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的折疊屏,可能是國產手機趕超蘋果的最后機會快訊
2024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預計出貨量在1000萬左右,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198萬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8%。
歷經一年的高期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終于在去年年尾重回正增長的軌道。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指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8%,達到3.2億部,結束了連續七個季度的下滑。
不過,從全年的數據來看, 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仍處于下滑通道。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同比下降5%,達到12億臺,為近十年最低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下行周期中,折疊屏一直是“另類”般的存在,不僅逆勢增長,還保持著一個非常高的增速。根據CINNO 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198萬部,同比增長175%,環比增長70%,已連續十二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
當下,從華為、小米到OPPO、vivo、榮耀,幾乎所有的國產主流手機品牌都已經入局折疊屏手機市場。伴隨著供應鏈體系的完善,產品形態以及價格體系也更為成熟,尤其是在解決了輕薄與性能的均衡性問題后,折疊屏在正在高端市場占據更多的份額,成為高端手機迭代的方向。
在鈦媒體App看來,2024年,折疊屏依舊是各家手機廠商發力的重點,成為品牌在存量市場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在蘋果尚未入局的“空窗期”,國產折疊屏的持續發力,也是另一種突圍高端市場的途徑。
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降低折疊屏的價格門檻,是擴充市場容量的一種方式,但切記讓價格成為產品的首要賣點。既然作為高端突圍的利器,產品力依舊是第一位,而不能本末倒置。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向鈦媒體App透露,根據IDC在2023年11月版本的預測數據,2024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預計出貨量在1000萬左右,同比增幅依然會超過50%,延續快速增長的趨勢。
另外,折疊屏的高速迭代發展,也是國產供應鏈的一次升級與反超機遇。相比較初期的海外供應鏈引領折疊屏核心技術的發展,伴隨著國產供應鏈的成熟,折疊屏手機的國產含量越來越高。
手機下行周期中的一股“清流”
從第一款量產的折疊屏發布到今天,已經過去了五年多的時間。這五年的時間里,折疊屏的玩家從三星、華為擴充到現在的小米、OPPO、vivo、榮耀等,銷量也在以兩位數的速度不斷增長,在下滑的手機大盤市場中成為一股“清流”。
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13%,第二季度的下跌幅度也有10%。對比之下,折疊屏手機逆勢增長。Counterpoint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全球折疊屏手機銷量大漲64%,國內折疊屏手機銷量更是暴漲117%。
如果從體量上來看,相比較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超10億的出貨量,折疊屏上千萬的市場并不算什么。但是,考慮到價格以及受眾,折疊屏正逐漸在高端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Canalys分析師對鈦媒體App指出,從2023年的表現來看,折疊屏在高端市場的滲透還在持續。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800美金以上的高端機型出貨,折疊屏機型的出貨占比約7%,中國市場的滲透步伐會更領先,這個數字在9%左右。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同時,Counterpoint Research最近的消費者調研也顯示,在中國,曾消費價格在40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機用戶中,有多達64%的人正在他們下一次的購買計劃中考慮折疊屏手機,其中20%的人已經明確表示將會購買折疊型手機,44%的人正在同時權衡直板機和折疊機,大多數用戶愿意為大折疊設備支付人民幣7000元至8000元。
談及折疊屏手機的快速發展,TCL華星CEO趙軍在去年曾對鈦媒體App表示,“大概五年前,折疊手機開始進入消費者的視野。三年前,折疊手機的市場規模還小于100萬。今年,整個折疊手機的市場規模接近2000萬,大概是在1800萬到2000萬之間,全球折疊手機的出貨量,基本每年是以幾倍的速度在增長。我們認為折疊手機是目前智能手機領域產品創新和迭代的主要創新點和增長點。”

2023年國內折疊屏產品,鈦媒體App制圖
據鈦媒體App不完全統計,2023年國內一共有7家品牌發布了13款折疊屏產品,包括左右折以及上下折。其中,左右折定位更為高端,整體的大屏體驗和性能更為出色。而上下折則是為了讓更多的用戶感受到折疊屏的便捷,降低了價格門檻,也是折疊屏中的銷量擔當。
相比較往年,去年折疊屏的整體硬件提升幅度也很大,解決了很多用戶吐槽的地方,變得更輕更薄,耐久性更強。另外,作為定位高端市場的產品,折疊屏在解決輕薄問題的基礎上,也進一步提升了旗艦機該有的性能,比如影像能力等。
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級研究分析師Mengmeng Zhang表示,隨著智能手機廠商提高折疊屏手機的耐用性、更新產品設計和引導產品價格下探,折疊屏手機將會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此外,獨特的折疊屏軟件功能,如多任務處理、流暢的內外屏幕聯動,也將進一步提升折疊屏手機的吸引力。
蘋果折疊屏要來了?
