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再被曝“自燃”,奔馳在華的翻身仗更難打了?汽車
過去十幾年間,中國豪車市場的格局一直很穩定。奔馳、寶馬、奧迪牢牢站穩第一梯隊,雷克薩斯、沃爾沃等二線豪華品牌暗暗發力尋求突圍。
文 | 大浪智庫 出品
過去十幾年間,中國豪車市場的格局一直很穩定。奔馳、寶馬、奧迪牢牢站穩第一梯隊,雷克薩斯、沃爾沃等二線豪華品牌暗暗發力尋求突圍。
然而近些年來,這一平衡卻被電動化浪潮打破。電動化帶來的市場結構性變化先是讓自主品牌攻下了合資品牌陣地,接著二線豪華品牌市場淪陷。如今,隨著自主品牌們向高端市場發起“進攻”,BBA在華的銷量紛紛下滑,市場份額也正在被一步步蠶食。
2024年,奔馳汽車在華銷量已連續第二年下滑,如今已來到了2019年的水平。而在中國的銷量遇冷,是奔馳在全球整體表現不佳的一個縮影。為扭轉頹勢,奔馳也開始采取降價等措施,不過效果并不明顯。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4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零售市場份額達61%,較2023年上升了8.6個百分點。其中,比亞迪、奇瑞和吉利等頭部品牌銷量均創下歷史新高。
智能電動浪潮下,以奔馳為代表的豪華品牌們顯然已經“掉隊”。而奔馳面臨的麻煩,還不止于此。汽車行業新一輪價格戰開啟,關稅戰的大幕也已拉開,加之奔馳汽車質量問題頻發,近來再被曝出電車自燃的事件,又為其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自稱“中國豪車銷冠”的奔馳,何時才能走出低谷?
中國和歐洲市場拖了后腿
2024年,奔馳集團全球新車交付量為238.9萬輛,同比下滑3%。其中,奔馳汽車銷量同比下滑3%至198.34萬輛,主要是由于中國和歐洲市場銷量下滑。
中國是奔馳汽車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在華銷量占奔馳汽車總銷量的比重達34.5%。2024年,奔馳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同比下降7%至68.36萬輛,主要是受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以及奔馳汽車質量問題頻發等因素影響。
伴隨著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普及,中國用戶對豪華的定義發生了根本轉變,其對品牌本身的需求在減弱,對科技感的興趣與日俱增。這種錯位競爭,為中國汽車品牌的高端化撕開了一道裂縫。
過去一年,中國高端汽車市場格局變了。據易車榜數據顯示,2024年,起售價3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排行榜TOP20中,中國品牌已經占據了7個席位。
實際從產品落地角度來看,奔馳電動化起步并不算太晚。2018年,奔馳發布了旗下首款電動車——EQC。2019年,EQC由北京奔馳實現國產上市,但銷量卻十分慘淡。乘聯會數據顯示,上市9個月,奔馳EQC銷量僅為1211輛。接著2022年,大批奔馳EQC車主反映“冷卻液滲漏導致電機故障”,隨后北京奔馳召回萬輛問題車。此后,奔馳EQC的境遇更是雪上加霜。
EQC之后,奔馳向中國市場陸續引入了EQA、EQB兩款緊湊型純電SUV和EQE、EQS兩款豪華純電轎車。入門級的EQA起售價36.58萬元,EQC、EQE起售價接近50萬元,EQS起售價更是達到了百萬級別。而價格在30萬元以上的特斯拉與新勢力,可以提供更長的續航、更低的電耗以及更智能的座艙。對比之下,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奔馳已經不復燃油車的優勢。
與此同時,奔馳EQ系列近年來也頻繁曝出自燃事件。2025年4月16日,據華商報報道,在河北衡水,監控拍下奔馳電車在充電位上三秒起火畫面,火焰瞬間噴射爆燃。車主張女士稱,自己去年11月購買的這輛奔馳EQA300試駕車,今年3月15日充電不久后車底自燃。安平縣消防大隊出具的責任認定結果顯示,事故原因為奔馳電池熱失控。
據信網報道,2024年10月21日,賈女士的奔馳EQC 350電動汽車在嶗山區一小桔充電站充電時突然發生自燃。
去年8月,央視新聞報道稱,韓國仁川一奔馳電動汽車爆炸后起火,16人因吸入濃煙就醫。現場監控顯示,在事發公寓地下停車場的一輛白色奔馳電動汽車突然冒出濃煙,之后發生爆炸,隨后引發火災。
頻發的質量問題,引發了消費者對奔馳電車的信任危機,銷量的低迷也就隨之而來。據央廣網報道,乘聯會數據顯示,奔馳旗下EQE和EQESUV兩款車型長期月銷量不足千輛。2024年,奔馳純電動車型銷量僅為18.5萬輛,同比下滑23%。正因此,有些網友調侃奔馳電動車是“雜牌車”,還有網友稱“買奔馳電車會被笑死。”
