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6系列正式發布,趙明談行業競爭:比創新榮耀誰都不怕快訊
榮耀Magic6 RSR保時捷設計是從榮耀自身產品的創新設計,對于榮耀Magic6系列創新迭出的功能體驗,AI對榮耀來說。
【TechWeb】3月18日,榮耀召開春季旗艦新品發布會,榮耀AI使能的全場景戰略,定義智能終端的AI四層架構、榮耀Magic6 至臻版和榮耀Magic6 RSR 保時捷設計正式亮相。憑借影像、屏幕、通信、AI等多方面創新,榮耀Magic6 至臻版與榮耀Magic6 RSR 保時捷設計一經發布即備受業界關注。
其中,在影像方面,此次新品首次將自動駕駛領域的LOFIC橫向溢出集合電容技術引入手機領域,配合激光雷達對焦系統帶來單反級超動態鷹眼相機,支持15EV手機行業最高動態范圍,再度引領行業探索影像新方向。對于榮耀Magic6系列創新迭出的功能體驗,榮耀CEO趙明信心十足,他表示期待能與(即將發布的)華為P70同臺競爭。
此外,趙明還在發布會后的媒體采訪環節中,圍繞Magic6 RSR保時捷設計定價、行業競爭現狀、AI技術發展趨勢、研發投入儲備優勢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以下為采訪實錄:

期待Magic6系列與華為P70同臺競爭
Q:華為P70系列可能馬上就要發布了,華為可能就要回歸之前的雙旗艦策略,榮耀有沒有一款專門主打影像旗艦的產品?
趙明:榮耀Magic6至臻版的影像能力,我認為可以跟即將發布的P70進行競爭。華為如果做得更好,我們就要向它學習,榮耀最不怕的就是競爭對手有優秀的產品、有非常好的創新。從目前來看,榮耀Magic6系列在綜合體驗和創新上還是最頂流的。當然,我們也期待著跟華為P70能夠在創新和體驗上比較一下。
Magic6保時捷定價與華為無關
Q:榮耀Magic6 RSR保時捷設計定價,好像比華為的非凡大師版稍微低一點,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采用了這個定價策略?
趙明:(榮耀Magic6 RSR保時捷設計的)定價沒有參照華為的非凡大師版。榮耀Magic6 RSR保時捷設計是從榮耀自身產品的創新設計,以及整個系列(定位)來考慮的。希望有更多的消費者能夠體驗如雙棧串聯OLED架構屏幕的創新,以及全新的設計理念。
比創新榮耀誰都不怕
Q:如何看待華為前兩個月銷量增長?未來榮耀會不會調整打法來應對?
趙明:對于我們來講,一個強大的對手進來是好事,這個產業一定是充滿了創新、充滿了競爭才有活力。當這個市場變得越來越平庸的時候,消費者對產業的關注度會降低,會延長換機周期。
當我們有很多新的想法出現,比如說用AI來重構消費者的服務和體驗,或者是一些新的材料,新的創新思想和解決方案,可以讓消費者對這個產業充滿熱情。現在應該是大家如何一起讓這個行業充滿活力和創新,把整個產業規模做大,一起協作,來比拼創新。在這一點,榮耀誰都不怕。
快速變現的AI只是曇花一現
Q:前幾年手機行業換機潮的低谷期,有一部分原因是技術迭代的問題,沒有新技術的誕生。今天AI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換機的熱情了嗎?接下來對市場的預期是什么樣?
趙明:當我們剛開始打造平臺級AI的時候,因為都是底層的東西,最初沒有很顯性的能呈現給消費者的功能,它就是“沉沒成本”。但是持續做下去,我們今天就有了意圖識別人機交互、有了基于地理圍欄的精準的服務推薦,再往后走一定會有更多的AI服務呈現出來。榮耀選擇的是在每個領域都要做長跑選手,短平快的快速變現會是曇花一現,生命力會不長久。
榮耀(獨立)出來之后,我們定義自己就是要做正確而艱難的事情,面向未來的一個方向不斷地提升自己,戰略正確(影響)每一步的行為。這條路很艱難,但是只要我們頑強地成長,能夠活下來,這條路一定是越走越近的。
如果說選擇一條容易的路,做創新變現,跟隨著別人的創新,這跟我們在全球打造高端品牌的定位背道而馳。
一定要啃最難啃的骨頭,因為行業的領先者,蘋果、華為、三星都有很多自己獨到的地方,榮耀是一個小公司,我們要發展起來,就要靠更加激進的創新能力、更加自由的沒有障礙的發展自己,面向消費者(需求進行)創新。
能做四個層級AI的只有榮耀
Q:AI對榮耀來說,是不是一個產品(如手機)的賣點?關于端側大模型、云端協同一體,現在主流這些手機廠商他們選擇的方式也不一樣,各自差異點或者各個方案的優勢是什么?
