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避而不宣,牽頭人離職,蔚來手機業務要被切割?快訊
這年頭,玩跨界的人真多。造手機的跨界去造車,造車的跨界去造手機。
這年頭,玩跨界的人真多。造手機的跨界去造車,造車的跨界去造手機。果然對資本來說,賺錢的方式多著呢。
小米SU7亮相以來,雷軍與小米汽車的話題從不間斷,隔三差五冒出一條熱搜來。可當公眾將焦點放在小米汽車上時,誰還記得跨界造手機的蔚來汽車?如果沒有那一則人事變動的消息,恐怕大家都忘了吧。
遙想蔚來手機NIO PHONE發布時,還是在去年9月份,當時創始人李斌說,“我們的用戶,需要一款與蔚來汽車無縫連接的手機”。
李老板對此深信不疑。然而,在僅僅發布3個多月后,蔚來手機就出現人事變動,而且這次變動的還是牽頭人。
據36氪消息,1月5日晚蔚來汽車內部郵件顯示,蔚來手機負責人尹水軍將離職,手機相關業務由蔚來硬件負責人白劍兼任。
此消息令人感覺有些突然,畢竟現款蔚來手機剛上市3個多月,是從0開始的項目,按理說負責人不應該離開。至于離職原因,知情人解釋為個人和身體原因。
emmmm...明眼人一看就知這是慣用的職場手段罷了。
對于尹水軍的離職,外界不少猜測是手機業務不達預期。不過到目前為止,蔚來沒有對外披露過手機的銷量。
從蔚來汽車銷量來看,蔚來的成績并不樂觀。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蔚來總共交付了16萬輛車,只完成了約65%的銷量目標。和2023年總交付37.6萬輛的理想來對比,蔚來的成績還不到理想的二分之一。
手機業務剛起步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在汽車業務板塊銷量未有太大起色情況下,對內部進行改革也是必然趨勢。畢竟2023年11月時蔚來就宣布減少10%左右的崗位,以優化內部結構。
不過也有說法認為,蔚來手機人事調整是為了更好地將這塊業務做好。尹水軍的離職,并不意味著手機項目終止。
接替尹水軍職位的是蔚來硬件副總裁白劍,對于未來的蔚來手機,白劍稱,手機和車的結合會更緊密,而且蔚來手機的影響基礎非常好,且具備自研ISP能力,很期待進一步拉通后會有什么化學反應。
不難看出,白劍對蔚來手機有著極大的野心。但蔚來手機的前景依然令人擔憂。
首先,蔚來手機作為手機界的新興品牌,其核心能力在于與蔚來汽車的互聯互通,該手機定價在6,499-7,499元區間。
即便蔚來李斌此前強調不會與主流手機品牌競爭,但相比iphone 15、華為Mate 60等手機,蔚來手機起售價仍高出不少,試問消費者為何要放棄蘋果、華為這些市占率較高的品牌呢?
另據一位購買了NIO PHONE的蔚來車主評價道,“非車主完全不必要,如果你是老一代車主,那么NIO PHONE對你而言,與你手機上的NIO App沒任何區別。如果你之前用的是旗艦級安卓手機,那么你會發現它缺失了很多安卓手機該有的功能”。
換言之,NIO PHONE對普通用戶非剛需,對蔚來車主而言,NIO PHONE作為超級車鑰匙顯得過于雞肋。這就從側面說明,蔚來手機的使用價值與其售價是不相匹配的,若有6,499元的預算,消費者要挑選什么樣的手機,心中自有答案。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蔚來虧損接近156.56億元。以目前的蔚來的狀態,很難在手機業務繼續燒錢做投入。
另外,李斌曾在三季度財報會上坦言,蔚來將對三年內不會盈利,或對毛利提升沒貢獻的項目進行調整。顯然,蔚來的手機業務就屬于這一范疇,不賺錢的業務也不會長期存在。
根據IDC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國內中高端手機市場份額排行中,蘋果占比67.0%排名第一,華為占比15.6%排行第二,往后為OPPO、小米、榮耀、vivo。其他廠商的份額僅為3.3%,這意味著留給蔚來的市場空間并不大。
從資金上壓力與手機市場飽和度來看,蔚來手機想在高端市場站住腳是比較困難的。當然如果手機可以放下身段,像汽車一樣加入價格戰,那么就另當別論,或許到時候蔚來手機的銷量就不會存在不公開的情況,而是曬出各種銷量戰報了。
如今蔚來手機業務充滿爭議,但依蔚來汽車的銷量和營收來看,當下對蔚來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好好造車。最后問問大家,你看好蔚來手機的前景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