(圖源:微博和抖音截圖)
奔馳汽車的質量問題,不止是存在于電車領域。去年10月,一位邁巴赫車主稱,其在2024年7月于蘇州元星奔馳4S店花215萬元購買了一輛全新邁巴赫GLS480,提車2日便發現中控位置有異響,隨后又出現副駕駛A柱漏水的情況。
在黑貓投訴上,與奔馳有關的投訴高達2733條,涉及車輛質量和服務等問題。其中,有車主表示,“買車不到半年,發動機、空調、車機接連出現故障”,還有車主表示“奔馳瀝青材料止震片老化,內飾散發有害異味”。
(圖源:黑貓投訴)
令奔馳油車銷量承壓的,還有國內燃油車市場加速萎縮的現實。中汽協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傳統能源乘用車銷量約為1155.8萬輛,較上年大幅下滑17.4%。
面對市場的雙重夾擊,奔馳也選擇加入價格戰。如今,奔馳旗下有些車型已經出現了腰斬式降價。懂車帝的數據顯示,奔馳C200L優惠超16萬元,相當于打了5折。即便如此,奔馳依然拗不過行業趨勢。就像合資車已經把B級燃油車價格下探至10萬元級別,可仍無法挽回燃油車加速跌落的事實。
反觀歐洲市場,奔馳汽車2024年的銷量同比下滑3%,其中德國本土銷量下滑9%,這一結果的背后是整個歐洲汽車市場的需求疲軟。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數據顯示,2024年歐盟汽車市場新車銷量為1060萬輛,僅同比增長0.8%。
伴隨著銷量下滑、降價而來的,是奔馳集團的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2024年奔馳營收為1456億歐元,同比下滑4.5%;凈利潤104億歐元,較上年同期的145億歐元下滑28.4%。
展望未來,奔馳發出預警稱,2025年的市場環境仍然充滿挑戰,預計汽車銷量、營收和利潤將會進一步下滑。
關稅陰影下的利潤保衛戰
面對業績壓力,奔馳正在采取降本增效的措施自救,其中就包括裁員。奔馳的目標是到2027年削減成本50億歐元,并計劃在2025年底前達成這一目標的一半。
今年2月,有消息稱,奔馳中國已啟動裁員并開始約談部分員工,裁員比例約為15%。對此,奔馳中國發表聲明稱,面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及汽車行業的轉型機遇,奔馳一直在積極進行業務調整,其中包括優化、精簡業務流程及相應的組織結構。
不過,緩解財務壓力,只靠節流是不夠的。早在2022年5月,奔馳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就宣布了奔馳“聚焦豪華”的戰略調整。根據規劃,集團此后75%的投資都將用于盈利性最強的細分市場產品,并于2026年將高端車型的銷售份額較2019年提升60%。
不久前,有報道稱,梅賽德斯-奔馳為精簡全球產品線,確認停產A級,現款A級掀背車是最后一款,后續不再推出換代車型。奔馳砍掉入門級車型,正是響應了“聚焦豪華”戰略。
而從今年開始,奔馳將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新一輪的產品攻勢。全新純電奔馳CLA已在上海車展亮相;2026年,S級轎車也會迎來全新改款升級,并推出全新純電GLC SUV、全新純電C級轎車,以及AMG品牌的數款純電產品和混動產品。
奔馳的一系列調整動作能否見效還未可知,不過,新的挑戰已悄然而至。
當地時間3月26日,特朗普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令奔馳等諸多跨國車企惶恐不已。究其原因,有分析稱,關稅政策將令每輛汽車的成本上升數千美元,并給車企帶來巨額損失。2024年,美國進口汽車約800萬輛,占全球汽車進口總量的比例超過30%。
對此,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奔馳選擇自我消化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表態稱暫時不會提高2025款車型的標價。另據中新網報道,受關稅政策影響,奔馳考慮將入門級汽車撤出美國市場。這些汽車售價相對較低、利潤本就不高,如直接承受25%的關稅,恐陷入虧損。
而這,或將使得奔馳未來的業績前景更加暗淡。
當前的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汽車品牌們的競爭也從電動化切換到了智能化。傳統豪華品牌躺賺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豪車市場正在迎來全方位重塑。大浪淘沙之下,奔馳們還能重現輝煌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