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捅了華為的馬蜂窩,臉都被扎腫了!快訊
小鵬捅了華為的馬蜂窩,臉都被扎腫了。
小鵬捅了華為的馬蜂窩,臉都被扎腫了。
這場商戰,一開始是何小鵬發起的。何小鵬公開質疑問界汽車的AEB技術,認為華為打擦邊球,利用自媒體小號大量虛假宣傳。隊長說過,對何小鵬的這種質疑精神,我完全是贊同的。真理向來是越辯越明,技術沒有捷徑,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就知道了。
然后,小鵬G6和問界M5就被拉出來遛了一下。不遛還見不到真招,這一遛,廠商之間的差距就出來了。一句話就可以形容:“這一次,華為真的遙遙領先了。”
小鵬G6在時速30公里的低速狀態下,竟然沒有繞過道具,直接就撞上了。而問界M5在60公里的時速下,完美剎車,要是再把時速提高一點,設置在高速狀態下,把假人、假車換成真實的三角錐,它就不剎車了,直接提前變道,繞過去了。尷尬的是,理想汽車也被拉出來一起測試了一下,一樣與問界M5存在明顯的技術差距。
圖片來源:懂車帝
問界這款車的智駕系統就不必說了,全套都是華為提供的。當何小鵬以為余承東在吹牛時,他沒想到的是,華為真的做到了遙遙領先。為什么會這樣呢?何小鵬難道又被屬下忽悠了?在隊長看來,之所以出現這種認知上的差異,核心就在于,二者的技術高度不同。華為是智駕技術的顛覆者,而小鵬依然在以現有技術規范做摸索。
因此,小鵬認為,現有技術規范不允許華為這樣的技術落地,也不符合交通安全的定義,頻繁的自動剎車,會對司機和乘客帶來不好體驗。但華為作為技術顛覆者,它根本就不按規則來做技術研發。它已經參與到了智駕技術標準的制定之中去了。
交通運輸部發布《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技術指南》公告中,就明確提到,華為與百度兩家公司參與到了標準的制定。小鵬還在對著標準答案,一點點地完善自己,可華為已經開始參與出題了。而且,更重磅的是,百度不再單方面采購英偉達的自動駕駛芯片,開始大規模購買華為的自動駕駛芯片。百度是中國最早搞智能駕駛技術的廠商,比華為、小鵬、蔚來、理想等車企都要更早。連百度都用華為芯片取代英偉達芯片,這就足以證明,華為的自動駕駛芯片絕對是業內一流的。
因AEB之爭,小鵬汽車技術比拼,遭到完敗,今天港股開盤后,小鵬股價大跌8%。與之對應的是,賽力斯市值已經突破1400億,距離上汽集團總市值只差300億了。
為什么華為一個做手機的,在智駕系統方面能夠遙遙領先?核心就在于,華為不只是一個做手機的。
首先,它有底層的5G通信技術,確保汽車網絡穩定。
其次是,華為自研激光雷達,可以自動收集路況信息。
第三是,華為自研自動駕駛芯片。
第四是,華為自研智能座艙系統。
第五是,華為自研車機芯片。
第六是,華為自研三電系統......
除了電池和車身外殼沒做,其他核心軟件、硬件,華為全都做了。其實,在智駕系統面前,電池反而是技術含量暫時偏低的。像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長城旗下的蜂巢能源、寧德時代、欣旺達、中航創新等電池企業,都已經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不只是供應國內,還供應全球。尤其是蜂巢能源從長城旗下獨立后,已經站穩中國高端汽車市場,主要供應寶馬、理想、嵐圖等高端車型。電池技術相對門檻較低,更講究的是規模效應,規模越大,成本越低。
任何商業,上半場比拼的都是成本,先把產品普及。普及了以后,就得比拼技術、比拼品牌。在汽車這個行業,技術就是品牌的最大背書。打到下半場后,隨著智駕技術的不斷完善,相關法規限制的逐步放松,智駕系統在銷售端的轉化率將變得更高。
而華為當初決定不造車,這就讓華為有了先天優勢。百度采購華為自動駕駛芯片只是一個開始,后續會有更多的車企采購華為芯片,還有華為的激光雷達。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都是華為技術的采購方,他們購買了華為的電機。
對華為而言,問界汽車是跟賽力斯深度合作的產品。可除此之外,華為也是一家零部件供應商。從汽車這個行業來說,華為的技術護城河是非常深的,而且,它只做利潤最高的部分,也是技術最難的部分,像什么汽車玻璃、汽車外殼這些,就不做了。
很多車企恐懼華為,是怕被華為掌控靈魂,也怕被華為吸走過多的利潤。就像電腦行業,英特爾、微軟賺走最大頭,而聯想只能賺一點微不足道的代工費。
可總體來說,華為卷的不是成本,而是卷技術。這就逼迫各大車廠,想要自己多賺一些,就得跟著華為一起卷技術。
小鵬這次在AEB技術上,栽了個跟頭,不是一件壞事。這也讓小鵬對自己有一個全新的認知,重新開始奔跑,奮力追趕。
我們不要害怕質疑技術,技術沒有捷徑,真理越辯越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