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著比亞迪過河 吉利賺翻了汽車
吉利銀河A7則對標比亞迪秦 L DM-i,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72.5萬輛,吉利汽車總銷量達140.9萬輛。
【TechWeb】8月14日,吉利汽車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表現,其中營收、銷量均創下歷史新高,超出預期。
具體來看,上半年吉利汽車實現營業收入1503億元,同比增長27%,營收的增長主要得益于銷量的增長。
凈利潤方面,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車實現凈利潤92.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4%;核心歸母利潤66.6億元,同比增長102%;毛利總額提升至247億元,毛利率達16.4%。

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總銷量達140.9萬輛,同比增長47%,增速遠超市場平均水平,市占率首次突破10%。其中,新能源表現尤為亮眼,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72.5萬輛,同比增長 126%,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2%。
目前,吉利銀河品牌已成為新能源銷量的主力軍,上半年累計銷量達54.8萬輛,同比增長232%,截至7月底累計銷量突破120萬輛。此外,極氪上半年銷量9.1萬輛;領克上半年銷量15.4萬輛,并于7月16日達成累計交付突破150萬輛。
從銷量目標來看,吉利汽車已將全年銷量目標從271萬輛上調至300萬輛,上半年已完成140.9萬輛,完成率約為 47%。考慮到下半年通常是汽車銷售的旺季,且吉利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增長勢頭強勁,我們相信吉利汽車有較大可能完成或接近完成全年300萬輛的銷量目標。
持續推進“一個吉利”
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車持續推進“一個吉利”戰略。
今年5月,吉利汽車正式宣布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極氪將私有化退市,正式回歸一個吉利。7月15日,雙方正式簽署合并協議,合并完成后,極氪將成為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實現私有化并于紐交所退市。
事實上,自《臺州宣言》宣告整合開始,吉利已經相繼完成幾何、翼真和雷達并入吉利銀河,極氪和領克合并成立極氪科技集團。

目前,極氪、領克、吉利銀河、中國星四大品牌同處在一個公司架構之下,極氪科技私有化之后將變為吉利汽車集團下設的事業群之一,與吉利銀河事業群并列。
吉利汽車高級副總裁安聰慧曾表示,合并后的研發投入預計將減少10%-20%,供應鏈成本因規模化效應而下降5%-8%,產能利用率提升3%-5%,同時行政法務等費用也將降低10%-20%。
摸著比亞迪過河
吉利為何能實現如此快速的增長,其實戰略比較簡單,就是摸著成功車企的經驗過河,而被借鑒最多的就是比亞迪。這種戰略跟隨不僅體現在產品規劃上,更深入到技術研發、市場策略等多個層面。
今年2月,比亞迪召開智能化發布會,宣布全系車型都將搭載高階智駕,連7萬元的海鷗也要搭載天神之眼C,支持高速NOA和自動泊車。
隨后3月3日,吉利就宣布將旗下全品牌線智駕方案統一為“千里浩瀚”系統。不過,吉利的智駕戰略似乎并沒有完全準備好,更像是趕鴨子上架急于對標比亞迪而發布。
不同于比亞迪旗下車型的整體升級,吉利的推進節奏是新款車型先上智駕,舊款車型則需要等到下半年迎來改款時再進行升級,智駕戰略的速度相比比亞迪要更慢一些。

在車型上,吉利銀河品牌的產品規劃和市場定位明顯對標比亞迪的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
比如,吉利銀河L6 EM-i 起售價7.98萬元,對標比亞迪秦PLUS DM-i。除了最低配版本以外,銀河L6 EM-i配備了主駕的座椅通風、加熱和按摩功能,這在10萬元的車型上是很難見到的配置。
吉利銀河A7則對標比亞迪秦 L DM-i,前者上市限時指導價為 8.18 萬元 —11.78 萬元,后者優惠后實際價格區間約為8.5萬到12.5 萬元。值得一提的是,銀河A7的上市策略非常激進,其限時指導價甚至覆蓋了更低級別的秦 PLUS DM-i。
此外,在緊湊型SUV市場,吉利銀河星艦7 EM-i對標比亞迪宋家族的競爭也尤為激烈;在中高級轎車市場,吉利銀河星耀 8 與比亞迪漢DM-i也展開了直接競爭;在A0級市場,吉利銀河星愿的銷量甚至超越了曾長期占據 A0 級純電市場銷量榜首的比亞迪海鷗。
可以說,吉利在用比亞迪的邏輯來與比亞迪競爭。不過從結果上來說,吉利的這套打法確實收到了成效,也的確從對方手中搶走了不少銷量。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