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在華“失速”,賈鳴鏑束手無策?快訊
從朱梅君手中接過“掌舵”大權近半年后,賈鳴鏑似乎并沒能帶領林肯中國煥發“第二春”,銷量和存在感反而逐漸走弱。
圖片來源:度哥
2024年4月攝于北京車展
從朱梅君手中接過“掌舵”大權近半年后,賈鳴鏑似乎并沒能帶領林肯中國煥發“第二春”,銷量和存在感反而逐漸走弱。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8月份,林肯汽車在華銷量僅實現4260輛;截至該月的近半年內,累計銷量為2.67萬輛,月均不足4500輛。而其去年的成績是7萬輛出頭,2022年的數據為近8萬輛,已經連續兩年銷量同比下滑,今年大概率還將繼續下探。
在很多人看來,賈鳴鏑這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畢竟林肯汽車身上的產品線“瘸腿”、新能源轉型滯后等問題已經存在很久。尤其是在新能源方面,林肯中國至今未推出一款純電產品,在首款純電車型引入中國市場之前,賈鳴鏑都處于無牌可打的狀態。
不久前的成都車展期間,賈鳴鏑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林肯)追求高質量銷售,不以銷量數字論成敗,不參與價格戰。同時,林肯重視銷量,但不單純追求銷量。質量比數量重要,價值比數值更重要。”
此番言論更像是無力挽回銷量后的妥協與“挽尊”。今年只剩下四個月,林肯中國和賈鳴鏑還能找到重回增長軌道的突破點嗎?
1
銷售顯露疲態
林肯汽車是美國早期豪華汽車的領軍者之一,進入中國市場也很早,只是幾十年里一直起起伏伏,最近兩三年已經出現明顯的“疲態”。
據了解,早在上世紀80年代,林肯汽車就以“豪華品牌”和“總統座駕”的品牌定位,通過平行進口的方式率先進入到國內,彼時一輛林肯加長版的售價能夠達到百萬元。
但由于那會凱迪拉克、雷克薩斯等品牌離中國市場還很遠,國內對于豪華汽車市場的消費不怎么敏感,因此可想而知,價格高達百萬元的林肯汽車銷量會有多慘淡。再加上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林肯汽車最終于2008年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不過,這只是林肯汽車第一次的中國之旅結束,并不代表其會此放棄。當熬過金融危機,2014年4月,林肯汽車又“二進宮”回到了中國市場。這一次,國內汽車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憑借此前“加長林肯”積累下的名氣,林肯汽車快速進入增長通道,第二年銷量便突破1萬輛。
隨后,受汽車消費升級等紅利刺激,林肯汽車趕上了國內豪華汽車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的好時代。2016年和2017年在華銷量分別達到3.26萬輛和5.41萬輛,增速分別為179.95%和66.24%。
接下來幾年,即使增速有所放緩,但在營銷“鐵娘子”毛京波的帶領下,林肯品牌的聲量和銷量也還在持續攀升。其中,2018年取得了5.53萬輛的成績,2021年銷量已經沖到9.16萬輛。
就在大家期待著林肯汽車在華年銷量能突破10萬輛之際,一盆冷水卻澆了下來。2022年成了林肯汽車在華發展的分水嶺,全年累計銷量不足8萬輛,同比呈兩位數下滑,排名遠低于同為二線豪華陣營的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沃爾沃和捷豹路虎。
并且,2023年其下滑的趨勢未能扭轉,堪堪保住了7萬輛出頭的成績。今年以來,情況似乎還在惡化。按照懂車帝數據,截至8月份的近半年內,林肯汽車在華累計銷量僅為2.67萬輛,月均不足4500輛。
另據新浪汽車以新車交強險數量為統計口徑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林肯汽車在華的累計上險數為2.58萬輛,較去年同期的3.95萬輛少了約1.37萬輛。雖然離今年結束還有幾個月機會,但止跌的困難度一目了然。
不可否認,這兩年在自主中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沖擊下,傳統豪華車市場都遭遇了挑戰,尤其是像林肯這樣二線豪華品牌。不過,從銷量排名上看,相較于其他競品,林肯汽車似乎又是其中處境最為尷尬的一個。
2
換帥無濟于事
在提到林肯中國時,總有幾個繞不開的人物,一是曾經的“功臣”毛京波,二是后來的朱梅君,三是“現任”賈鳴鏑。這里面,毛京波和賈鳴鏑因過往履歷和成績,討論度更高。
