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游戲,找不到爆款快訊
7 月上線的字節新游《晶核》,首月闖入手游暢銷榜 TOP 3 后," 不出意料 " 迎來了字節游戲的 " 三月魔咒 "。
鏡觀臺(ID:JINGGUANTAICN)原創
文丨馬舒葉
編丨謝中秀
7 月上線的字節新游《晶核》,首月闖入手游暢銷榜 TOP 3 后," 不出意料 " 迎來了字節游戲的 " 三月魔咒 "。
7 月上線至今,僅僅三個月的時間,盡管在抖音引發熱議的《晶核》,曾聲稱 " 對標騰訊經典老游 DNF(《地下城與勇士》)",并一度被認為是字節 " 硬剛 " 騰訊的全新力作,但根據七麥數據顯示,截止發稿前,《晶核》已迅速跌出暢銷榜,日均流水更是從上線初期的 1500 美元跌至如今的 300-400 美元。
圖 /《晶核》近 3 月游戲暢銷榜排名走勢
來源 / 七麥數據 鏡觀臺截圖
"首發期《晶核》沖上暢銷榜,字節內部并不意外,畢竟有著抖音巨大流量池的加成,唯一意外的,蓄力吸收 DNF 退游玩家的《晶核》,并未迎來騰訊游戲方面的積極反擊。" 某字節內部人員表示," 字節內部人員都覺得《晶核》不好玩,《晶核》的成功一部分源于財大氣粗的字節在宣發上的用力投入,另一部分也得益于騰訊 DNF 的加持。"
而造勢之下,沒有 " 爆款 " 命的《晶核》,亦不是字節在游戲業務踩的第一個坑。
2019 年隨著朝夕光年事業部的正式成立,一邊燒錢挖角 " 騰訊、網易等游戲大廠 ",一邊重金收購沐瞳科技、有愛互娛等游戲公司,字節從未掩飾擴張游戲版圖的野心。
但從首發亮眼后期啞火的《航海王:熱血航線》,到 " 沒有姓名 " 的《花亦山心之月》、《熱血街藍》,朝夕光年的自研能力缺乏 " 爆款 " 游戲的認證,最終 " 頻頻換將 "" 大規模裁員 ",陷入尷尬境地。
對此,資深游戲從業者鄭秋直言,盡管字節重金投入孵化游戲業務,但前期任用 " 騰訊系 ",試圖通過綁定抖音," 用做流量產品的思維做內容產品 ",可抖音不似微信,字節更難復刻騰訊 " 社交游戲 " 的通路,這使得 "字節一直沒能找到自己的路線"。
如今,隨著國內游戲市場進入 " 紅海 ",亟需證實自身能力的朝夕光年,還在等待 " 爆款 "。還有多少耐心?
誰在玩《晶核》?
此外,即使競技性較強,但 " 肝度較低 "," 上線就是不斷打副本,2-3 分鐘打完一個小副本,大概一個小時內就能完成任務。" 這種短平快的游戲節奏也更適合陸川這樣的 " 工作黨 "。
來源 /《晶核》官方微博
同時,辛料亦指出,《晶核》能登上暢銷榜 " 很大程度是吃到了 DNF(《地下城與勇士》)的紅利 "。
作為 DNF 的老玩家,辛料和不少朋友都被這款 " 酷似 "DNF 的游戲吸引 " 入坑 "。而試玩之后,辛料就感受到了字節的《晶核》與騰訊的經典老游 DNF,在游戲內職業設定,甚至是具體玩法上的高度相似性。
而更多的《晶核》玩家似乎來自字節的 " 流量池 " ——抖音。
一時之間,似乎全網的游戲博主都在測評《晶核》,也讓《晶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聲量。
不過,《晶核》火熱之下,迎來的并非全是贊譽之聲。
" 現在手游玩家都這么好糊弄了嗎?" 主業手游運營的 MOMO,在試玩《晶核》后頗有一種 " 被騙 " 的感覺。
" 晶核就像把十幾年前的 DNF 換皮重新做一遍,毫無新意,游戲設計和創新甚至比不上《龍之谷》,都快 20 年了還讓玩家重新玩?"MOMO 無奈吐槽。
辛料亦表示,《晶核》的競技場設計爽感不足," 我一個手殘黨都竟然打到了競技場前 30。" 同時氪金陷阱也不少," 很有字節特色。" 辛料調侃道。
不僅人物服裝需要融合,此前強化裝備上頭,本身只準備輕氪月卡的辛料," 一下子充了十幾個 648(元),但是游戲體驗也沒升級,差點就棄游了。" 辛料表示,目前雖然一個月剛氪了一萬(元)出頭,但漸漸 " 有些玩不下去了 "。
" 相比起 DNF、LOL、《夢幻西游》,《晶核》的社交性太差了。" 辛料直言,不僅打團卡頓,同時由于所有聊天頁面必須點開," 有時開團有朋友邀請都不知道,等點開團都打完了。"
如今不到一個月,和辛料一起玩的朋友們一半都已經棄游," 主要是運營不給力,時間久了都玩不下去了。" 辛料補充道。
找不到的爆款?
