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友支付“四戰”IPO底氣何在?快訊
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三,三而竭”,指的是做事要一氣呵成,如果接二連三的斷斷續續,成功的幾率變不高了。
出品|華博經緯
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三,三而竭”,指的是做事要一氣呵成,如果接二連三的斷斷續續,成功的幾率變不高了。但這個警示名言放到如今的資本市場上卻有點不受用,在A股IPO寒冬下,企業想要沖擊上市可謂困難重重,“三戰”“四戰”已是尋常操作,也有企業等不了A股漫長的排隊時間,轉身投向了港股,體量不到支付寶百分之一的富友支付就是其中一員。4月30日,富友支付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而在向港交所遞表前,富友支付曾于2015年、2018年、以及2021年三次謀求在A股上市,卻未能成功“上岸”。
從業績來看,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富友支付收入分別為11.02億元、11.42億元、15.06億元;經調整利潤分別為1.49億元、8135萬元、1.08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0.5%、28.4%、25.2%。可以看出,富友支付近三年營收緩慢上行,經調整凈利潤先降后升,毛利率逐年下滑。
對于毛利率逐年下降的原因,富友支付在招股書中解釋道,由于中國境內的支付服務競爭加劇,境內支付服務的毛利率已經由2022年的23.1%下降至21.1%,隨著交易量增加,收單服務的傭金增加,作為加強渠道合作伙伴的定價策略的一部分,公司提高了若干渠道伙伴2023年傭金率。此外,在跨境數字支付服務方面,該業務毛利率也由48.9%下降至2023年的36.3%,主要是由于市場競爭導致服務費減少、傭金增加。
據悉,富友支付業務主要分為綜合數字支付服務以及數字化商業解決方案,主要客戶為商戶及金融機構,其中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及其他持牌金融機構。企查查信息顯示,富友支付目前累計中標21個項目,招采方主要為華夏銀行、廣發銀行、交通銀行、恒豐銀行等商業銀行。
市占率方面,按2022年的TPV計,富友支付在中國綜合數字支付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十,市場份額約為0.8%。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已經有186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富友支付也在招股書中坦誠,公司面臨激烈競爭,若未能有效競爭可能對其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除了業績方面憂慮未消,富友支付在合規方面也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今年2月,因違反規定辦理經常項目資金收付,富友支付被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處以沒收違法所得17539.13元、罰款65萬元的行政處罰。去年11月,富友支付也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者為客戶開立匿名賬戶、假名賬戶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罰了455萬。
那么“四戰”資本市場的富友支付這次能如愿以償嗎?有分析師認為,富友支付前三次失利與支付行業彼時的發展狀況相關,如互聯網金融和P2P等行業震蕩、螞蟻上市未成功等等。而今年,與富友支付相似體量的連連數字在港股順利上市,有很好的正向激勵作用。業內人士預測成熟的支付機構將逐漸重啟上市。因此這時候轉戰港股不失為一個好的時間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富友支付的經營主體上海富友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在提交招股書的前五日,即4月25日,突擊更換了法定代表人,由張軼群變更為付小兵。工商信息顯示,張軼群從2017年年中開始擔任富友支付法定代表人,至今已有7年。彼時付小兵則在富友支付擔任監事,直到2021年退出。到了2023年7月,付小兵先是出任富友支付的董事,再后來的變動便是本次擔任富友支付的法定代表人。除富友支付外,付小兵還在近30家富友集團的關聯企業中擔任法定代表人、高級管理等。盡管不再擔任法人代表,但招股書顯示,張軼群仍擔任富友支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