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與車主之間,訴訟和反訴快訊
碰瓷營銷小米SU7的智己L6,起售價只有23萬,也實現預售1個月內訂單達到2.1萬輛。
在不斷推出低價產品,高調對標熱門競品宣傳自身性價比后,智己銷量的確有所上升,去年10月,起售價22.99萬元的LS6上市,智己半年內月銷從不足2000漲至破1萬。碰瓷營銷小米SU7的智己L6,起售價只有23萬,也實現預售1個月內訂單達到2.1萬輛。
盡管銷量有所提升,智己服務不到位、不斷背刺老車主的行為,令諸多車主心寒,對之公然討伐維權。甚至有老車主與智己雙雙對薄公堂,從本應該的互敬互愛到互相控訴,最終的結果,卻是車主向智己方公開道歉。
經銷商起訴車主稱其“造謠”
“之前我起訴過智己,然后智己也起訴我,還拿凍結車主財產威脅。智己當時全國月銷只有29輛,我在網上發表了一些真實意見和看法,智己說我影響他們銷量。我最后雖然無奈撤訴了,但看到敢于揭露他們問題的媒體,還是想曝光他們。”張鑠對《車圈紀事》抱怨道。
張鑠是一位智己車主,2022年11月,張鑠在智己溫州門店花41.48萬買了一輛智己L7 Pro,使用過程中發現該款車實際配備的攝像頭數量,比列出的配置信息表中少了4個。與此同時,張爍為購買的L7預支付激光雷達和120 度電池,很長時間都未升級安裝。
直到今年4月,智己才出政策對張鑠這類老款L7車主,可通過原石或原石加現金的形式,升級到新一代激光雷達系統,但120度大電池至今未有相應政策。
如此種種,令張鑠對智己品牌有諸多不滿,另張爍投訴舉報后才發現,他所購車的智己溫州門店實為經銷商,但該門店借用智己(上海)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溫州第一分公司的營業執照,令張爍認為其屬直營店。
以為的直營模式變成直營加經銷商, 車輛實際配置又與預期不相符,張爍深感受欺騙,認為智己在銷售過程中故意隱瞞欺詐,要求智己方面對其“退一賠三”。
張爍對智己的起訴,很快得到后者的反擊。不久后,溫州市龍灣智己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將張爍告上法庭,要求張刪除多篇對智己不利的“不實”言論,并對其公開道歉,賠償其經濟損失40.6萬元。
該智己門店舉出的事實和理由包括:張爍曾經在258人的微信群聊中多次發表“智己L7跌的太厲害,畢竟三個月跌7萬,二手車報價15萬”、“L7至少優惠都是8萬打底” ,這些言論“嚴重貶損智己的品牌認可度和市場形象”。
此外,張爍還在上述微信群透露過“智己收購其它車主天使輪,把其他人當傻子看”,該智己溫州門店稱張爍這席話“引起其它車主的恐慌和不滿”。
不斷背刺老車主引來不滿
對于近來推出的新車,智己的確給出了更有吸引力的價格和配置,售價較低的LS6配置的超遠距離高精度激光雷達、「準900V」 雙碳化硅性能平臺,這些配置起售價30萬的LS7、老款L7上都未配備。
也就是說,隨著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智己在不斷推出售價更低、配置更高的車型,這本無可厚非,品牌不能只守著高端價格,而不顧市場對高價產品的接受度。但在智己不斷推出討好新車主的車型時,對老車主的承諾過的升級卻沒有跟上,惹來后者不滿。
一些老車主自發組織維權群,當中還有L7車主在自媒體平臺發表《智己,我忍你很久了》的文章,控訴道“當初承諾的雷達,電池遙遙無期,甚至沒有具體的方案;好不容易有了雷達的消息,卻不知在公司內部已經淪為20萬級別車的標配,而我們這些“尊貴的”天使輪旗艦車主居然還要花費高昂的原石去兌換”。
此外,對于老款L7與LS7車主是否能升級使用全新IMOS 3.0車機,官方也一直未給明確說法,而IMOS 3.0正是智己L6一大賣點。
張鑠和智己另一有糾紛之處,源于智己對早期L7用戶推出的天使輪權益——3000位天使輪車主用一定數量的水晶和原石,就可享受到一系列升級兌換服務。智己旗下還有原石商城,車主可通過使用里程等方式獲得原石,在原石中兌換商品。而這批原石是以智己汽車拿出創始輪投資中的 4.9%股權收益作為背書。
車主被迫道歉終止糾紛
智己方面和張鑠產生糾紛的一個點就是,張曾在車主群中指責智己與其它車主簽保密協議,現金收購天使輪,智己稱張的這句話是在“造謠”。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造謠,張鑠向《車圈紀事》提供了一張收購天使輪保密協議的照片。不過,蓋章的公司并不是智己,而是“上海霆懋智信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張鑠所購車的溫州智己4S店,白姓店總對《車圈紀事》回應:“我們店沒有參與過于車主簽保密協議收購天使輪,對這個事情并不清楚,有可能是上面對接的”。
針對智己是否曾與車主簽過保密協議這一問題,《車圈紀事》對發送郵件至智己聯席CEO蔣峻郵箱,在智己公關總監鹿達視頻號“錘車達達哥”留言區留言,并短信問詢智己公關部吳姓員工,截止發稿并未得到回應。
與此同時,在視頻號“錘車達達哥”留言區提問后不久,筆者計劃詢問更多關于智己與車主簽訂保密協議的問題時,發現該視頻號已對筆者設置權限,筆者已無法查看該視頻號內容,不能再在留言區評論、提出疑問。
而對于張鑠所說智己車型降價問題,《車圈紀事》看到今年年初,上海市政府以17.98萬元價格采購L7,今年2月智己L7官方優惠11萬,若說智己車型終端降價快,的確不為過。
對此,上述白姓店長說:“這個電動車行業就是這樣(跌價快),但他(張鑠)說的降價幅度是立不住腳的,有些就是市場行為。”
不過張鑠也對《車圈紀事》道出件此前未對外透露的事,在道歉之前,智己經銷商曾撤訴,張鑠要求最多調解,不接受撤訴,“就是讓他們把這個事白紙黑字寫下來”。
白姓店長亦表示,和張鑠大概在同一時間撤訴,但對于撤訴原因未做說明。最后,張鑠還是以公開道歉的方式,結束了和智己之間的糾葛,在其自媒體賬號發了篇缺乏誠意的道歉信。
結語:今年4月,智己LS6從去年年末的月銷破9000輛,跌落至月銷1456輛。從榮威開始,上汽自主品牌普遍存在一些產品開局順利,但后續很多做出的承諾沒有兌現,影響了整個口碑和車主們的信任,最后無一不走向銷量慘淡。包括智己在內的上汽自主品牌不能總是報著一錘子買賣的想法做產品,殊不知,做好售后和服務、維護老車主的利益、真正重視消費者,才能走的更遠。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