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數字化,扶不起用友網絡快訊
作為一家科技企業,伴隨風口的逐漸回歸,企業經營正常化,產品矩陣逐漸完善勢必需要更多的市場銷售人員來滿足企業正常增長。
作為一家科技企業,伴隨風口的逐漸回歸,企業經營正常化,產品矩陣逐漸完善勢必需要更多的市場銷售人員來滿足企業正常增長。所以,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的增長是一家科技公司永遠繞不過去的坎。當下虧損的用友網絡,跨過這個坎也挺難的。
文|韓 湘
最近爆火的“財稅數字化”概念,330億元的用友網絡也是概念股之一。
不過,和稅友股份6天5板,旋極信息、數字認證、科創信息、匯金科技、久其軟件近期的大漲不同,用友網絡在資本市場上卻越來越不被看好。2024年7月3日盤中,用友網絡股價觸及52周新低的9.65元/股,總市值僅剩下330億元。
「數智研究社」發現,2024年至今過半,用友網絡的股價跌幅也超過45%,市值蒸發超過300億元。以不復權看,用友網絡的股價已經跌回到10年前。
資本市場的表現短期與資金的博弈有關,長期來看則與經營狀況息息相關。2023年全年,用友網絡實現由盈轉虧的“跨越”,首次實現歸母9.67億元的虧損,而這個虧損額幾乎相當于2021年和2022年的凈利潤總和。
到2024年第一季度,用友網絡繼續虧損約4.53億元,已經是2023年全年虧損的一半了。如果不想辦法,用友網絡2024年的虧損將進一步擴大。
用友網絡挺著急,但辦法似乎并不多。從目前看,用友網絡抓住的是BIP的數智化。這塊業務十分消耗資金,但當前的用友網絡,卻很缺錢。
用友網絡很缺錢
2024年以來,用友網絡有多次質押股份的情況。最近,用友網絡再次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北京用友科技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持股的5.97%合計5500萬股質押給云南信托,資金用途是償還債務。
截至目前,用友網絡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質押3.98億股,占持股數量的28.01%,也占到公司總股本的11.6%左右。
那么問題來了,一家上市公司竟然缺錢缺到了需要上市公司股權質押來償還債務的地步。
從2024年一季度用友網絡的經營數據看,其賬面還有52.68億元的貨幣資金、11.85億元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和27.9億元的應收賬款,乍看之下似乎還不少。
但看看包括35.58億元的短期借款、26.25億元的合同負債、6.41億元的應付薪酬和9.75億元的應付票據及賬款,以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7.33億元。這么看,用友網絡手頭的經營資金著實不太寬裕。
更讓人捉急的是,此前一直不錯的業績也來了一個大變臉。2023年的年度虧損幾乎比肩2021年和2022年的凈利潤總和。
那用友網絡為什么突然之間就開始虧損了呢?「數智研究社」發現,整個2023年用友網絡的營業收入還是處于增長狀態,5.77%的同比增幅也是近幾年來最好的。
不過,業務營收在增長的同時,企業的成本也在大幅增長。2023年用友網絡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19.45%達到48.26億元。很明顯,營業成本的增幅顯著高于營業收入的增幅。
對于這一變化,用友網絡在財報里是這么說的,“2023年的虧損是因為公司營業成本和費用增加較多,2021年和2022年公司加大戰略投入導致員工薪酬開支增加所致。”2023年,用友網絡員工相較2022年增加了1896人。
員工數量增加了,但產出下滑了。用現在市場流行的話術“降本增效”來看,用友網絡的策略是反其道而行的。
遙想2021年,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是風口上的大趨勢,各個行業都希望能夠通過數字化的賦能找到第二曲線。所以不管是SaaS還是ERP,用友網絡身處大趨勢中,只能順應招聘研發和銷售,借此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只是市場變化瞬息萬變,2022年和2023年間,企業雖然仍在喊數字化、數智化轉型,但因為大環境變化,企業的付費能力、賬期等不如以往,真實的付費需求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強烈。
當然,用友網絡也在不斷調整策略,但在「數智研究社」看來,調整還是有些晚。因為直到2023年上半年,用友網絡才開始組織架構的調整和人員的優化配置。在調整變化中,用友網絡交出了一份大變臉的成績單。
作為一家科技企業,伴隨著風口的逐漸回歸,企業的經營進入正常化,產品矩陣的逐漸完善勢必需要更多的市場銷售人員來滿足正常的增長。所以,研發的投入和銷售費用的增長,是一家科技公司永遠繞不過去的坎。這個坎,用友網絡也過得很難。
從經營情況看,用友網絡從2021年至2023年分別投入研發費用15.09億元、15.26億元和16.04億元。研發投入不斷增長,是一家科技公司看起來“長勢良好”的一個側面。
另外,從2021年到2023年,用友網絡分別投入銷售費用20.27億元、22.35億元和27.43億元。近幾年來,銷售費用的增速遠高于研發投入和營業收入的增速。
所以,短期缺錢的用友網絡肯定需要更多資金來保障正常運營。只是,控股股東質押股權能解燃眉之急,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權宜之下,用友網絡需要盡快找到能夠賺錢的方法。
財稅數智化背后的機會
作為老牌ERP巨頭公司,用友網絡和包括金蝶國際在內的玩家,似乎都處站在一個轉型的路口。而這個轉型背后的底層邏輯正是大模型給企業服務行業帶來的新機會。
時代在進步,如果說ERP軟件的上半場是數字化改造,那么下半場毫無疑問就是AI化。OpenAI推出的ChatGPT必將賦能千行百業,生成式AI賦能ERP軟件也是必由之路。
在ChatGPT席卷全球之際,用友網絡也在2023年7月發布了企業服務大模型YonGPT,隨后的8月,金蝶國際也發布了金蝶云·蒼穹GPT大模型。據用友網絡YonGPT介紹說,其能夠結合財稅、人力、供應鏈、研發等領域的知識和最佳實踐擴充大模型專業能力,從而形成體系化的企業服務大模型。
初心是好的,但實踐起來似乎問題不少。畢竟財稅數字化經歷了很多年也才走到今天,再進一步到GPT來形成體系化,那又得很多年的布局、調整和改造。雖說是找到了一條新發展道路,但布滿荊棘要不斷燒錢,用友網絡能不能扛得住還得走一步看一步。
另外,在AI化、GPT化轉型的同時,ERP行業里可能還會涌入新的玩家。比如,網傳華為MetaERP將進軍企業服務市場,雖說華為出面辟謠,但確實存在可能性。這對用友網絡和金蝶國際來說,都是潛在存在的變數。
在華為這條鯰魚面前,用友網絡和金蝶國際這對ERP還能不能保持一如既往的競爭力,就充滿較多的變數了。
很簡單的道理,在企業服務領域進入AI時代后,各大玩家勢必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這對用友網絡就又是一個考驗了。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了。
但科技公司好在什么地方呢?當下的虧損雖然在財務上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研發出來的新技術賺未來的錢,這樣才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競爭力。
但轉念一想,AI時代才剛剛開始,賬上沒多少錢的用友網絡能扛多久?沒人知道。不過2023年經過一系列人員調整、組織架構調整的用友網絡,一心求變總是好的。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還是有機會的。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