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自媒體被封,到底發生了什么?區塊鏈
把區塊鏈技術運用在自媒體監管將會怎樣?
自媒體近幾個月并不太平,先是9月份一大批微信公眾號被封,近日又有國家網信辦進行專項整治活動。
10月20日開始,國家網信辦官方就針對自媒體賬號存在的一系列亂象問題,開展了集中清理專項整治行動,目前已經全網處理9800余個賬號。
近日,國家網信辦又依法約談騰訊微信、新浪微博等自媒體平臺,對其主體責任缺失,疏于管理,造成種種亂象,提出嚴重警告。騰訊微信、新浪微博相關負責人紛紛表示將認真接受群眾和輿論監督,自查自糾,積極整改,嚴格管理。
之前網信辦類似行動也有不少,為什么屢禁不止呢,如果國家網信辦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整治,效果會怎么樣?
首先,區塊鏈技術有不可篡改、追根溯源特性,如果說有人通過自媒體抄襲、發布一些不良文章,那么國家網信辦就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找到當時發布文章的那個人,到那時他想刪除卻刪不了,不承認也沒用。到時就可以對他進行處罰,例如罰款,嚴重的還可以刑法處置。
其次,區塊鏈有公開透明的特性,如果網信辦運用區塊鏈技術對一些自媒體進行監管,無論什么人要傳播一些反動、恐怖等危害社會安全的文字、視頻,國家網信辦第一時間就可以捕捉到這些信息,也就可以減少一些悲劇的發生。
第三,有些不法機構運用區塊鏈技術募集資金,很多維權事件頻頻發生。網新辦也可以用區塊鏈技術對從事區塊鏈的企業進行監督,如果出現違法的情況就可以及時制止,防止一些金融詐騙行為,來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當然,國家網新辦對于區塊鏈技術也非常重視。
4月份,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局長張望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分論壇上就表示,要運用區塊鏈等推進技術管理并舉數字經濟治理模式,提升數字經濟領域態勢感知、風險預警水平,提高風險防范能力,推動數據共享,促進協同治理,實現決策科學化、精準化,提升數字經濟治理能力。
5月份,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今日發布了《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同時提出要加強區塊鏈技術基礎研發和前沿布局。
10月19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又制定了《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對區塊鏈信息服務進行了初步界定,并對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設置了一系列的監管規則。
以上可以看出,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區塊鏈的法律法規制定,同時國家對于區塊鏈技術研究成熟之后,也必然會運用區塊鏈技術對微信公眾號、微博等自媒體進行監管,到時一定可以減少類似上面這種情況的出現。
區塊鏈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一些埋頭鉆研的企業里,它是可以為社會大眾謀福利,促進社會發展的工具。例如星空,它就是為落地區塊鏈技術,解決目前影視難題而生。而在一些不顧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企業手里,它就成為發幣割韭菜為個人斂財的工具。所以,國家一定會大力支持第一種企業,對第二種企業嚴厲打擊。
總之,區塊鏈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國家各種法律法規還不健全,運用自媒體宣傳一些不良信息或者為一些低級項目宣傳代言的現象還有很多。但是,隨著國家對區塊鏈技術的深入研究并運用,最后這些不良的自媒體將無所遁形。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