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心灰意冷,百果園市值已跌掉一半快訊
今年3.15讓廣大網友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自己那么難殺,不止淀粉腸和奶茶有問題,連水果也淪陷了。
今年3.15讓廣大網友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自己那么難殺,不止淀粉腸和奶茶有問題,連水果也淪陷了。
而且百果園貴是出了名的,比如18.7一個的獼猴桃、60元一斤的金腰榴蓮、上百塊一串的陽光玫瑰……光是“昂貴的爛水果”這幾個字,聽著就不符合大眾的邏輯,但百果園敢于推陳出新,讓大家都吃上了“爛果園”。
01
百果園變身“爛果園”
最開始,在一些外賣平臺,也有消費者留言稱,在百果園買到了不新鮮的水果。
于是,湖北經視記者應聘了百果園武漢銀海雅苑門店的店員崗位,臥底了解事情真相,結果爆出來的料實在讓人沒有胃口。
首先,百果園不惜和法律規則對著干,雖然記者沒有拿到《食品健康許可證》,店長公然表示:“先上班,后面再補!”健康問題不重要的。
然后,經過臥底發現更多問題,比如門店里不新鮮、有傷口、腐爛的水果,不僅不會丟掉,還會被切成拼盤盒,成為一盤高價果切。
店員甚至機智的認為自己的操作堪稱“化腐朽為神奇”。網友看了想哭。
雖然百果園有規定“絕不售賣隔夜水果”的標簽,但是,從店長到督導經理都選擇了違背。
在百果園,顧客購買JJ車厘子,卻只能獲得J級的;有顧客通過外賣平臺下單了一份JJJJ的車厘子,店長表示:“拿JJ的車厘子直接配。”
等于說,顧客花了買牛肉的錢,卻吃到了豬肉,你說氣不氣。
02
這次知道錯了,下次還敢
其實,早在2022年百果園的內部管理問題就被一位博主揭露于眾。
當時百果園只是對涉事員工進行了停職再教育,對區域負責人予以警告,并要求整改到位。
并對相關事件道歉,并稱“辜負了大家的信任!”
但,百果園的產品質量并沒有因此改變,據黑貓投訴平臺統計,截至到2024年3月16日百果園共有2416條投訴。比如有消費者反應:“在百果園買了一箱車厘子,打開后大多數是壞的,申請退款而百果園卻是一拖再拖,遲遲不給處理”、“百果園賣腐爛水果”等等。強烈引起了消費者不滿。
|來源于黑貓投訴
3月16日,百果園也發布關于百果園武漢市銀海雅苑店事件處理聲明,表示對該涉事加盟店進行停業整頓、全面徹查。
參考它以往的操作,這次應該調整也不大。
03
水果中的”刺客”,卻不掙錢
賣最貴的水果,掙最少的錢,這就是百果園,堪稱2023年最慘的港股上市公司之一。
翻開百果園的財報一看,是連富士康都要心酸的程度——
作為中國最大的水果連鎖店,在消費者視野里的存在感也最強,但它的盈利能力卻是最弱的。
做線下門店,越來越無力,從2021到2023年H1,百果園加盟門店單店收入從88.45萬下滑至79.6萬。北京30%門店虧損,武漢地區甚至一半門店都在虧損。
改做線上,問題更可怕,2020年線上渠道收入占比從前一年的0.4%躍升到3.2%,但由于包裝和配送費太貴,一算毛利竟然是負數:-4.9%。
于是百果園自然也元氣大傷。2020年,營收下滑1.36%,凈利潤大跌81.61%到4906萬,凈利率只剩慘淡的0.5%。
占據著一二線城市小區門口的高地,百果園理論上也扼住了白領們買水果的流量入口。但問題是,為什么水果賣到了天價,百果園卻還是不賺錢?
04
投資者心灰意冷
百果園市值跌掉一半
作為"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市場對百果園也是禮遇有加。
上市當天,盤中一度上漲20%,當天收于6港元/股,上漲7.25%,總市值近百億港元。
但如今,資本市場對此似乎并不買賬,上市短短一年來,百果園總市值已經蒸發了51億,跌幅達54%。被戲稱為投資者的噩夢。
|圖源百度股市通
05
專家觀點:
惡性循環、長期累積的結果
朱丹蓬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
食品產業分析師
截至2024年1月5日,百果園門店數已達6000家。如此規模的門店數量對于生鮮行業來講屬于一種挑戰。而由于其商業模式以加盟為主,總部對加盟店的掌控力不足,因此出現了果品不新鮮、以次充好、單店運營混亂等情況。
百果園的股價暴跌不存在導火索,是惡性循環、長期累積的結果。
在百果園探店訪店過程中,也發現百果園生意越來越差,不盡如人意。低毛利情況下,百果園得不到一級和二級市場的認可是意料之中。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