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發布安全大模型3.0 安全領域效果超越GPT4快訊
基于類腦分區協同設計的安全大模型框架,深度優化安全大腦+安全大模型+探針的能力落地,持續增強大模型安全能力。
【TechWeb】3月20日消息,360基于近二十年在安全和AI領域的技術積累,總結出新一代安全大模型核心戰法,正式推出360安全大模型3.0。
360集團首席科學家兼360數字安全集團CTO潘劍鋒表示:“我們參考了人類大腦的運行邏輯,構建360安全大模型3.0框架。實際應用中,在多個專業任務效果上超過GPT4。”
潘劍鋒表示,當前安全行業主要存在產品協同困難、安全能力不足、運營效率低下、安全專家缺乏等問題。傳統安全和現有安全大模型都存在短板,無法很好地解決這些痛點。安全大模型需要走一條新的道路,也就是需要一套全新的作戰方法。
為此,360從數據、場景、大模型和智能體四個方面研究方法論,總結了新一代安全大模型的核心戰法:數據制勝、小切口大縱深、類腦分區協同(CoE)和工具增強(TAG)。
展開來說,其一數據制勝,為訓練出高水平的安全大模型,需要有高質量的安全專業數據和事件數據作為語料,并配合專業的技術手段進行訓練;其二小切口大縱深,是指在場景上,立足小切口、大縱深方法論,以安全難點小場景做切入,做深做透,進而深度融合大模型與安全的能力;其三類腦協同分區,即在大模型設計上,采用類腦分區協同(CoE)設計,以多個類腦分區協同工作,解決高難度安全問題;其四工具增強(TAG),是指以安全智能體為基礎,通過調度各種安全產品與工具,為大模型提供糾錯反饋機制,持續增強大模型安全能力。
潘劍鋒指出,基于新戰法打造的360安全大模型3.0,不僅僅實現安全基礎知識問答、初級腳本分析等基礎能力,而是真正錨定安全行業痛點、革新安全能力體系、引領未來安全實戰。
據介紹,本次發布的360安全大模型3.0框架,在構建時充分參考人類大腦的運行邏輯,基于數據、知識、算力優勢,訓練語言、規劃、判別、道德、記憶五大功能中樞。其中,語言中樞實現語言翻譯、文本摘要、意圖識別能力;規劃中樞實現程序生成、方案規劃、目標拆解能力;判別中樞實現信息抽取、邏輯推理、是非判斷、研判檢測能力;道德中樞實現情感分析、道德法律能力;記憶中樞實現信息記憶能力。
基于類腦分區協同設計的安全大模型框架,不僅可以解決任務沖突問題,達到多任務最優性能,而且實現了能力突破,在多個專業任務效果上超過了GPT4。此外,360以安全大模型為“大腦”,構建智能體框架,通過任務編排、指令調度、記憶存儲等能力,調用安全知識、工具,模仿人類“慢思考”的過程,對安全大模型的結果進行糾錯和能力增強,實現更強大的安全專家能力。
360數字安全集團副總裁張錦章介紹,360安全大模型已賦能360全線產品矩陣。而360安全云在安全大模型加持下,形成公有云和私有化兩大場景。在公有云場景下,打造安全云服務,充分利用AI提升運營效率;在私有化場景下,深度優化安全大腦+安全大模型+探針的能力落地。(果青)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