損泥潭的蓮花汽車而言,這或許只是治標不治本之舉。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蓮花汽車能否成功走出困境,重拾消費者信心,還有待時間檢驗。
作為蓮花中國區的業務一把手,毛京波此前履歷堪稱光鮮,在業內“享有盛譽”。其曾在奔馳銷售公司擔任過執行副總一職,2018年6月,毛京波出任林肯亞太及中國區總裁,開始推動產品國產化的進程。在其任期的四年中,林肯共推出三款國產車型,品牌年銷量從5萬輛升至9萬多輛,成為增速最快的豪華品牌之一,這也成為毛京波職業生涯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毛京波加盟蓮花時,蓮花集團CEO馮擎峰就曾表示,“毛京波女士是中國汽車界享有聲望的企業家和管理者。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作為實現路特斯VISION 80計劃的重要一步,她的加盟,將進一步加速路特斯的品牌復興與騰飛。”從馮擎峰的言論之中,不難看出馮擎峰對毛京波的看重。
然而,在毛京波的掌舵下,蓮花汽車近兩年無論從品牌知名度上,還是從其銷量上,都未能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這不得不讓外界開始懷疑,曾一向擅長營銷的毛京波在路特斯上“失靈”了。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蓮花”第一次在國內市場引起爭議,還是路特斯時期,其已經“昏招”頻出,如2023年路特斯中心驗資5000萬的相親活動,就被車主及網友以低俗、物化性女性給叫停。同年,路特斯曾先后出現三次減配,最終導致百名車主聯名維權,大大損害了路特斯的品牌形象。
此外,彼時路特斯還隱瞞將已行駛了140公里的試駕車作為新車交付給車主,遭到車主向相關監管部門的投訴,這更進一步降低了路特斯的美譽度。顯然,在毛京波的掌舵下,蓮花在營銷推廣和服務方面存在不小的漏洞。營銷上的頻頻翻車,銷量進度的不及預期,或許留給毛京波“翻盤”的時間不會太多。在毛京波小紅書相關筆記下,已經充斥著車主要求其“下課”的聲音。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