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5億人堅持用QQ,有多少“僵尸粉”?用戶稱保留但很少點開快訊
2024年了,還有5億多用戶使用QQ,但是其中有多少是“僵尸粉”呢?
2024年了,還有5億多用戶使用QQ,但是其中有多少是“僵尸粉”呢?
近日,一則#仍有5億人堅持用QQ#這一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名。根據月狐數據2023年12月的統計,QQ月活躍賬戶數比微博和知乎加在一起還要多,達到5.9億。
圖源:DT財經
雖然根據Questmobile數據,2023年3月,00后月活數TOP5的APP中,00后用戶最偏好的APP仍是QQ,然而,這很難掩飾QQ近年來在用戶時長和商業化的尷尬。
作為一款超25年的產品,QQ是一款“年老”的社交軟件,近年來受到微信、小紅書等社交軟件的沖擊,QQ的存在感愈發變弱,剛畢業的一位用戶對奇偶派坦言,自己已經很少使用QQ了,只是因為大學各種群聊幾乎都是QQ群,才會保留QQ軟件,平常也不會點開,更有甚者直言,“QQ可以隨便發瘋”,這也暴露出在許多人眼中,QQ已經成“無人區”了。
事實上,QQ本身沒有微信支付、公眾號這些能滿足用戶其它痛點需求的功能模塊,和微信做同質化競爭毫無優勢,而和視頻號類似的QQ頻道體驗感則遠不如前者。
“誰會看那個QQ頻道啊”,用戶張澳對奇偶派表示,“復雜,花里胡哨的,微信簡潔的多,我根本不愿意多留在里面”。俞依則表示,“QQ沒有微信方便支付收款發紅包,設計也比較幼稚,沒有微信看起來成熟。”
不僅是用戶時長出現問題,QQ的商業化也是一個大問題。
事實上,QQ催生出了許多附屬產品。QQ郵箱、QQ音樂、QQ空間等眾多產品,從辦公、娛樂、休閑等眾多維度,幾乎囊括了互聯網生態里大部分用戶需求,然而,QQ的商業化太過注重“年輕化”導致其缺乏可持續能力。
早前,QQ曾經嘗試過在娛樂中進行商業化,例如推出黃鉆會員、個性裝扮、表情包、個性簽名、送禮物、來電鈴聲等,這種方式抓住了年輕群體容易沖動消費的特點,先使用免費娛樂功能如美顏變聲、部分免費個性裝扮、表情包等,讓用戶嘗到好玩的愉悅,用戶成習慣、上癮了就很容易買收費的項目。“小時候可能看到黃鉆真的會去買,有時候甚至會為了和同學比QQ等級去充值,但現在早就不玩這些了”。作為剛入職的小學老師的黃遠東也表示,“小學時候QQ玩的很多,但是現在都用微信,QQ太花哨了”。
除此之外,還有用戶表示,QQ存在的例如有些彈窗廣告沒有關閉選項、沒有提示就自動為包月用戶續費的情況使得用戶體驗感明顯下降。
此外,QQ還在電商賽道努力過,2018年5月28日,騰訊通過QQ推出自有電商平臺“鵝漫U品”,一度擁有獨立的App和小程序。但最終于2019年9月25日草草下線;之后又推出官方帶貨小程序“QQ小店”,號稱“零成本開店、享百萬優質貨源、輕松帶貨賺取傭金福利”,甚至在2022年8月份注冊了多個“QQ小店”的商標,然而在這些商標還未獲批之時,在2023年7月份,QQ小店便宣布停運。
對于QQ來說,即使月活數據顯示再多,但如果這些用戶仍然被APP體驗感勸退,主要是“被學習所迫”留在軟件內,那么即使是仍然擁有5億用戶,商業化的進程仍然會進退維谷、舉步維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