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離職”、再引戰投,零跑“備戰”還是“自救”?快訊
2個月內的多次引投似乎并未能讓零跑有所起色,疊加聯合創始人、總裁吳保軍被曝離職,零跑陷入了2024年第一場輿論風波。
2個月內的多次引投似乎并未能讓零跑有所起色,疊加聯合創始人、總裁吳保軍被曝離職,零跑陷入了2024年第一場輿論風波。
離職已有征兆
1月23日,有消息稱,吳保軍現已離職,零跑汽車將不再設總裁崗位。隨后零跑和吳保軍本人相繼回應。
此前,吳保軍曾透露,為了加入零跑,自己與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有三個對賭條件,一是入職第一年完成1萬輛銷量,二是前兩年累計完成4萬輛銷量,三是推動零跑上市。
但完成三個對賭后,吳保軍和零跑卻臨近分別的路口。
《國際金融報》記者據此向吳保軍本人求證,其坦言,沒有打算離職,離職事項目前尚未和公司達成共識,仍在協調中,分歧主要在持有股權的處理上。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是總裁兼聯合創始人,但吳保軍已有1年沒參與零跑的經營,去年吳保軍主要負責戰略和政府事務。”
實際上,吳保軍被曝離職,業內并不意外,此前一年前多的時間里其在零跑的角色已逐漸邊緣化。
記者注意到,吳保軍離職前曾有一筆百萬元的套現,根據港交所披露信息,今年1月2日,吳保軍出售其擁有的5萬股零跑汽車股份,以每股33.6港元成交,合計168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54萬元),交易完成后,吳保軍仍持有零跑汽車1345.65萬股份。
事實上,早在去年11月,零跑國際商貿(上海)有限公司便發生工商變更,吳保軍卸任法定代表人,已有退出跡象。不過,同月披露的零跑汽車《董事名單及彼等的職責》中,吳保軍仍任命為公司總裁和執行董事。
2020年加入零跑汽車后,吳保軍主要負責公司業務發展、營銷、制造以及供應鏈。入職前,吳保軍在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擔任副總裁、總裁和董事長,且在汽車領域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他曾先后任職于標致汽車、廣汽本田、廣汽豐田。
多次引入戰投
一周前,零跑剛收獲了一筆7億港元的戰投。
1月19日,零跑公告顯示,已與金華市產業基金訂立H股認購協議,已有條件同意配發及發行總額為不超過2億元的有關數目H股,認購價為每股H股認購股份43.8港元。
同時,其還與武義縣金投訂立內資股認購協議。據此,零跑汽車已有條件同意向武義縣金投配發及發行1003.5萬股內資股,認購價為每股內資股認購股份39.86元(約合43.8港元),認購股份將根據一般授權配發及發行。
此次戰投后,朱江明等股東的持股比例有所下調,朱江明本人的持股將從6.93%降至6.85%;第一大股東集團持股比例將從23.47%降至23.21%;Stellantis所持股份由21.26%降為21.02%。
根據公告,零跑本次認購事項所得款項總額合計為6.59億港元(不超過6億元),資金擬分配用于研發投資、營銷、提升生產能力,以及運營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等。
而此次戰投前不到兩個月,零跑剛與Stellantis集團達成合作,收獲一筆85億港元的合作,且這筆投資在雙方簽署協議后僅28天就已到賬,按理來說零跑現在的資金儲備非常充足。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記者,零跑在兩個月內多次引入戰投,或是公司正在尋求擴大規模、加強研發、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投入,以增強其競爭力和市場份額,“戰投的引入可以為零跑提供更多的資金和資源支持,加速其發展進程。”
而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有著不同看法,他向記者分析道,零跑之所有連續融資,且此次融資有著地方政府的產業資金,并不意味著公司業務發展順利,業績表現突出,而是流動性風險加劇,“在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現有品牌競爭加劇的趨勢下,流動性不足很可能造成經營性風險”。
仍處虧損狀態
去年全年,零跑累計銷售14.4萬輛,同比增長29%,較年初朱江明定下的20萬目標,僅完成72%。
回顧全年,零跑的業績下半年才有起色。去年1月,零跑僅銷售1139輛,彼時公司解釋稱受到政策調整以及產線升級,疊加春節假期,公司銷量此后會逐漸爬坡。直至5月,零跑銷量重回萬輛,期間,零跑推出旗下首款增程式產品零跑C11,對零跑T03給予6000元的降價補貼,零跑C11給予1.6萬元優惠券等,多重福利政策的加持下,零跑終于5月銷量回到1.2萬輛。
下半年,在零跑C11增程版與零跑C01增程版的加持下,零跑的單月銷量呈現爬坡狀,至12月銷售1.86萬輛,下半年公司累計銷量達11.29萬輛,較上半年多出6.84萬輛。
除了銷量問題,零跑仍處于虧損階段。去年前三季度,零跑的經營虧損已達33.59億元,結合前三季度銷量計算,平均的單車經營虧損約3.78萬元。
加大研發開支投入后,零跑汽車前三季度的的研發投入達到12.97億元,但與“蔚小理”相比,零跑研發上的投入仍不值一提。
現金流方面,去年第三季度,零跑的經營活動產生現金凈額為14億元,環比減少13.62億元;公司自由現金流10.18億元,環比減少14.84億元。
進入2024年后,迎面而來的“價格戰”以及被業內認為加速“內卷”的智駕市場都是不小的挑戰,是否有充足資金面對接下來的硬仗,對零跑而言將是重要挑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