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共享充電寶宣布停運后,創始人說出了原因:使用頻率低通信
除了信息安全,充電寶還存在爆炸問題,某些充電寶采用劣質電路板、鋰電子電芯、不阻燃的外殼等材料,生產劣質產品,也制造了安全隱患。
10月18日,共享充電寶“樂電LeDian”再度通過其公眾號發布聲明,提醒用戶盡快將押金提現:“屆時將只能通過微信訂單來本公司退還押金,如提現過程中遇到問題,請通過公眾號或客服電話聯系! 還未提現的用戶請在10月31號前抓緊提現,微信公眾號提現功能將在10月31號之后關閉。”
樂電創始人回應停運原因
10月11日,共享充電寶企業樂電LeDian正式宣布停止運營共享充電寶業務,并已收回所有充電寶設備。這也是共享充電寶首家宣布停運的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樂電的運營方為杭州兔兔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冊資本為20萬元人民幣,胡仁友為法定代表人,并100%持股。
樂電于今年3月份上線,是一種自助式的租借終端,投放于杭州各大商場、火車站、電影院、旅游景點等場所,鋪設設備超過300臺。
每臺設備設置了9個倉門,倉門內放置的充電寶自帶適用于蘋果和安卓手機的數據線,24小時內可免費使用,逾期2元/天,50元封頂。押金為50元,并在歸還充電寶后自動退回。
至于停運原因,樂電創始人樓瑩瑩在接受界面采訪時給出了一份聲明。
樓瑩瑩在聲明中表示,認為樂電的退出不代表其余幾家共享充電寶的失敗,相反,他認為共享充電寶的存在是有極大意義的。樂電黯然退出市場,他歸結為或許是使用頻率、投放場景、產品安全等幾個方面的因素,樓瑩瑩表示“就目前來看使用頻率還是不達標的”。目前他已經從共享充電寶行業轉戰新零售。
同行表示不足為慮
Bianews也采訪了三家共享充電企業。某共享充電寶企業人士表示,樂電在共享充電行業內并不知名,直到其宣布停運,才知業內有這樣一位玩家。這樣名不見經傳的玩家停運,對于整個行業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而其余兩家,則未對樂電停運一事作出回應。
隨著共享經濟的火爆,各類共享項目紛紛涌現,共享充電也應運而生,并很快迎來風口。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3月以來,共享充電寶行業宣布獲得融資的企業已有Hi電、來電、街電、小電等,甚至出現了40天融資超過12億元的盛況。
但也有人不看好這門生意,王思聰就曾公開唱衰:“共享充電寶行業要是能成,我就去吃翔,立貼為證。”
如今樂電上線短短數月,就宣布停運。此前,共享充電寶企業Hi電被曝變相裁員,將員工從原工作城市調至邊疆省份的邊疆城市,并規定24小時內自費至新崗位報道,三日之內若無法到崗工作則被視為“自動離職”,都為這一行業籠上一層陰影。
共享充電面臨多個難題
其實,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共享充電行業就逐漸遇冷,資本回歸理性,共享充電融資進入冷靜期。盡管出現了充充、怪獸充電這樣獲得了億元融資的企業,但大多數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
首先,共享充電使用頻率低就是其面臨的最大問題。共享充電寶完全不如共享單車高頻,僅僅是作為一個在應急場景下才需使用的產品,共享充電寶出現的商場、餐廳等場景,很多商家為吸引消費者往會提供免費充電的服務,共享充電的用武之地不多。而且對于需要保持手往機電量的人來說,自己攜帶充電設備才是更便捷的做法。
其次,共享充電的流動性較弱。不同于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必須要在指定的地點取拿或者歸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給用戶帶來了使用上的不便。
此外,共享充電寶還存在信息安全這一隱患。央視 3?15 晚會曾經曝光過在公共充電設備上充電的手機易被黑客攻擊盜取信息,對于這一情況,各共享充電企業也很難嚴防杜絕。除了信息安全,充電寶還存在爆炸問題,某些充電寶采用劣質電路板、鋰電子電芯、不阻燃的外殼等材料,生產劣質產品,也制造了安全隱患。
在共享經濟這條賽道上,一旦行業進入成熟期,難免會出現兩極分化現象。樂電的停運目前來看只是行業個例,但也需要其他共享充電企業引以為鑒,提高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整個共享充電行業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