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領先”但故障頻頻,車主投訴問界汽車花式出故障快訊
在中國汽車質量網發布的“中國汽車質量排行”中,問界M5還斬獲了“2023年度新能源中型SUV質量排行第一”的榮譽,作為2023年異軍突起的品牌黑馬,問界可謂是名利雙收。
2024年剛開年,一張汽車質量排行榜的圖片在各大網站上流傳,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問界M5不僅斬獲了12萬+新用戶,在中國汽車質量網發布的“中國汽車質量排行”中,問界M5還斬獲了“2023年度新能源中型SUV質量排行第一”的榮譽,作為2023年異軍突起的品牌黑馬,問界可謂是名利雙收。
但這邊問界還沉浸在M5質量第一名的喜悅里,另一邊負面已經開始發酵。1月8日下午一個名為“車主質疑問界汽車功能頻繁故障”的詞條掛上相關汽車網站熱搜,同樣的,社交媒體網站也出現了“功能故障零部件脫落車主質疑問界汽車”的詞條。
而詞條內的內容是江蘇城市頻道所報道的一則問界M5車主的消費維權新聞。南京市民唐先生在2022年的10月份花35萬元購入一臺問界M7,此后,問題不斷。
首先是提車幾天后主駕座椅迎賓功能失靈,“提車后四五天,一開門整個座椅直接往前沖,把我壓在方向盤上動不了”唐先生這么說道。當時銷售門店的反饋是軟件故障,但是在車機重啟以及軟件升級后故障仍然存在,多次溝通后門店為唐先生更換了全新的主駕座椅。
根據唐先生所述,就在主駕座椅更換后,自己在帶客戶前往外地調研時座椅后背蓋板掉落,線路暴露在外。而后在23年6月,門店與唐先生協商,基于原本的M7產生磨損,廠家為唐先生更換了售價較低的問界M5。
但就在2023年8月份唐先生再度提新車后,僅兩個月時間,問界M5又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出現了螺絲松脫導致輪子護板掉落,卡住前面輪轂的故障。同時,因事故發生路況并不明晰,且行車記錄儀畫面也已經被覆蓋掉,唐先生也委托相關鑒定評估機構針對后葉子板內襯掉落原因進行鑒定,鑒定結果排除了因撞擊導致脫落的原因,目前售后門店與南京唐先生還在針對賠償問題進行接洽。
唐先生不滿的心情相信大多數人都可以理解,畢竟花三十幾萬購買一輛新車,一年多時間又是換座椅,又是換車,結果還在高速公路上出故障,已經不是體驗感的問題了,而是涉及最關鍵的安全問題。
但咱也得說句公道話,按照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來看,問界的售后其實做得還算是到位,又是換零件又是換新車的,只是做不好質量的第一步,用售后能彌補用戶的印象嗎?
在問界M7的車友圈我們看到了問界新M7的用戶反饋提車半個月出現剎車異響,多次找過售后,但均沒有解決辦法,該用戶認為這個價位的車不應該有這種聲音,評論區也有用戶反映出現了相關的問題,并紛紛“獻計獻策”,表示需要“磨合一段”時間。
其實問界算是很典型的一個靠“流量”火起來的品牌,在互聯網上對問界支持的聲量很大,即使是質量問題被爆出的時候,也有一幫問界的粉絲來為問界說話。
以目前互聯網的輿論來看,問界此次車主投訴是否“為黑而黑”還真不好定論,只是我們從多方渠道車主的反饋來看,問界在質量層面的能力確實有待提高,而問界被爆花式故障這件事兒也給所有新勢力品牌們提了個醒。
其一,流量有多大,所要承受的代價是與之相等的。品牌因為流量輿論被大眾看到,就越要做好自身質量和售后服務的把關,否則一旦出現問題就會被放大到聚光燈底下,承受流量的“反噬”,給品牌聲譽造成的影響也是乘以數倍的。比如說2023年的車圈紅人小米汽車,是賺足了流量的紅利,車還沒上市,但是宣發已經相當到位了,可是隨之而來的是網絡上各種虛假的消息和謠言,為辟謠跑斷腿。
其二,流量越大,責任越大。如今是自主品牌造車的關鍵時期,很多用戶其實對于大多數新能源產品還遲遲沒有放下戒備心,這時候高流量品牌對于行業所要承擔的責任也相當大,一旦質量和售后崩盤影響的不僅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一整個行業。
希望更多品牌在享受流量所帶來紅利的同時,也要牢記自身的責任,流量再好,都不如做好產品質量和用戶服務來得好。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