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白條花式坑消費者,你中招了嗎?快訊
互聯網企業的盡頭是金融,金融的盡頭就是各種“套路”。
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互聯網企業的盡頭是金融,金融的盡頭就是各種“套路”。近幾年,各類分期支付產品花式分期讓不少消費者叫苦不迭,京東白條就在其中。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稱,在京東商城APP購買商品,會被默認使用“白條”支付,逾期后才發現使用的是白條購物。
4月8日,一名消費者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稱,京東白條分分卡私自將其支付方式改成分期 12 個月,沒有提醒告知,第一次支付沒有分期,第二次支付就成分期了12個月。而這位消費者該筆消費僅95元錢。
另有消費者向媒體反映,稱自己京東商城購買菜籃子,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收到了京東金融白條的還款提示,發現在下單時被默認選擇了白條支付。該消費者表示,京東在誘導并欺詐消費者分期支付,臨近還款日期才提示用戶還款,不僅過了7天無理由退貨期,還只能通過白條還款,對征信也造成了不良影響。
還有消費者則被京東白條分期免息優惠的噱頭吸引,結果踩了坑。4月8日,一名消費向黑貓投訴反應,自己于2022年12月在京東上購買商品5840.76元,并于2023年1月25日在京東白條進行了24個月免息分期還款。該消費者表示之所以選擇京東白條24個月還款,是因為京東白條顯示是免息并無任何費用。但是2024年2月還款結束后,該消費者發現被收取分期服務費1121.52元。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白條成立于2014年2月,號稱通過大數據進行信用評估,為信用等級高、有消費需求的用戶提供先消費后付款服務。在2016年,京東白條推出了白條閃付,2021年白條閃付下線停用,并升級為白條分分卡。
就在這一過程中,有消費者表示白條閃付升級為白條分分卡后,單筆消費10元以上強制分期。2021年就有消費者發現,白條分分卡并不是類似信用卡性質這月消費下月還,而是分了12期,即使提前還款也要償還剩余利息。
不僅如此,白條分分卡還會收取分期服務費,變相抬高利息。2023年9月,有媒體發現白條分分卡消費自動分為12期,每期的分期服務費1%,合計為貸款本金的12%,折合實際年利率約為22%。
諷刺的是,最近京東白條最近還對外宣傳大力推行消費分期免息 促進消費恢復。京東白條還表示,在京東白條的客群中,部分消費者會用分期免息消費,將資金放在京東金融的小金庫賺取收益,到期限前才還款。
但是,最新頒布的《個人貸款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個人貸款支付后,貸款人應采取有效方式對貸款資金使用、借款人的信用及擔保情況變化等進行跟蹤檢查和監控分析,確保貸款資產安全。貸款人應加強對借款人資金挪用行為的監控,發現借款人挪用貸款資金的,應按照合同約定采取要求借款人整改、提前歸還貸款或下調貸款風險分類等相應措施進行管控。
京東白條分期嚴格意義上是屬于消費貸,只能用于消費,而不能用于理財投資。京東白條不僅沒有對信貸資金流通進行監管,甚至還鼓勵消費者將京東白條分期投資到京東金融的小金庫。
京東金融的合規問題是“處處漏風”,不少消費者掉進坑里吃了虧,但是要從坑里爬出去也不容易。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4月16日,一名消費者想注銷京東白條,京東客服表示要注銷注銷白條需要先取消"PLUS先享后付"業務。但是京東客服、京東金融客服互相踢皮球,"PLUS先享后付"和京東白條均無法取消。
據了解,京東此前推出了京東plus會員0元先享后付活動,雖然京東表面上宣傳“0元”,但實際上這并不是免費的。客戶點擊開通plus會員,就會默認開通京東白條,并且在白條里凍結149元會員年費,1年會員期結束后,在白條里產生消費金額,并且影響征信。
近日,京東金融APP發出反詐提醒,讓消費者警惕以“注銷京東白條”為名義的詐騙。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