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家被賣了?扒一扒關聯的上市公司和之家系幕后!金融

6月15日,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盈燦集團,爆出大新聞!
6月15日,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盈燦集團,爆出大新聞!
網貸之家兄弟平臺”投之家“賣身了!要知道近一年來,之家系動作連連,入股多家互金平臺!
而網貸之家,做為第三方平臺的公立性,備受行業質疑!
上午多家自媒體曝光:”消息基本坐實。投之家已賣,出售股份比例在50%以上“。
據悉,6月15日中午,投之家官方已經公布:”投之家獲創業板上市公司珈偉股份母公司4.09億元B輪融資,直接或間接持有投之家總共55%的股權,獲得平臺控股權“。
查詢了工商登記,目前還未變更,投之家最新的股權變更在2017年12月。
就在昨天,上市系平臺,錢滿倉暴雷!人去樓空!涉及天馬股份及原窩窩團創始人徐茂棟!
真可謂,有上市系網貸平臺暴雷,也有平臺加速進入上市公司懷抱!
自此,投之家賣身上市公司珈偉股份母公司,塵埃落定!
聊一聊投之家
投之家于2014年9月上線,由深圳投之家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運營,隸屬于盈燦集團,網貸之家兄弟品牌,撮合投融資兩端的資金需求。
平臺累計成交額262億元,借貸余額31億元,體量中等偏上。投之家采用的是直投模式,資產均來自于第三方平臺。
投之家最重要的就是它的背景—盈燦集團。盈燦集團旗下的第三方評級網站「網貸之家」是網貸行業最大的第三方。
據悉盈燦集團的掌門人,現任董事長”徐紅偉“,其一手創建了網貸之家,其后快速發展,業務逐步擴大成立盈燦集團,旗下有網貸之家、投之家、盈燦資產、盈燦科技、盈燦咨詢、蜜蜂數據、融之家等。
多次傳出投之家賣身的消息,虛虛實實,其實早有端倪!
在最近一次,2017年12月的股權變更中,盈燦集團參股的上海聞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從投之家公司股權中退出,一同退出的還有黃詩樵,覃武權 ,鄧偉,朱雯佩欽等自然人。
目前投之家股權結構,全部是14家法人股,13家有限合伙企業和1家科技公司(股東全是有限合伙)。董事長為徐紅偉,法人代表黃詩樵。董事中有知名的風投賽富亞洲合伙人閻焱。
從股權結構上看,2017年12月開始,投之家與盈燦集團在股權上就沒有任何直接聯系了。這樣做應該是為了融資,或并購做準備。
之家系平臺
盈燦集團旗下盈燦咨詢,也就是說網貸之家的兄弟公司,2017年9月1日正式宣布,針對網貸平臺,提供全案咨詢服務。可以理解為代運營服務。
前后陸續運營入股十多家平臺,從股東結構中可見端倪,出現網貸之家相關聯的身影。
網貸之家在行業影響力大,在盈燦集團的核心地位,一般把網貸之家相關聯的網貸平臺,或者兄弟公司盈燦咨詢入股的網貸平臺,稱之為”之家系平臺“。
據統計,截止2018年6月15日,之家系平臺,公開入股的P2P平臺有今金貸、德晟金服、海灣金服、聯金所、攸州金服、宜貸網、宜湃網、唯C物權、投之家。
第一家“今金貸”由甘肅金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2018年2月工礦材料集團退出,上海聞璽入場;
第二家“德晟金服”,成立于2014年12月,上海聞璽占股5%;
第三家“海灣金服”,平臺2016年1月10日上線,上海聞璽投資占股30%,上海聞璽企業管理占股37%,相當于盈燦集團共占股67%;
第四家“聯金所”,平臺成立于2014年3月,上海聞璽占股14.285%,4月份網貸之家的最新評級排名第35;
第五家“攸州金服”,去年年底成立;
第六家宜貸網,成立于2014年7月,和宜湃網是兄弟品牌,法人和董事長都是同一個人,都是李寧。宜貸網和宜湃網注冊地都在上海,運營地在成都。網貸之家高管馬俊是宜貸網股東,通過上海向楷投資合伙企業占股1.23%。
第八家唯C物權,又叫金棗金融。開始是P2P車貸眾籌的形式,后來網貸監管收緊,又改名“唯C物權”,也就是屬于眾籌行業。總持股不到2%,投資路徑為:上海聞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資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向楷投資合伙企業→深圳金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唯C物權)。
第九家投之家,該平臺之前已經說過,盈燦集團幾乎從0孵化,深耕多年的平臺,堪稱嫡系。
可以看到,盈燦集團利用自身優勢,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中“布局很深”。
在網貸糟糕的大環境下,其入股的互金平臺,也爆出不少問題。
據悉,今金貸背后運營公司為“甘肅金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從工商信息看平臺在2016年7月引進了“甘肅省工礦材料集團公司(下稱甘肅工礦)”入股,也就是平臺最早“國資”背景的來源。往上追溯是國有企業“聯營”的“甘肅省鄉鎮企業總公司”。糟的是:這家工礦公司,被投資人發現官司纏身、債臺高筑。工商信息里有大量裁判文書,判決還債。其披露的2014、2015、2016年報連續三年都為虧損。直到現在這家公司,還有法院判決未履行的3條失信人信息。
今年4月份由于關于禁止互聯網資管業務的29號文,宜湃網陷入了輿論風口。
在海灣金服官網,小編發現,到2018年3月份有用戶投資,之后再也沒有發標了。目前停擺狀態!
