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道上市就破發 新茶飲的故事還能聽么?快訊
新茶飲品牌“茶百道”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茶百道”)正式登陸港交所,股票代碼2555.HK,發行價17.5港元/股,募資規模25.86億港元。
4月23日,新茶飲品牌“茶百道”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茶百道”)正式登陸港交所,股票代碼2555.HK,發行價17.5港元/股,募資規模25.86億港元。中金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與獨家整體協調人,花旗為聯席全球協調人,其他承銷商包括中金國際、招銀國際、建銀國際等機構。
上市首日,茶百道大幅低開,盤中跌幅一度超30%,截至當日港股收盤,茶百道跌幅為26.86%,股價收于12.8港元/股,成交額10.9億港元,市值跌至189億港元。
以茶百道發行價17.5港元/股,每手200股計算,意味著散戶打新一手目前至少虧損940港元。
招股文件顯示,茶百道股票發行中簽率為100%,只要散戶參加打新即可中簽。茶百道乙組打新的散戶中有1人認購了100萬股,其賬面最大虧損接近500萬港元,足以買下茶百道去年兩家門店賣出的奶茶。
茶百道上市當日股價走勢
并不意外的“撲街”
上市當天的慘狀其實早有預兆。
茶百道此次發行約1.5億股H股,募資金額25.9億港元,是今年以來港股規模最大的IPO,其中10%用于公開發售給散戶,90%用于國際發售給機構投資者。
值得一提的是,茶百道本次IPO發行市值為258.59億港元,并未引入基石投資者。這類情況通常是企業估值太貴、管理層問題或企業前景堪憂致使機構投資者興致缺乏。
為了更多地賣票,茶百道僅包銷傭金和獎金就花了7780萬港元。但茶百道認購情況并不理想:AIPO數據顯示,一周前,茶百道孖展認購資金總計為0.97億港元,未足額認購,散戶打新熱情不高,這預示公司需在國際配售的承銷商進行包銷。數據顯示,茶百道國際發售項下最終發售股份數目占全球發售股份數目的95.04%,較港股IPO慣例的90%超出5.04%,也說明了二級市場對于茶百道并不看好。
上市前一天,茶百道暗盤表現也不佳,盤中最大跌幅超15%。在特定券商內部交易系統進行的暗盤交易出現大跌也意味著投資者對茶百道的前景看衰。
當年“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登陸港交所也遭遇窘境,發行市值達340億港元。但上市當日即破發,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終于迎來全面盈利后,也沒能逆轉二級市場頹勢,最新股價已跌破2.3港元,市值縮水近九成。
三年以來,二級市場的滑鐵盧戳破了新消費品牌的估值泡沫,裁員、關店如同一盆盆涼水澆向新消費賽道。營收、凈利潤增速都在放緩的茶百道如何能脫穎而出?
16年奶茶老兵上岸
和“奶茶第一股”奈雪一樣,茶百道的背后也是一家夫妻店。2008年,來自成都的一對80后夫婦王霄錕和劉洧宏創立了茶百道。根據招股說明書中的股權結構圖,王霄錕、劉洧宏夫妻倆直接和間接共持有茶百道81.69%的股權。以茶百道上市當天的市值計算,其創始人夫婦的身價為154億港元。
和很多奶茶店一樣,茶百道將早期客群定位于學生黨。在門店模式上,茶百道主打更具成本優勢的小店模式和外賣業務,44.3%的門店面積在30-49平方米之間,42.8%的門店面積在50-100平方米區間,支持外賣業務及窗口自提,以此提升經營效率。
2016年,茶百道開放了成都地區加盟,同時進行了第一次門店升級,并確定“鮮果與中國茶”的品牌定位。
2018年起,憑借極具成都地域特色的熊貓IP,茶百道按下了全國擴張的加速鍵,知名度與開店速度同步提升。目前,其門店已覆蓋西南、華北、西北、東北、中南、華東等地區的數百個城市。
在其發展的前15年里,茶百道一直單打獨斗,背后沒有任何資本的助陣,直到2023年,茶百道才憋了個大招。2023年6月,茶百道一次性完成由蘭馨亞洲領投,正心谷資本、草根知本、中金資本、番茄資本跟投的10億元戰略融資,成為當年新茶飲賽道中碩果僅存的單筆融資過億的品牌,投后估值為175億元,約等于4.5個奈雪。
在全國約65萬家的現制飲品門店中,蜜雪冰城以其個位數地板價成為低端市場“永遠的神”。而經典產品處于6-22元價格帶的茶百道作為中端市場的原住民,兼具規模和利潤優勢贏得了資本芳心。
卷完加盟卷供應鏈
奶茶標準化程度高、服務屬性低、單店模型易復制,可以通過加盟快速擴大業務規模。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加盟店占國內現制茶飲連鎖店總數的91.8%。過去三年,茶百道新增5000多家加盟店,截至今年2月18日,茶百道錄得加盟店數量7921家,直營店數量僅為6家。
對于新茶飲連鎖品牌來說,收取加盟費并非其主要營收來源,向加盟商賣設備和原料賺的差價才是大頭。為此,眾多新茶飲品牌才不惜降低加盟費來吸引加盟商。今年以來,喜茶、書亦燒仙草、奈雪的茶、滬上阿姨、古茗等品牌陸續推出分期付款、限時免費、營銷補貼等方式降低加盟門檻。
截至目前,中部價格帶的品牌中,古茗門店數超9000家、書亦燒仙草門店數8325家、茶百道門店數7927家。而在茶百道完成巨額融資時,三者的門店數量均處在7000家左右,相比之下,茶百道的門店擴張速度似乎有些落后。
不僅開店速度拼不過同行,茶百道的門店營收也有下滑態勢:2021-2023年,茶百道每家門店平均零售額從272.82萬元下降至238.80萬元,每家門店日均零售額從7414元下降至6887元。
在此背景下,茶百道每年的營收與凈利潤增速也呈現放緩趨勢:2023年,茶百道營收、凈利潤再創新高,分別達到57.04億元、11.51億元,同比增長34.8%、19.28%,而在2021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是237.40%和226.91%。
隨著加盟新茶飲的熱度大幅減退,為進一步追求利潤,多家新茶飲品牌又紛紛下場做起了供應商的生意。加強供應鏈建設也是茶百道此次上市募資的主要用途之一。目前,茶百道在成都的供應鏈總部及智能生產基地一期項目已投產,工廠全年總產能約12000噸,可年產吸管超10億根、注塑杯超4億個。
對于茶百道等新茶飲品牌來說,深耕供應鏈的表層邏輯是做低成本,以低價觸及更多消費者的同時提升利潤空間;深層邏輯是以新品研發、產品穩定等優勢提升品牌跨區域經營能力,為規模擴張筑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