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作者聯合抵制番茄小說AI協議 AIGC內容爭議不斷快訊
AI聲音侵權案,那么這些 AI創作的作品或者AI輔助人創作的作品是否應該具有著作權,作者聯合抵制番茄小說AI協議。
【TechWeb】7月23日消息,關于AI在網文圈的爭議仍在持續。
此前,字節跳動和WPS已經雙雙發布聲明,稱“豆包與WPS 在AI訓練層面并未開展任何形式的合作,也沒有使用任何用戶未公開的私人數據進行訓練。”
今日,“作者聯合抵制番茄小說AI協議”又成為社交媒體熱門話題。
有在番茄小說平臺簽約的著作者在社交平臺披露,他們收到了一份番茄小說關于AI的補充協議。
該協議中寫道:“甲方可將簽約作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內容及相關信息,如作品名稱、簡介、大綱、章節、人物、作者個人信息、封面圖等作為數據語料、文本素材等,用于標注、合成數據、數據庫建設、AI人工智能研發等領域。”
因為擔心自己的原創作品被“喂”給AI做訓練,一時之間,引發廣大網文作者聯合抵制番茄小說的這項“AI協議”。
從網友披露的信息來看,目前,番茄小說已經在作家助手合同上了一份補充協議,刪除原合同關于AI部分條款的。
事實上,隨著生成式AI的迅速興起和普及,關于AIGC內容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各行各業也都在擔心這項新興技術危及自己的生計。
早在2022年,文生圖工具Stability AI旗下Stable Diffusion火爆時,對于其生成的圖片是否侵權人類畫師的爭議就有了。
全球知名的圖片提供商Getty Images曾指控Stability AI未經許可,非法使用其網站上的數百萬張圖片作為訓練數據,這些圖片包括了Getty Images擁有或代表的版權作品,因此原告認為被告構成侵權。
2022年末,OpenAI的ChatGPT橫空出世,帶來文字生產新范式,AI可一鍵生成數萬字內容。
與此同時,很多專業人士認為,OpenAI的巨大成功也要歸功于其他人的工作,它在未經許可或付款的情況下獲取了大量優質內容來訓練AI。
于是,僅在美國,就有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報、丹佛郵報,還有數字新聞媒體The Intercept、Raw Story等多家新聞媒體機構對OpenAI和微軟提起侵權訴訟。
不限于上述圖片、文字領域,在音樂、音頻領域,同樣有質疑AIGC侵權的聲音和官司。
今年4月2日,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妮琪·米娜(Nicki Minaj)等超過200位國際知名音樂人聯合發布的一封反抗AI的公開信,他們呼吁“AI開發者、科技公司、平臺和數字音樂服務商停止使人工智能(AI)侵犯及貶低人類藝術家的權利。”
這一呼吁背后,是音樂人面對海外AI音樂生成軟件Suno的付費會員一個月可生成2000首歌曲的現實。
在國內,配音師殷某發現,自己的聲音被AI化后,在一款名為“魔音工坊”的APP上以“魔小璇”的名義對外出售。殷某以被告行為侵害其聲音權為由,將“魔音工坊”的運營主體北京某智能公司等五被告起訴到北京互聯網法院。
今年4月2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對這一起全國首例“AI聲音侵權案”進行一審宣判,認定作為配音師的原告,其聲音權益及于案涉AI聲音,被告方使用原告聲音、開發案涉AI文本轉語音產品未獲得合法授權,構成侵權,書面賠禮道歉,并賠償原告各項損失25萬元。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從數據分析到藝術創作,AIGC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AI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法律挑戰,尤其是在知識產權領域。
一方面,原創作者的“作品”和“創作”如果被用來訓練AIGC工具,那么他們該如何申索自己的權益呢?這是“作者聯合抵制番茄小說AI協議”這一現象背后亟待界定和解決的問題。
另一方面的現實是,AIGC工具作為輔助創作的工具,已經大量應用于各類內容創作中,那么這些 AI創作的作品或者AI輔助人創作的作品是否應該具有著作權,著作權又該屬于誰?這些也是亟需研究的時代新課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