國產品牌突圍的“窗口期”正在縮小
Counterpoint預計,到2027年,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超過1億部。中金公司研究也指出,2022年折疊屏產品迭代加速,預計2025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8000萬臺。
雖然折疊屏目前的體量并不是很大,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折疊屏的方向并沒有錯。之所以這么說,主要是因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外界對折疊屏的質疑一直存在,核心的爭議點主要聚焦在體驗以及體量上,以及蘋果仍未入局,這點也被看作折疊屏這一形態并不成熟的關鍵點。
在鈦媒體App看來,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創新力到了瓶頸期,在沒有出現革命性的創新之前,折疊屏是手機廠商尋求增量以及提升體驗的正確方向,尤其是對于國產手機來說,更是如此。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與此同時,高端市場成為疲軟的手機市場中為數不多的增長點,而折疊屏則是國產手機品牌突圍高端的利器。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與今年整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預計出現的下滑形成對比,全球高端智能手機(批發價≥600美元)市場的銷售額預計將在2023年同比增長6%,創下新的紀錄。高端市場預計將占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量近四分之一,收入占60%。
在高端市場,蘋果毫無疑問依舊是領導者,去年第四季度更是一舉超過三星,登上全球第一的位置。當下,折疊屏作為國產廠商“雙旗艦”戰略的一環,仍舊起到推進高端化戰略以及提升品牌形象的作用。在蘋果尚未入局的“窗口期”,加速布局折疊屏,是國產手機在高端市場進一步實現突圍的關鍵?!拔磥硗ㄟ^差異化的體驗,結合較快的生成式AI部署速度,有望幫助進一步轉化部分蘋果用戶群體”,Canalys分析師說道。
郭天翔也指出,折疊屏這種在產品形態有較大改觀得產品,更容易引起消費者得關注,激發換機欲望。所以主要安卓廠商都推出各自相關產品,甚至是橫折+豎折雙產品,與直板機一起,形成雙旗艦產品布局。
可以看到,在國產品牌的推動下,折疊屏的門檻逐漸降低,使用體驗也在不斷提升,使折疊屏真正成為和直板手機一樣的旗艦產品。并且,在短期內,整個行業對于折疊屏未來的發展方向也不約而同的想到通過降低價格,來推廣普及,讓更多的消費者接受折疊屏手機。
“大部分廠商的思路都是橫折機型繼續維持較高價格段,技術水平相對更高,保持對高端市場的沖擊,樹立自身品牌形象。而豎折機型則充當價格下探,推廣普及,走量的角色,讓更多消費者接受折疊屏這一形態”,郭天翔對鈦媒體App表示,“當以后大家硬件又進入到一個基本差不多的狀況的時候,軟件的使用體驗就會越來越重要了。而真正能讓消費者長期使用,認同折疊屏產品,還是需要通過軟件來打造更適合的使用場景,發揮出折疊屏的特點和優勢?!?/p>
不過,在看到折疊屏持續高速增長的同時,也要認清一個局勢,那就是高端市場的整體容量有限,蘋果又占據了主導位置,過去折疊屏那種三位數的增速可能不會一直存在,市場也會逐漸恢復理性,這是國產品牌突圍的一個限制。
另外,還有一個更大的潛在挑戰,就是蘋果也在加速布局折疊屏產品。統計數據顯示,iOS用戶對折疊屏手機的興趣比例達到58%。

蘋果折疊屏相關專利
今年年初,美國商標和專利局公示的清單顯示,蘋果獲得了一項關于折疊屏的相關技術專利,通過化學方法制造紋理玻璃的方法,解決折疊處玻璃破裂問題。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Jene Park認為,蘋果公司可能會在2025年首次推出折疊屏iPhone。
面對蘋果在折疊屏領域的不斷探索,一名供應鏈人士向我們表示,蘋果大概率會入局折疊屏市場,但試水的會先是iPad并不是iPhone,先通過市場的反應來看看折疊屏的市場反應。
“不過,一旦蘋果入局,也就意味著折疊屏在高端市場將會加速滲透,而對于這部分用戶群體來說,蘋果的品牌力和產品力是獨一無二的,對于沒有形成品牌認知的國產品牌來說,很快將會被取代。”
