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一倉管猝死遭遇索賠難,勞務外包成“攔路虎”快訊
據媒體報道,近一個月前,叮咚買菜一門店倉管員蔡永被發現在其租住的房內去世。
據媒體報道,近一個月前,叮咚買菜一門店倉管員蔡永被發現在其租住的房內去世。家屬收集材料進行工亡認定,卻在確認勞動關系時遇到了難題——蔡永沒有與叮咚買菜簽訂勞動合同,而是與第三方公司杭州云千斗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云千斗”)簽了用工協議。
倉管猝死遭遇索賠難
蔡永是9月23日上午被發現死在出租屋內。蔡永的妹夫張偉回憶,“根據當時狀態推斷,人已經去世幾天時間了。”
9月27日,警方向蔡永家屬告知了調查結論:符合猝死,不屬刑事案件。一天后,家人猜出了蔡永的手機密碼,在警方陪同下打開了手機,聊天框里排在最上面的是蔡永與店長羅吉的對話。
通過對話細節,家屬得知蔡永在中秋節期間多日通宵工作12小時,后來身體出現嚴重不適。9月18日,蔡永向羅吉請假,說自己眼里全是血,看不見東西。羅吉回復,“晚上你看能不能去,你不去就得我去?!辈逃勒f,“你發語音,我看不清你寫的什么了……”羅吉最終批假。
家屬認為,蔡永的死是“多因一果”:持續通宵、每日超過12小時的工作時間是導致蔡永猝死的重要原因。蔡永家屬認為蔡永是叮咚買菜的員工,平臺應承擔相應責任,但在與他們談判賠償時卻遇到了難題。
2024年9月30日,蔡永的妻子等親友第一次與叮咚買菜談判時,對方表示:蔡永并非平臺員工,而是與第三方勞務公司——云千斗簽訂的合同。
云千斗相關負責人證實,蔡永確實是與他們簽訂的合同。該負責人解釋了云千斗、叮咚買菜和蔡永三方之間的關系:云千斗和叮咚買菜簽訂了承包經營合同,云千斗承包了叮咚買菜一線站點的經營業務,雙方是合作關系。站點里的員工與云千斗簽訂合同,包括配送員、倉管員、分揀員甚至站長。
云千斗相關負責人強調,云千斗與蔡永等站點工作人員也是合作關系,而非勞動關系?!耙驗槲覀兣c站點工作人員之間簽的是《自由職業者服務協議》,不是《勞動合同》?!?/p>
《自由職業者服務協議》中寫道:雙方按協議建立合作關系,適用于《民法典》不適用《勞動法》;由第三方勞務公司云千斗代合作公司向勞動者支付扣除個人所得稅稅后服務費用;甲方及平臺公司沒有為乙方繳納社會保險和購買任何保險的法律義務,也不承擔乙方任何社保福利待遇;乙方自行購買商業保險的,其投保、出險及理賠事宜均由乙方自行處理,與甲方及平臺公司無關。
在和蔡永家屬協商時,云千斗最初的方案便是“走保險”。云千斗相關負責人表示,“最終保險沒有走下來,因為蔡永并非死在工作崗位上,也非工作時間內死亡。警察出具了‘符合猝死’的具體結論,所以我們只能提供少量的人道主義賠償了?!?/p>
天眼查顯示,叮咚買菜涉及司法案件630件。從案由統計來看,勞動爭議81件;勞動合同糾紛43件;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24件;健康權糾紛12件,上述四種案由案件共160件,占比25.4%。
相關律師表示,這種《服務協議》如今隨著新業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普遍。原本旨在增加勞動者和用人企業靈活用工的《服務協議》,正被許多企業用來“鉆空子”,逃避勞動關系當中應該予以勞動者的保障。目前各類平臺的眾包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職業都是勞動關系外包的重災區。
單季度凈利潤飆升超12倍
資料顯示,叮咚買菜創立于2017年5月,2021年6月29日登陸美股,發行價23.5美元,發行規模為370.2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較最初公布的1400萬股ADS縮減逾七成。上市次日,叮咚買菜攀上46美元的股價最高點。
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出身軍營,退役后梁昌霖開始創業,由于在軍校學習的是電子對抗專業,梁昌霖第一個項目鎖定在計算機軟件EasyVideoJoiner&Splitter。這款軟件讓梁昌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3年梁昌霖創辦創立母嬰社區丫丫網,產品是媽媽幫APP,服務于年輕寶媽。2016年,丫丫網被好未來集團收購。
丫丫網之后,梁昌霖創立了叮咚小區。叮咚小區成立后的四年里,梁昌霖嘗試了七八種到家服務,但都以失敗而告終。2014年叮咚小區推出送早餐服務,需求量大但客單價低、毛利過低;2015年推出干洗服務,客單價雖然上來了,但耐不住規模小、需求頻次低;2016年開始推出代跑腿服務,商業化又成為難題。
家政清潔、鄰里團、送鮮花、小區興趣班……在嘗試了各種家庭生活服務方向之后,梁昌霖發現超過50%的跑腿業務都是代買果蔬,于是在2017年,他選定了家庭買菜,并將“叮咚小區”改名為“叮咚買菜”。
改名后的叮咚買菜同樣面臨盈利難題。2019-2022年間,叮咚買菜凈虧損分別為18.7億元、31.8億元、64.3億元和8.07億元,持續處于虧損狀態。
轉機出現在2022年第四季度。彼時開始,在Non-GAAP的標準下,叮咚買菜實現了正向盈利,并持續至今。而2023年,也是叮咚買菜首次實現年度盈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叮咚買菜為了實現盈利,卻付出了犧牲營收規模的代價。
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公司GMV同2022年減少16.3%至219.69億元,甚至比2021年同期的規模還少7.35億元。
究其原因,是叮咚買菜在長期虧損后,開始了策略調整。從過去的運營城市“遍地撒網”,到如今的運營城市“重點培養”。也就是說,叮咚買菜保留了一些有消費力,能讓公司實現正向盈利的城市站點,而不斷削減一些入不敷出的城市站點,用規模來換取利潤。
事實證明,叮咚買菜的這種策略調整,立竿見影。在撤出廈門、天津、成都和重慶等市場,優化廣深等地站點布局后,叮咚買菜決定繼續加碼江浙滬大本營。
2024年二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叮咚買菜實現了2021年來最高單季凈利潤,達到6712.6萬元,環比增長約4.5倍;Non-GAAP準則下凈利潤為1.03億元,同比飆升約12.7倍。
2024年第二季度,叮咚買菜GMV同比增長16.8%,達到人民幣62.187億元?!敖銣钡貐^延續了增長態勢,揚州等城市達到了50%以上的年同比增長。得益于江浙滬區域覆蓋率和滲透率的提升,其中,上海、江蘇、浙江同比分別實現了16.5%、28.5%、30.4%的增長。
二級市場上,截止23日凌晨美股收盤,叮咚買菜收于3.3美元/股,較發行價下跌85.96%,總市值約7.80億美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