賺錢邏輯大于商業邏輯,買賣平臺賺大錢的機會
買賣平臺這件事,這兩年非常火爆,這可是賺大錢的機會。
孵化一家平臺,賣掉,賺的盆滿缽滿,遠比賣水賺錢。賣掉股份,套現,這確實是網貸賺大錢的機會。待收金額越大,估值越高。
不少人擠破頭進去,撮合成功一家,光中介少則賺幾百萬,多則上億。
在瘋狂的市場面前,商業邏輯已經不重要了,賺錢才是第一要務,各路大佬跑馬圈地。
昨天,小編還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發“江浙滬收購待收5億以上平臺,有意者帶價聊”。
上市系平臺,曾經一度被認為是優質平臺,如今可謂四面楚歌,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
之前“上市系”網貸平臺暴雷的就有至少四家。
合拍貸屬于上市公司參股,2017年5月爆雷;
綠能寶純正的上市系,連續三年虧損,于2017年4月爆雷;
99財富上市系+國資背景,2017年9月爆雷。
錢滿倉上市系,2018年6月爆雷。
上市系干爹”珈偉股份“,背景并不光彩
珈偉股份的主營業務為光伏產業、LED照明行業和鋰電池項目,2012年5月11日登陸創業板。
珈偉股份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銷售收入的來源主要集中于北美地區的美國和加拿大。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北美地區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6.92%、98.29%、98.76% 和98.03%。
據悉,珈偉股份的董事長和法人代表為丁孔賢,總裁為李靂。李靂為丁孔賢的唯一女兒丁蓓之丈夫。
目前,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丁孔賢家族的一致行動人,總持股比例約33%。
最新截止2018-3-31日前十大股東如下。
從股權上來看,振發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持有2億多股,持股比例高達26%。
然而,2012年剛上市,珈偉股份就傳出重大負面問題。
據新浪財經報道,上市2個月,業績爆降9成。
2018年5月,據證券時報報道,”珈偉股份涉及違規承諾現象,承諾期結束就變臉“,珈偉股份的并購標的2016年、2017年均連續兩年業績承諾未完成,2018年業績承諾難以實現的概率較大。
2018年5月和6月,公司第二大股東振發能源因債務糾紛,所持股份兩次被司法凍結。
值得一提的是珈偉股份這些年的業績主要靠買買買,來提升公司業績,維持公司好的表現,確保上市公司穩定發展。
從2014年起,珈偉股份豪擲30億元,陸續買下了品上照明、歐洲L&D、國電光伏、華源新能源和金昌國源電力。
在2015年,珈偉股份以18億元收購華源新能源100%股權。華源新能源立馬成了珈偉股份的主要利潤來源,當年貢獻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占比分別為49%、120%。
依靠并購,資本運作做出來的業績,很好看,副作用也相當明顯的。從2017年開始,珈偉股份的增速開始放緩,營業收入增長23%,凈利潤增長不到1%。
作為一家出口導向型的企業,珈偉股份關聯交易太多,壞賬準備計提比例遠遠低于其他同行業公司,使其業績真實性頗受質疑。
事實上,自2017年以來,A股已經有數家利潤驚人、以境外市場為主的公司被質疑甚至被證實造假。
今年2月5日,珈偉股份因籌劃重大事項而停牌至今。
目前停牌已經持續3個多月了!
據悉,珈偉股份的主營業務,固態電池技術目前取得重大突破,但是離量產和產業化還需要一定時間!
今天,珈偉股份,”4.09億投資,投之家,占比55%,成為控股股東“的消息,迅速在股吧傳開了!
質疑聲挺多:
”丁總買下來不會是想自融吧?這可是不允許的。“
”為什么不公告?“
”不把主業固態電池做大做強搞這么多風險投資干嗎?“
希望上市系入股,能如投之家官方公告所說。提升內控制度與合規水平。資金用于資產端業務建設,風控體系建設,團隊建設,品牌建設,特別是將加大科技金融研發方面的投入,通過科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中小微企業。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