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能交通創新發展成果亮相進博會,友道智途助力智慧交通新基建快訊
真實場景累計自動駕駛運營測試里程近700萬,聚焦上海及全國智能交通發展政策和建設成果的第三屆智能交通上海論壇于11月7日在國際會展中心平行會場4.2H C1場館舉行,發布了上海市智能交通創新發展系列成果。
【TechWeb】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本次博覽會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集中展現了國內外智慧交通、智能科技等領域的先進技術與應用。期間,聚焦上海及全國智能交通發展政策和建設成果的第三屆智能交通上海論壇于11月7日在國際會展中心平行會場4.2H C1場館舉行。
該論壇以“數智?低碳”為主題,圍繞上海交通領域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等方面,發布了上海市智能交通創新發展系列成果。友道智途作為智能載運裝備唯一代表企業,集中展示了其在自動駕駛技術準商業化運營的創新成果和落地成效,再次彰顯其在該領域的示范引領作用,也為推動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運營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助力交通行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城市發展的重點戰略之一。2021年,上海市交通委制定頒發的《上海市交通行業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指出,要打造智慧港口系統,優化洋山港集疏運體系,重點開展洋山港水公鐵集疏運+自動駕駛集卡物流體系建設。作為上港集團國研發重點項目的深度參與者,友道智途智能重卡始終堅持以先進技術和實踐經驗賦能洋山世界級樞紐建設,通過創新驅動發展以突破港口集疏運瓶頸。
得益于政府支持和政策指引,友道智途在2022年7月率先啟動全國首個社會道路“減員化”測試,智能重卡在東海大橋列隊跟馳的場景成為了上海市一道靚麗風景。同年11月,友道智途在第五屆進博會上正式發布上海洋山港智能重卡三年示范運營發展成果,并獲頒全球首張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牌照,標志著自動駕駛行業正式進入探索商業路徑的關鍵時期。今年6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向友道智途頒發全國首批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再次搶占自動駕駛商業化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在近四年的蓬勃發展和長足積累中,友道智途智能重卡獲得了數個“全球首次”、“全國首個”稱號,榮耀背后是大量技術研發和運營實踐的長期投入。目前,友道智途智能重卡已能夠開展全天候、自動化轉運任務,實現5車編隊1秒時距的隊列自動行駛,完成了從“道路測試”到“示范運營”、從“獨立平臺”到“系統融合”、從“單車智能”到“車路協同”、從“技術研發”到“商業探索”四個突破,并打通了從智能汽車、車隊管理、物流調度到港口作業的全業務鏈流程。

除此之外,在持續賦能港區場景自動駕駛過程中,友道智途針對港區傳統碼頭人工操作低效、運輸環境復雜等難題,還推出了AIV無人純電智能平板轉運車。面對諸多港口混行場景,友道智途AIV可通過云端或車端自動處理應對,以自動駕駛技術為依托,結合5G、AI、高精地圖、高精度定位等最新技術,實現作業鏈條上各生產要素互聯互通和高效協同,進而實現港區內水平運輸的智能化、自動化。
自2021年在上海港外四碼頭啟動測試運營,目前已實現了全場景、全工藝、全域以及混行、混用、混調度的“三全、三混”常態化作業,為上海港水公鐵集疏運中心建成提供了有力支撐,有效助力提升港區整體服務能力和作業效率。

而憑借在上海港豐富的實船實箱運營測試經驗,友道智途AIV陸續進入寧波大榭碼頭、泉州太平洋碼頭等多個應用場景開展商業化運營測試。結合不同業務模式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云端系統整體解決方案,與港區調度系統、智能化輪胎吊、岸橋吊等港機設備實現無縫對接,并針對港口場景沉淀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車-路-港-云”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助力港口智慧化建設智能轉型升級。
除了智能重卡和AIV產品運營測試經驗的快速復制,友道智途堅持以前沿自動駕駛技術為基石,持續突破創新。友道智途自主研發的鴻鵠智駕系統,憑借其平臺化、通用化特點,已實現不同產品線不同場景下的自由適配。通過多技術路線交互博弈的智能規劃算法、全場景重構的自研仿真引擎和動力學模型以及全鏈路數據驅動平臺的多方加持,可根據場景需求,提供差異化的自動駕駛整體解決方案。這也為友道智途布局全場景、全領域、全業務鏈自動駕駛商業化生態建立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從港口自動駕駛出發,友道智途持續開拓有明確商業化價值的特定場景。經過兩年的發展,目前已在港口、礦區、鋼廠、物流園區等近20個商業場景落地,真實場景累計自動駕駛運營測試里程近700萬,完成超過35萬TEU真實轉運任務。
未來,友道智途將在交通強國、數字中國等戰略指導和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工作要求下,持續探索自動駕駛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商業化路徑,助推智慧港口、智慧樞紐等新興交通基礎設施加速發展,為上海市乃至全國智能交通創新、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