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跌超88%,澳優乳業解不開“羊強牛弱”難題觀點
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總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的窘境之后,2024年,羊奶粉“一哥”澳優乳業的業績終于迎來復蘇。
撰文|張宇
編輯|楊勇
來源 | 氫消費出品
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總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的窘境之后,2024年,羊奶粉“一哥”澳優乳業的業績終于迎來復蘇。
根據財報,澳優乳業在2024年的總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雙實現正向增長,其中總營收同比微增0.28%至74.02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5.32%至2.36億元。
不過,澳優乳業業績“止跌”,實則是建立在低基數之上的“偽增長”。2023年,澳優乳業的的總營收為73.82億元,同比下降5.30%;歸母凈利潤為1.74億元,同比下降19.46%,出現了總增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降的局面。
在此之前,澳優乳業在2021年和2022年的總營收分別為85.75億元和77.9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1.11%和-9.09%;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64億元和2.1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60%和-71.65%。
由此可見,雖然澳優乳業在2024年的業績實現了正向增長,但本質是對前期業績大幅下跌的修復,即便如此,其2024年的總營收增幅僅為0.28%,幾乎觸及“零增長”紅線,暴露出澳優乳業的業績增長動能嚴重不足。
嚴重依賴羊奶粉
按照業務構成,澳優乳業主要有牛奶粉、羊奶粉、其他、營養品四大業務板塊。其中,羊奶粉業務為主力創收業務,2024年,羊奶粉業務收入為36.99億元,同比下降0.7%,占總營收的比例為49.9%,較2023年提升了5.4個百分點,“羊奶粉依賴癥”進一步加劇。
盡管羊奶粉業務扛起了創收大旗,但同時也導致澳優乳業的產品結構單一化程度加重,更加值得關注的是,羊奶粉業務增速正在持續放緩,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圖源:澳優乳業財報
根據歷年財報,2020年,羊奶粉業務收入為31.06億元,同比增速為8.8%,2021年該業務收入為33.48億元,同比增速降至7.8%,2022年該業務收入為35.91億元,同比增速進一步降至6.6%。2023年,澳優乳業的羊奶粉業務便正式進入負增長時代,收入為32.83億元,同比增速為-8.6%,直到2024年,該業務仍沒有扭轉頹勢,同比增速為-0.7%,反映出羊奶粉業務的增長勢能正在衰竭,而這也意味著,即使澳優乳業的業績實現回暖,但仍然十分脆弱。
此外,被澳優乳業視為“第二增長曲線”的牛奶粉業務,不僅沒能成為新增長引擎,反而成為了“拖油瓶”。
2024年,牛奶粉業務收入為21.07億元,同比下降17.8%,占總營收的比例由2023年的34.7%下降至28.5%。
事實上,澳優乳業的牛奶粉業務已連續兩年出現了業績倒退的跡象。2021年,牛奶粉業務收入為40.95億元,超過了同期的羊奶粉業務,但到了2022年,該業務收入為29.24億元,同比增速為-28.6%,與羊奶粉業務拉開了顯著差距。2023年,牛奶粉業務收入進一步下滑,僅為25.63億元,同比增速為-12.4%。
牛奶粉業務成為“拖油瓶”,羊奶粉業務獨木難支,澳優乳業的抗風險能力正在進一步減弱。不過,好在澳優乳業的營養品業務異軍突起,2023年,營養品業務收入為2.85億元,同比增長113.9%,2024年該業務收入為3.05億元,同比增長7.1%。雖然營養品業務增速大幅放緩,但仍是澳優乳業四大業務板塊中增速最高的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營養品業務對于澳優乳業盈利能力的提升有限。2024年,該業務毛利率為42.7%,較42.0%的整體毛利率相差不大。
2021年10月,伊利股份以62.45億港元獲得澳優乳業34.33%的股權,成為澳優乳業單一最大股東。2022年3月,澳優乳業與伊利全資子公司金港控股發布聯合公告,指出金港控股對澳優乳業全部已發行股份全面要約收購成功,目前其持有澳優乳業已發行總股份的52.7%。
雙方“聯姻”后,伊利股份表示,預計澳優乳業將給伊利股份帶來一定的投資收益或營業收入及利潤貢獻。然而從澳優乳業2024年的業績表現來看,澳優乳業不見得能為伊利股份貢獻多少利潤,反而還極可能對其業績造成重大拖累。
出海阻力重重
