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通信云?中國“云通訊服務”吹響進軍全球新興市場的沖鋒號通信

伴隨著“云服務”的興起,企業通信服務拓展到消息、語音、音視頻、云客服、云呼叫中心等更為豐富的產品形態……
文 | 江湖老劉
“云通訊服務”是以“云計算”為載體的企業級通信服務。在沒有“云”之前,企業通信服務受限于短信、語音和呼叫中心。伴隨著“云服務”的興起,企業通信服務拓展到消息、語音、音視頻、云客服、云呼叫中心等更為豐富的產品形態……
在中國的互聯網圈中,“云通訊服務”是一個相對“低調”但實際卻是欣欣向榮的領域。據Future Market Insights所提供的數據顯示,以中國市場為代表的亞太區“通訊云領域”市場在2017年至2027年十年間將以27.1%的年復合增長率而領先全球。
然而,廣闊的本土市場卻已經不能滿足中國“云通訊服務”服務商們的胃口,他們也開始將目光瞄準了更“蔚藍”的全球新興市場。2018年11月,連續四年占據我國“即時通訊云”市場最大份額的“融云”發布了新的品牌定位——安全、可靠的全球互聯網通信云。
在這則新的品牌定位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以“互聯網通信云”為賽道,以“全球”為觸達邊界的融云,未來在做好“中國企業‘出?!惆檎摺鄙矸莸耐瑫r,在全球新興市場也欲有更大的作為……
“用戶驅動型”的中國“云通訊服務”產品在全球新興市場將更具生命力
從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至今,國內互聯網的競爭格局已經日趨穩固,各領域龍頭企業“出海”亦為大勢所趨。
作為國內“云通訊服務”頭部企業的融云,經過多年的發展,無論是“技術”還是“運營經驗”都已經遙遙領先本土同行業競品。然而,在強手如林的全球“云通訊”市場,融云是否還具備決勝的能力呢?
說到全球“云通訊”市場,就不得不提一家公司——Twilio。這家來自美國的“云通訊”公司,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市值近百億美金的全球級獨角獸。然而,在Twilio的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卻一直未在“復合增長率”最高的中國市場站穩腳跟。這又是為何呢?
筆者認為,“產品理念”的差異是造成美國互聯網企業在中國“水土不服”的重要原因?!肮ば驑藴驶笔敲绹ヂ摼W產品的基本理念,即研發的產品是全球化的標準化產品,不會根據市場環境的差異而進行改變。
從雅虎、eBay、Google、Uber……美國互聯網巨頭們在中國市場幾乎就沒有成功的案例。如果Twilio大舉進攻中國市場,應該也會“敗走麥城”。
因此,與固執的“美國標準化”思維不同,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秉承的是“用戶驅動型”的產品理念。滿足用戶需求,給用戶更愉悅的體驗感受,是中國互聯網公司能夠守住本土市場并在全球新興市場獲得歡迎的關鍵所在。
以融云為例。自上線以來,融云就一直堅持以技術自主研發為主,掌握IM領域的核心技術……而此次所定義的“互聯網通信云”,就是以其多年所積攢的技術實力以及對全球“云通訊服務”發展趨勢而做出的判斷。
未來,這種目前全球最領先的“云通訊服務”模式必將能為包括開發者、互聯網企業及傳統大中型企業的“泛企業客戶”提供更為匹配的差異化解決方案。這一點,比Twilio以整合各類運營商資源的“平臺型”商業模式,更符合中國市場以及全球新興市場的實際需求。
因為,在以南亞、東南亞、拉美、中東、非洲為主體的全球新興市場,許多國家的通信平臺搭建還尚未成熟,Twilio的“平臺型”運營模式很難落地。除此之外,“平臺型”產品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全盤化”運營,這一點對于想有更大發展的新興國家的企業而言,也是無法容忍的。
畢竟誰也不愿意將自己的“生殺大權”交給另外一家“跨國機構”。而融云的“互聯網通信云”模式,則是將自身的通信能力比作CPU,所有新興國家的合作伙伴利用這個CPU根據不同行業的差異化屬性打造適應不同場景需求的“主機”產品或解決方案,最終交付企業客戶滿足其商業需求。
因此,以“用戶驅動型”為產品理念的融云,在全球新興市場國家將更具生命力。
紅利巨大的全球新興市場將加速融云成為“全球級獨角獸”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終端產品。然而,據《2018全球數字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數才突破40億大關,約占全球74億人口比例的55%。這意味著,全球尚有45%的人口未接入移動互聯網。
正是基于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的互聯網企業紛紛“出?!?,意欲博得更大的發展。而在這一過程中,作為“陪伴者”的融云通過服務獵豹移動、昆侖萬維、APUS、百度國際等流量級出海企業,,而獲得了寶貴的海外運營經驗及技術儲備。
此前,融云創始人兼CEO韓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介紹過,從2015年開始,融云便開啟了全球化戰略布局。為實現降低網絡延時,減少網絡丟包,提高連接率等跨地域跨國家高質量通信的需求,融云已經搭建起了一個在全球設立了多數據中心,具備3000多個加速點,通信網絡已經覆蓋全球所有國家及地區的“全球通信加速網絡”。
基于這張“全球大網”,融云未來不僅可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出海”陪伴者,同時還能成為所有“新興國家”企業的“互聯網通信云”服務的運營商。
那么,基于云端的“互聯網通信”究竟能為“全球新興市場”的“泛企業客群”帶來哪些服務呢?