挨個來看,曾任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裁的毛京波,是2018年7月來到林肯汽車任中國區總裁的。在她上任之前,林肯汽車在華銷量雖然每年都在保持增長,但增速已經有所放緩,并且落后于其他二線豪華品牌。
為了改變這一狀態,毛京波上任后便拿出了自己在汽車圈20年左右的市場營銷與品牌傳播經驗,帶領林肯加速國產化。不僅豐富了產品序列,還將品牌概念與中國元素聯系起來。從而讓林肯汽車存在感漸強,成為那幾年在華增速最快的豪華品牌之一,締造了“林肯現象”。
然而,在最好的時候,2022年毛京波“意外出走”,林肯中國不得不宣布“換帥”,由曾擔任過林肯中國執行副總裁、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市場營銷副總裁等職務的朱梅君接任。
或許是朱梅君行事作風相對低調,在她接管后,林肯中國似乎沒有出現多少新鮮的、驚艷的變化。只記得她曾說,2023年林肯汽車在華的年銷目標是突破10萬輛,要堅持做對的事情,堅持林肯之道,堅持價值營銷,持續提升林肯品牌美譽度。
可最終,2023年林肯汽車在華銷量只有7萬多輛,同比下滑,導致朱梅君本人聲譽也受到影響。
時間一晃來到今年4月初,福特中國宣布,賈鳴鏑接替朱梅君出任林肯中國總裁,并將向福特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勝波和林肯全球總裁Dianne Craig匯報,而朱梅君則于5月1日正式從公司退休。
這一次“換帥”又讓人有些措手不及,不過市場上期待的聲音更多。畢竟在加入林肯中國之前,賈鳴鏑長期服務上汽集團,歷任上汽大眾奧迪事業部總經理、上汽大眾市場與銷售執行副總經理兼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等多個高管職位。
從履歷來看,賈鳴鏑在擔任上汽大眾高管期間,助力上汽大眾的銷量持續走高。有相關數據統計,賈鳴鏑在任期內為上汽大眾創造了1800萬輛的銷量。如此看來,他是一個銷售能手,有希望帶領林肯中國重回增長軌道。
可如今,離賈鳴鏑上任已經過去五個多月,我們還沒能看到林肯中國在銷量上的提升。看來“換帥”不是“靈藥”,或許賈鳴鏑還沒找到最適合林肯中國的打法。
3
產品斷檔嚴重
要說林肯汽車當前在華的困境,都是高層的“鍋”也不對,這背后還有很多因素。比如從大環境上看,傳統豪華車市場競爭激烈,且整體增速在放緩,以“蔚小理”等為代表的自主新高端品牌又在給林肯汽車們造成沖擊,短期難以恢復“元氣”實屬正常。
別說林肯了,就算是寶馬、奔馳、奧迪曾經在中國豪華車市場穩定的格局,如今都已經被打破,為了保住市場占有率,終端市場不得不一再降價。反倒是“蔚小理”、問界、極氪等品牌相繼崛起,重新定義了高端市場的核心優勢。
而從林肯汽車本身來說,也是短板眾多。像是經常遭到業內吐槽的產品“斷檔”問題,雖然這兩年林肯中國推出了多款更新版本車型,但自2022年3月推出國產車型林肯Z之后,就再也沒有投放任何一款全新車型。
在國內汽車產品更新速度明顯加快的情況下,林肯汽車無疑是跟不上步伐。其目前在售的領航員、飛行家、航海家、冒險家等,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已經都是老產品,沒有了新鮮感。
與此同時,在新能源轉型方面,林肯汽車走得也頗為艱難,曾推出過冒險家、航海家、林肯Z混動版本,但都未能收獲多少銷量。
純電方面,2022年4月21日,林肯汽車才發布一款全新的純電動概念車,該概念車的量產版將是林肯品牌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在2022年底的百年慶典上,朱梅君再次帶來了林肯首款純電動概念車The Lincoln Star,不過官方未透露這款車的量產時間規劃。
雖說傳統豪華車電氣化轉型都很慢,但比較下來,林肯品牌在二線豪華中的轉型步伐還是比別人慢了很多。也難怪很多人會評價賈鳴鏑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沒有全新產品的情況之下,營銷老手也是束手無策。
在今年的成都車展期間,賈鳴鏑坦言:“來到林肯后,我每天上車以后都在想,我們的用戶在哪里,后來我也想開了,中國是一個將近3000萬年銷量的龐大市場,我只要精準的找到喜愛我們的1%目標受眾,再將其中一半轉化成用戶,就是最好的雙向奔赴的結果。”
這番話看上去是很有松弛感,不過想必他心底還是有些焦慮的。對于賈鳴鏑來說,在“無米”的情況下怎么止跌,是擺在眼前的最大考驗。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