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銀行多名高管超期服役,撥備覆蓋率創近三年新低快訊
作為民營銀行中的佼佼者,微眾銀行業績表現雖然整體可觀,但仍面臨著增速放緩,不良貸款壓力上升,撥備覆蓋率下降,高管超期服役等挑戰。
作為民營銀行中的佼佼者,微眾銀行業績表現雖然整體可觀,但仍面臨著增速放緩,不良貸款壓力上升,撥備覆蓋率下降,高管超期服役等挑戰。
近幾年,微眾銀行業績增速有所放緩。2021年至2023年,微眾銀行營收增速分別為35.76%、31.03%、11.3%,2023年增速下降20個百分點;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8.87%、29.83%、21.02%,同樣明顯放緩。
2023年,微眾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93.61 億元,同比增長 11%;實現凈利潤108.15億元,同比增長21%。2023年度報告顯示,微眾銀行現已坐擁3.99億個人有效客戶數,較上年末增加約 3700 萬人。微眾銀行主打貸款產品中,個人消費貸占據較大比重,2023年個人貸款占比達54.89%。截至2023年末,微眾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1.55%至60.41億元,且已是連續兩年增幅達20%以上。截至2023年末,微眾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6%,同比壓降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352.64%,為近三年最低值。撥備覆蓋率下滑幅度高達61.35%,這意味著微眾銀行在2023年通過大量的核銷維持了不良率的穩定,撥備覆蓋率的降低直接推動了凈利的釋放,為凈利潤增長的18.78億元做出了重要貢獻。
銀行的穩定運營與健康發展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管理架構和人員配置。然而,近年來微眾銀行卻因高管超期服役的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
微眾銀行自2014年成立以來,憑借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和創新的金融服務,在民營銀行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該行部分高管的任職時間遠超監管規定的7年輪崗期限。
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任職起始日期為2014年12月,截至目前已任職9年多;行長李南青自2015年10月起任職,也已超過8年。此外,執行董事、常務副行長黃黎明,2016年11月起任執行董事,2016年3月起任常務副行長;副行長、首席信息官馬智濤,2014年12月起任首席信息官,2016年7月起任副行長;副行長陳峭,2016年7月起任職,他們在副行長職位上的任職時間均超過7年。
原銀保監會于2019年12月發布的《關于銀行保險機構員工履職回避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對關鍵人員任職設置7年輪崗期限,并對存量任職回避問題的整改給予3年過渡期,于2022年底結束。按照該指導意見,微眾銀行的多名高管存在超期任職的行為。
微眾銀行高管大多出自平安系,他們在該行發展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微眾銀行可能出于長遠發展的謹慎考慮,尚未急于推行高管輪換。
然而,微眾銀行高管過長的任職時間引發諸多擔憂。
一方面,這可能導致銀行內部難以形成有效的人才流動和晉升機制,限制年輕優秀人才的發展空間,不利于激發組織的創新活力和競爭力的持續提升。
另一方面,如監管所擔心的,銀行高管超期服役容易出現無法公平公正履職的情況,可能滋生權力固化、利益輸送等問題,不利于行業自律和內部廉潔建設,進而降低了內控機制的有效性,為銀行的長遠發展埋下隱患。
此外,監管層面對于高管任職期限的規定是基于行業規范和風險防范的考慮。微眾銀行高管超期服役若不能得到妥善解決,可能會面臨監管壓力和合規風險。
微眾銀行高管超期服役問題是其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如何在穩定與變革之間找到平衡,既保持現有優勢又能積極應對潛在風險,是微眾銀行亟待解決的課題,也值得整個金融行業深入思考和關注。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