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一哥”的困局:衛龍如何破解漲價與質量的兩難?快訊
在零食市場這片紅海中,衛龍辣條曾以獨特的定位和營銷策略獨樹一幟,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在零食市場這片紅海中,衛龍辣條曾以獨特的定位和營銷策略獨樹一幟,穩坐行業頭把交椅。然而,隨著近期財報的公布,盡管衛龍交出了一份看似亮麗的成績單,但其背后隱藏的種種問題卻不容忽視,令人對其未來發展產生諸多質疑。
2024年上半年,衛龍美味總收入達到約29.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3%,毛利率和凈利潤也實現了顯著增長。然而,這份光鮮的業績背后,卻隱藏著產品結構的單一和過度依賴蔬菜制品業務的隱憂。盡管蔬菜制品如魔芋爽、風味海帶等成為新的增長點,但過于依賴某一品類不僅增加了經營風險,還暴露了品牌創新和產品多元化的不足。
衛龍在追求業績增長的同時,食品安全問題卻頻繁曝光。從魔芋爽被質疑缺斤少兩到消費者投訴中頻現的“含有黑色工業異物”、“含有指甲”等食品安全問題,這些都嚴重損害了衛龍的品牌形象和消費者信任。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任何一次質量事故都可能成為品牌崩塌的導火索。
5月24日,據光明網報道,網友“燕子哥”反應稱,他購買了衛龍旗下的魔芋爽麻辣素毛肚,但拿回家后卻懷疑其存在短斤少兩的情況。結果稱重后發現,包裝上雖然標注了凈含量為15克,實際稱重卻只有8.9克,這還是帶了包裝袋的重量。該網友稱,他買的是盒裝的產品,有兩小袋的實際分量少于標注克重,另一袋含包裝只有12.6克。
事情在網上曝光后,引發了輿論爭議。雖然事后衛龍官方公開向消費者道歉,并依照法律規定對消費者補償,不過依舊對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影響。甚至不少網友稱,沒想到辣條也成了價格刺客。
據第三方黑貓投訴平臺顯示,針對衛龍食品的投訴累計高達665條,而最近一個月的投訴都主要集中在魔芋爽產品。不少消費者投訴稱,購買的魔芋爽存在“含有黑色工業異物”“含有指甲”、“吃出毛發”、“有黑色臟污”“打開包裝發現產品變質”等問題。
曾幾何時,衛龍辣條以其親民的價格和獨特的口味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然而,近年來,衛龍卻悄然走上了漲價之路。從新款辣條品牌“霸道熊貓”的高價定位到調味面制品價格持續攀升,衛龍辣條的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消費者的預期。在性價比成為消費者購買決策重要因素的當下,衛龍的漲價策略無疑是對消費者忠誠度的巨大考驗。
回顧衛龍公開發布的資料可以發現,衛龍的部分產品價格一直在上漲。2019年至2023年,公司調味面制品每千克平均售價分別為14.3元、15.0元、15.1元、18.1元、20.5元,5年里累計漲幅約為43.36%。
衛龍在營銷和渠道布局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在產品研發和創新方面卻顯得力不從心。從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衛龍的研發投入僅占總收入的0.3%左右,遠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缺乏核心技術的支撐和持續的產品創新,使得衛龍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顯得后勁不足。
辣條市場的競爭日益白熱化,不僅有麻辣王子、玉峰等傳統品牌的激烈競爭,還有趙一鳴零食販賣店、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新興品牌的不斷加入。這些競爭對手不僅在產品質量和口感上下功夫,還在營銷策略和渠道布局上不斷創新,給衛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綜上所述,衛龍辣條雖然目前仍保持著一定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影響力,但其背后隱藏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卻不容忽視。要想在競爭激烈的零食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衛龍必須正視這些問題和挑戰,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創新營銷策略、優化渠道布局,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繁榮。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