首先,我們先理解一下融云的“互聯網通信云”概念。根據融云此前的相關報道進行總結,“互聯網通信”已經不是狹義上的短信、語音、電話等通訊溝通渠道,而是將信息賦能到企業(機構)交互系統的所有交互節點。
比如,當我們在電商平臺購買了一件商品后,經常會使用手機等“智能終端”來查看商品的物流信息,這就是“互聯網通信云”可賦能的“信息交互”。
這種更為底層化應用的“互聯網通信云”,不僅可為新興國家的互聯網、智能硬件、醫療、教育、物聯網、傳統行業等各領域企業提供場景化應用服務;同時還能為包括交通、水利、氣象、警務等政府部門“信息交互”提供技術支持。
總而言之,以“互聯網通信云”為賽道的融云,未來在“全球新興市場”的各行各業產生巨大的“核裂變”反應。
據悉,融云SDK觸達用戶數突破30億,其中,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產品出海和跨國公司全球化運營需要,融云的C端海外用戶持續增加,目前已有3億的海外觸達用戶數……按此規律驗算,融云未來如能在“全球新興市場”能夠有所作為,必將能成為該領域的“全球級獨角獸”。
以“安全、可靠”為“互聯網通信云”標簽,增強“全球新興市場”的應用愉悅感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技術優勢明顯的“互聯網通信云”必將能受到“全球新興市場”的廣泛關注。不過,要想將“關注率”轉化為“購買率”,則還需要滿足全球泛企業客群對“互聯網通訊云”的應用愉悅感。對此,融云的戰略判斷是“以安全、可靠作為產品的應用根本”。
其實,自上線以來,融云就一直深耕于“為泛企業客戶提供全球最安全及可靠的‘云通訊服務’”。目前,融云在上述兩方面已經擁有了多項全球最領先的技術優勢——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私有通信協議“EverSync”,具有流量小,解析速度快等技術優勢,數據通訊過程不采用明文方式進行傳遞,從而具備了防篡改及防劫包重發等能力;
獨有的“4層5防”安全體系為客戶建立了從客戶端、鏈路、服務器到運維管理全維度安全防控;
融云實現了“全年服務可用性達電信級標準”的全球最高等級;
融合了多項處理機制的整體解決方案,可輕松應對企業客戶每分鐘10億條高并發場景;
融云是行業中唯一一家公開的向客戶承諾消息不丟、不重復、不亂序的企業;
以上種種在“安全性”和“可靠性”兩方面的技術優勢,是融云能夠在中國市場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未來,在“全球新興市場”層面,融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將此前所積攢的技術優勢進行完整化的平移;
與此同時,還要根據各國家不同的網絡應用環境進行差異化的解決方案提供。只有不斷的增強各國泛企業客群的“應用愉悅感”,融云才能獲得更高的購買轉化。
今年5月,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在其所發布的《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中定調——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互聯網的新中心!而作為中國“云通訊服務”的領頭羊,融云已經具備了向“全球新興市場”大舉進軍的所有先決條件。
接下來,在我國“一帶一路”等國際政策的推進下,融云不僅要做好中國泛企業客群“出?!钡摹白顑炁惆檎摺鄙矸荩煌瑫r,還要以“安全、可靠的全球互聯網通信云”為自我定位,大力深挖全球新興國家的市場紅利,將融云打造成為全球“云通訊服務”的標桿品牌。
最后,我們不妨再展望一下“融云”未來的企業價值。Twilio自2016年6月上市以來,市值已經翻了近五倍,達到近百億美元。而作為在產業布局及業務模式等方面更具競爭優勢的融云而言,如果能在全球新興市場有所作為的話,躋身“百億俱樂部”,也絕非南柯一夢。
江湖老劉,TMT行業觀察者,知名IT評論員。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