趙明:在行業當中,在四層AI發力的只有榮耀在堅持做,而且核心是在第一層、第二層和部分第三層。

我們在第一層和第二層所做出所有的努力,都是在三年前榮耀獨立時就開始布局,到今天才可以拿出來跟消費者見面。因為基于意圖識別的人機交互,是得益于平臺級AI能力的構建,但平臺級AI、實時電子圍欄是在底層的操作系統一直運行的,它不僅需要算力支持,還需要低功耗的能力布局。
如果再給榮耀一兩年的時間,我認為我們第一層和第二層的能力,會遠遠領先于所有的對手。
(初代)榮耀Magic,就是因AI而生的。當年我們定義Magic的時候就是開啟手機智慧之門,在一開始就有了MagicLive智慧引擎。
我們希望能夠打造一款未來可以持續的成長和進化的手機,當你用它越多它就越能懂你,越能夠幫助你,給你把服務提前準備好,像你的分身助理和虛擬世界的智慧生命體,幫你管理虛擬世界的資源和資產。
(基于)這種想法,在獨立出來之后,我們就調整公司的組織結構和架構,堅定不移地往這個方向走。這是一場長跑,可以說跑三年我們才看到一點點的成績,才能夠把意圖識別的人機交互、任意門呈現出來,背后底層的能力和邏輯是在幾年前就構建的。
在消費者層面,當消費者體驗到照片扣圖、做一下渲染、文生圖——說句話生成一張照片,會感覺這種AI很炫很直接。但是對于榮耀來講,這是第三層應用級的AI,這不是最核心的(能力),未來的這種應用,有海量開發者和第三方可以提供。對于終端廠家而言,我認為應該踏踏實實從第一層、第二層(著手),兼顧第三層部分的應用。
我們要做的是操作系統級的,一定是長跑,越跑到最后你會發現構建的能力所呈現給消費者的體驗和可成長性是越來越多。榮耀對于“AI元年”的定義早于行業,我們從初代Magic產品問世的第一天,就對所有的技術戰略進行了全面的規劃和布局。
注:【榮耀AI四層架構:AI使能跨系統融合/AI重構操作系統/AI在端側的應用/AI的端云協同】第一層用AI使能跨系統融合,讓不同的操作系統通過AI 來做決策,實現手機、平板、PC等設備之間的無縫連接和數據共享;第二層用AI重構操作系統,讓手機越用越懂你、越用越好用,基于意圖識別的人機交互新方式即典型成果;第三層是AI在端側的應用,比如摳圖、拍照渲染、總結文檔;第四層則是AI的端云協同,將網絡AI大模型應用呈現在端側。
榮耀研發投入占比行業最高
Q:去年Magic發布會的時候,您當時也談到了榮耀在過去幾年市場承壓時候一直在大力投入研發,不能自毀長城,先要進行投入。今天回頭看,前幾年的投入給榮耀建立了什么領先優勢?
趙明:這三年我們每一年都維持了超高的研發投入比,2021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投入的10.5%,2022年占11%,2023年研發投入占榮耀整體公司收入的11.5%。幾乎在所有做終端的公司中,我們研發投入占比應該是最高的。
我們的每一條路線都可以持續往后發展和演進,所以我們堅信創新這條路,可能投資的周期會很長,變現的周期會很長,但一定要有足夠的戰略耐心,當你持續做下去你會看到成果的,創新其實就是這個過程。
當每年平均超過11%的研發投入,你積累的技術未來才有機會面向消費者(釋放),隨著收入增長,2024年我們研發投入還會超過11%。(Suky)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