7 月,甫一發布便沖上手游暢銷榜第三位的《晶核》,似乎是字節朝夕光年 " 揚眉吐氣 " 的新作。
據靠近字節的知情人士透露,字節內部對于《晶核》的火爆表現似乎并不意外,甚至 " 頗為冷靜 "。
" 字節的游戲業務,不管是此前的《航海王:熱血航線》,還是如今的《晶核》,無一不是重宣發、輕內容的打法,守著抖音這么大的流量池,《晶核》想不爆都難。" 該內部人士透露。
而讓字節內部意外的,則是騰訊此次的 " 擺爛 "。
該內部人士表示,《晶核》在宣發時瞄準了騰訊旗下的經典老游 DNF(《勇士與地下城》),邀請了兩大 DNF 競品主播代言游戲,包括 DNF 的頭部主播旭旭寶寶,以及 DNF 曾經的國服第一劍圣、" 抗韓先鋒 " 孫亞龍,意圖就是承接 DNF 的退坑玩家。
但面對字節的正面 " 硬剛 "," 一向應對及時的騰訊卻并沒有進行有力的反擊。" 該內部人士補充道,這也讓對標 DNF 的《晶核》上線初期就在 DNF 的老玩家里打出了知名度。
在《晶核》的驚艷亮相背后," 有錢有人 " 的字節顯然投入不小。
7 月 14 日上線前,《晶核》官方微博就已豪擲 5 萬元購房基金及金條 " 高調 " 開啟宣發節奏,而在抖音這一主宣發戰場,更是拿出了千萬預算做發行人計劃 # 晶核 coa。截止發稿前,話題投稿達人過萬,生產視頻數超 3 萬。
同時,根據 DataEye 數據顯示,首發期內參與《晶核》營銷的達人 98.5% 為中腰部博主,更有大量抖音頭部 KOL 齊聚公測主話題#上晶核即刻暴打,吸引話題總播放量高達 28.9 億。
" 除了營銷動作之外,抖音廣告也是全面鋪開,不過都是字節自家的流量,花起來并不會心疼。" 資深游戲從業者鄭秋補充道。晶核的整個打法,跟《航海王:熱血航線》極為相似,重點就是對抖音資源的深度利用,全量的資源、游戲直播、短視頻、買量支撐起了游戲的新增,等熱度做起來以后再延展到其他平臺。
大力扶持之下,據 GameLook 預估,《晶核》上線兩周全平臺流水達 4-5 億元,預估單日流水在 3000 萬元甚至更高。DataEye 亦預估上線首日《晶核》全平臺收入將達 1800 萬元。
但《晶核》頗有些后繼乏力。
顯然,《晶核》并未成為字節游戲 " 大力出奇跡 " 的一次新嘗試。
來源 / 七麥數據 鏡觀臺截圖
作為字節跳動內容與商業化的必然嘗試,布局游戲業務是字節的 " 必然之選 ",也成為了字節的 " 心病 " 之一。
2017 年抖音成立游戲內容中心,2019 年字節正式成立朝夕光年事業群,但承載字節游戲業務的朝夕光年,位列字節六大 BU(事業群),卻一直缺乏產品自證。
此前 2020 年 4 月上線的《航海王:熱血航線》,根據伽馬數據,曾在同年次月躋身流水榜 TOP 4,位列《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之后,流水甚至超過了《原神》,隨后便如《晶核》一般迎來 " 高開低走 "。
而在《航海王:熱血航線》之外,字節首款自研國風大作《花亦山心之月》被不少玩家吐槽 " 畫風優美但缺創新,戰斗無聊更無劇情 ",發行的《熱血街籃》也被指 " 玩法缺乏亮點,趣味性不足 ",最終都 " 泯然眾人矣 "。
截至目前,朝夕光年仍然沒有一款自研自發的 S 級產品出現。
字節做不好游戲?
