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反目,華熙生物內憂何解快訊
近日,華熙生物旗下“夸迪”品牌前主理人枝繁繁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稱夸迪官方客服號在所有的代理商群里公然造謠,表示代理商被拖欠的貨品和獎勵都與其有關。
陷入增長困境的華熙生物又出內亂。
近日,華熙生物旗下“夸迪”品牌前主理人枝繁繁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稱夸迪官方客服號在所有的代理商群里公然造謠,表示代理商被拖欠的貨品和獎勵都與其有關。言論一出,她的社交平臺涌現大量謾罵、指責的聲音,無奈之下只能起訴華熙生物,要求后者公開道歉、澄清事實。
事件發生后,《國際金融報》記者試圖聯系枝繁繁和華熙生物,但截至發稿,二者均未就此進行回應。
隨著枝繁繁公開發聲,外界關于華熙生物內部動蕩的猜測甚囂塵上。今年以來,華熙生物多位核心員工崗位出現變動,或離職、或調任,這也被視作公司刀刃向內,尋求變革的信號。
風雨欲來,華熙生物又能否安全度過“陣痛期”。
吳典攝
“功臣”反目
按枝繁繁所言,對于市場上近期流傳的、關于自己的負面信息,她原本打算一直保持沉默,期望時間可以沖淡流言。
直到5月16日,夸迪官方客服號在所有的代理商群里造謠,稱之所以代理商交了貨款卻拿不到貨,是因為貨款都在枝繁繁手中;之所以不給代理商發獎勵,是因為第三方公司是枝繁繁的關系,“我讓他們注銷了”。
言論發出的當晚,枝繁繁的社交平臺涌現大量謾罵、指責的聲音,不少人讓其還錢,“人在做天在看,積點德吧”“又當又立,保證金強制轉貨款”“只會撈錢的詐騙犯”“清華就教會她騙人了吧”……
忍無可忍之下,枝繁繁發了一則朋友圈,表示既然華熙生物不會查賬,那就辛苦法院來查。她在視頻中曬出起訴書,以“名譽權侵權”起訴華熙生物,要求后者公開道歉、澄清事實。目前,該則起訴已經被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受理。
對于華熙生物而言,枝繁繁算得上“功臣”,她是“夸迪”的靈魂人物。
2017年,枝繁繁從商標庫中的一堆商標中熬夜挑中了“夸迪”,原始團隊只有5個人,大家一起在連辦公桌都沒有的倉庫里做“夸迪”。2018年,定位為高端抗衰品牌的“夸迪”正式成立,產品主打凍齡抗初老,第一年的銷量只有不到5000萬元。
與眾多國貨品牌相似,“夸迪”靠李佳琪實現了突圍。
2020年3月,該品牌首次出現在李佳琪直播間,那一年“夸迪”實現營收3.91億元。而后為了將“夸迪”做好,枝繁繁親自下場直播“帶貨”,向消費者科普護膚知識,將自己打造為美妝護膚博主。
在她帶領下,“夸迪”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2021年、2022年分別創下營收9.79億元、13.68億元,成為華熙生物旗下第二個邁入10億營收陣營的功能性護膚品牌,地位可見一斑。
孫婉秋攝
研發動蕩
直到2023年,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出現全線下滑,“震感”也逐漸擴散到人事層面。
去年上半年,“夸迪”所貢獻的收入同比下滑10.1%,對應約5.4億元;來自“米蓓爾”“BM肌活”的收入分別同比下滑16.81%、29.62%,“潤百顏”跌幅最小,為2.04%。核心品牌的萎靡直接拖累了華熙生物整體業績表現,其當期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0.27%,首次增收不增利。
集中在下半年的“618”“雙11”“雙12”等重要消費節點也沒能扭轉這一局面。
去年全年,華熙生物來自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的收入同比下滑18.45%,原料業務及醫療終端業務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對沖之下,公司全年營收依然同比下滑4.45%,為60.76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8.97%至5.93億元,倒退至2019年的水平。
彼時,華熙生物在談到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時表示,公司在報告期內繼續推進“四輪驅動”業務布局,為擺脫過去成功的路徑依賴,繼續推動管理變革的全面升級與落地。其強調管理變革是必然動作,對各業務短期呈現不同影響。
對于言辭中所提到的“管理變革”的具體情況,《國際金融報》記者向華熙生物方面求證未果。不過從種種跡象來看,“主戰場”應該是研發板塊。
今年3月初,枝繁繁在一則視頻中回顧了與“夸迪”的成長歷程,并官宣了自己的離開,她說“2000個日夜,要怎么說再見呢”。當時關于外界的種種猜測,枝繁繁曾回應“我們創始人集體被離職”;也有聲音稱,原“夸迪”團隊早在年初已經悉數離開,現在接手的是新團隊。
變動不止于此。
4月末,華熙生物公告宣布,公司副總經理劉愛華、原核心技術人員欒貽宏均不再直接負責研發相關工作,核心技術人員王勇志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職務;同月初,原核心技術人員馬守偉辭職。
公開信息顯示,劉愛華、欒貽宏均擁有超過20年的透明質酸相關行業從業經歷和豐富的研發經驗;王勇志則擁有20多年的食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品類產品的開發經驗,離職前擔任食品研發上海分中心總經理;馬守偉離任前擔任上海研發中心功能性護膚品開發總監,曾打造潤百顏HACE次拋精華液。
吳迪攝
另外記者還注意到,近年來華熙生物研發人員數量不斷增長,2021年至2023年分別為571人、827人、926人,但平均薪酬卻不斷下滑,同期分別對應26.29萬元、22.94萬元、20.61萬元。
這些情況也令外界疑惑,華熙生物究竟將研發擺在什么樣的位置?核心技術人員的相繼出走又會引發怎樣的蝴蝶效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