國產供應鏈加速趕超
今年,會有更多豎折產品進入3000-4000元檔,而橫折產品有望更多下探到5000-6000元檔。這里面有折疊屏規模起來,導致成本下降的原因,更為重要的則是上游供應鏈的不斷成熟以及良品率的提升,尤其是國產供應鏈的崛起,使得整體折疊屏的成本不斷下探。
一名供應鏈分析師透露,小折疊屏比直屏屏幕在成本上貴上百元,與直屏相比,折疊屏需要在材料、膜材、結構和應力管控方面需要改進。
鈦媒體App了解到,折疊屏除了對屏幕組件要求更高,增加了可折疊蓋板、鉸鏈等技術,成本相應也提升了很多。京東方相關技術人員對鈦媒體App表示,折疊屏手機的技術難點在于攻克屏幕高頻率彎折次數和鉸鏈的壽命問題,以及屏幕搭載整機厚度、電池續航、軟件適配度等問題。
隨著供應鏈能力地提升,可以看到,基于增強折疊屏幕強度和耐用性的要求,蓋板、鉸鏈已經有了更優的解決方案,良品率以及產能利用率也進一步提升,使得占據折疊屏手機主要成本的面板價格也不斷下探。
根據DSCC數據顯示,2020年可折疊面板整體價格在130美元左右,預計2024年成本有望減少一半。作為上游企業,TCL華星CEO趙軍認為,上下折手機的價格應該在3千左右,左右折的應該在5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新一輪的比拼中,國產供應鏈也在實現趕超和突圍,折疊屏門檻之所以如此快速地降低,更多國產元器件的應用也是關鍵點。比如屏幕上,更多的品牌用上了京東方、維信諾以及天馬等國產屏幕,顯示效果也直逼三星。從最新發布的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排名,也能看出國產屏幕的崛起。
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市場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6.9億片,同比增長16.1%,柔性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占比77.8%,同比上升9.2個百分點。

從市場格局來看,三星顯示(SDC)出貨量同比下滑8.2%,市場份額跌破50%,其國產品牌訂單量持續轉向國內廠商;京東方(BOE)出貨量同比增長44.7%,以16.2%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二;維信諾(Visionox)出貨量同比增長68.4%,市場份額9.9%;天馬(Tianma)出貨量同比增長259.4%,市場份額6.9%,超越LGD位居全球第四、國內第三。
折疊屏蓋板材料上亦是如此。目前,UTG已經逐漸取代CPI成為折疊屏市場的主流。據TrendForce統計,2023年UTG市場滲透率已逾九成,產值將達到3.6億美元,2024年有望突破6億美元。此前,在UTG技術上,主要是肖特、康寧之類的國外廠商掌握,其中肖特在前年的市占率高達47%。不過,國產廠商在這一塊正在不斷提速。
中金曾指出,國內廠商UTG產能正在擴張加速,并且由二次減薄加工向一次成型布局。未來隨著國產化逐步實現,成本下降,UTG滲透率還將進一步上升。
而在鉸鏈供應上,作為三星和榮耀等品牌的制造商,東莞市環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最近還獲得了來自聚合資本的投資。聚合資本管理合伙人苗建軍表示,希望通過資本力量助推中國力量的技術進步和不斷創新。
總結
可以預見的是,折疊屏依舊是手機廠商在高端突圍的關鍵。來自供應鏈的消息更是指出,包括華為等品牌均追加了折疊屏的訂單。今年,在進一步解決了輕薄和影像上的問題后,折疊屏也會真正成為一款全面的旗艦產品。屆時,軟件層面上的比拼,將成為品牌間競爭的關鍵,尤其是在大模型應用之后,將提升折疊屏在高端市場中的占比。
至于供應鏈方面,國產在崛起,但也要認識到差距。比如在折疊屏專利上,據Watt Intelligence透露,三星Display獲得的折疊屏專利是全球競爭對手折疊屏的4倍,仍舊是遙遙領先。另外,對于國產供應鏈廠商來說,不僅是要與三星這樣的國外廠商搶終端資源,與國內廠商之間的爭奪也很激烈,有的更是不惜通過壓低價格來爭奪客戶。
“今年的競爭會更激烈,留給國產品牌和供應鏈趕超的時間也并不多了,在蘋果入局之前,還是希望我們能成為折疊屏這一品類的定義者,而不是又像以前那樣,被蘋果牽著鼻子走”,上述供應鏈人士說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