字節似乎深陷游戲焦慮之中。
除了第一負責人嚴授為字節原戰略投資負責人,并不直接參與發行業務,字節的游戲業務頻頻 " 換將 "。
2020-2021 年字節游戲負責人為原騰訊互娛乾坤游戲產品經理王也(那拓)和 wenwen, 但高薪 " 召將 " 之后, 隨著 " 騰訊系 " 在 2021 年先后離職,據晚點 LatePost 報道,2022 年 9 月,朝夕光年啟動大規模的人員和項目裁撤,上海、北京、杭州三地工作室裁員比例達 20%。
如今,字節的游戲內容中心被直播中臺—游戲兼并,部分游戲內容運營回歸西瓜,發行人計劃也已歸屬巨量星圖管理,朝夕光年只有發行內部游戲的權限。
而某前字節跳動游戲業務的業務人員亦表示," 入職時游戲還是字節的戰略業務之一,作為中臺的抖音市場部也組建了用于銜接朝夕光年和抖音的小組,但隨著朝夕光年在《戰斗藝術》《航海王:熱血航線》《鏢人》等游戲發行效果低于預期,抖音放棄了介入游戲業務。"
對此,鄭秋直言,"字節一直都很重視游戲業務,幾個研發工作室都是重金孵化,但是字節一直沒能找到自己的路線。"
在業務起步之處,字節的游戲業務參考騰訊,用做流量產品的思維做內容產品,以綁定抖音的形式試圖 " 復制騰訊 ",但由于抖音不像微信,社群本質是達人和用戶的關系,缺乏社交屬性," 字節很難像騰訊做社交游戲。" 鄭秋表示。
來源 / 視覺中國
重金孵化、高調宣傳之下,是字節為之付出的成本。
" 我們內部人員都覺得《晶核》不好玩,只是前發定位人群很準,前期氪金機制能夠吸引更多的游戲玩家嘗試,這也是由于字節游戲產品少,因此舍得在游戲推廣上重本投入,但字節的游戲業務本心并非是實現游戲理想,而更偏向通過發行賺錢的邏輯,導致資本思維主導著游戲開發。" 有內部人員直言。
" 沒有人比我們更相信字節以后一定會做出爆款游戲,但目前,字節還缺一款大爆游戲。" 上述內部人員表示。
即便爆款尚未出現,字節游戲亦腳步不停。
10 月 12 日,朝夕光年旗下的 MMC 工作室研發的《星球:重啟》宣布將于 11 月 16 日正式開啟全平臺公測,全網預約量突破 1500 萬。這款游戲此前已登錄中國港澳臺和日本市場,一度登上 iOS 暢銷榜 TOP 30。
只是,《星球:重啟》會打破字節游戲高開低走的魔咒嗎?答案還有待揭曉。
對于字節游戲的相關情況,鏡觀臺嘗試與字節核實信息,多方聯系未果。
而通過重金收購和挖角其他大廠,字節組建起的游戲團隊,迫切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
參考文獻:
《字節跳動:到底有沒有游戲基因?》;來源:慢放。
* 題圖及部分內文配圖來源于視覺中國。
* 文中陸川、辛料、陳陽、MOMO、鄭秋為化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