在人口出生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澳優乳業的業績增長可謂難上加難,于是向海外市場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2024年,澳優乳業羊奶粉業務在海外市場收入為6.4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8.2%,占總營收的比例由2023年5.2%提升至8.7%。相比之下,羊奶粉業務在中國市場收入為30.53億元,同比增長僅5.3%。不過,澳優乳業在海外市場的收入占比仍然較小,對于整體業績的貢獻還十分有限。
對于2024年海外市場的成績,澳優乳業在財報中用“跨越式發展”來形容,并表示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然而,澳優乳業寄希望于開拓海外市場推動業績增長卻并非易事。
一方面,海外市場壟斷格局難以突破,比如在美國市場,盡管澳優乳業在2023年7月正式通過美國FDA審查,并成為單月美國亞馬遜銷售排名第一的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但美國市場早已被美贊臣、雅培等奶粉品牌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浦銀數據顯示,美國市場排名前三的奶粉品牌占據了86.9%的市場份額,其中雅培的市場份額為43%,該比例在過去十多年都沒有發生明顯變化。澳優乳業如果不能通過差異化競爭實現突圍,其在海外市場的長期發展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羊奶粉在海外市場仍屬于小眾需求。?目前,羊奶粉在全球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滲透率不足 5%,多數海外消費者仍偏好牛奶粉。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羊奶粉海外市場規模約為6.47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全球羊奶粉市場規模達到約80億美元。相比之下,牛奶粉海外市場規模高達數千億美元。這意味著海外市場留給澳優乳業的發展空間并不大,雖然澳優乳業在財報中表示,海外市場對于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的接受度會日漸提高。但在短期內,澳優乳業仍難以快速扭轉海外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此外,澳優乳業還面臨著地緣政治與貿易摩擦風險、本土化運營難題、物流成本高企和線下銷售渠道建設困難等多重挑戰,使其拓展海外市場步履維艱。
深陷口碑危機
澳優乳業曾多次陷入產品質量爭議之中。
在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與澳優乳業(佳貝艾特)相關的投訴量多達372條,投訴原因主要涉及羊奶粉中喝出蟲子、有異物、存在異味、虛假宣傳等,暴露出嚴重的品控漏洞,嚴重損害了澳優乳業的品牌形象。
此外,澳優乳業還多次因產品質量不合格而被相關部門處罰。
比如2022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網站通報,標稱湖南省長沙市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總代理的、澳大利亞乳品工業園有限公司生產的淳璀嬰兒配方奶粉(0—6月齡1段,原產國:澳大利亞),其中香蘭素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2.03萬元,并處罰款962.13萬元。
香蘭素是一種可食用香精,主要從蕓香科植物香莢蘭豆中提取,具有濃郁的奶香,主要應用于食品中,是目前使用較為普遍的食用香精。依據中國國家標準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定,凡使用范圍涵蓋0-6個月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均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
對此,澳優乳業解釋稱:經查明,上述批次產品檢出香蘭素不合格并非主動添加,其原因是在生產線更換品種時,對生產管道及容器等清潔不徹底,致使生產管道及容器中殘留了共線生產的前序產品含有的香蘭素。
這并非澳優乳業首次因產品質量問題而被處罰。2019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其中澳優乳業旗下的澳滋嬰幼兒配方奶粉被檢出營養指標與標簽值不符。
對于奶粉企業而言,食品安全大于天。如果澳優乳業始終無法解決產品質量問題,無疑會為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消費者對于澳優乳業的信任度和口碑也會隨之受到沖擊,發展之路勢必愈發艱難。
在資本市場上,產品質量問題不斷的澳優乳業也遭到了投資者的“用腳投票”,截至5月2日港股收盤,澳優乳業的股價僅為1.95港元,較歷史最高價17.17港元已跌去88.6%,超過240億港元的市值灰飛煙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